廖明珍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手指指间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手拇、食、中指指间关节损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18例,均按骨科常规固定,并行超短波治疗.综合组在超短波治疗5 d后配合功能训练及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综合组伤指的TAM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与69%,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手指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作者:陈湘鄂;陈四海;吴杏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康复病房实施康复延伸指导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75%~96%大面积烧伤患者30例,在完成常规治疗后实施日间和晚间康复延伸指导,督促患者进行强化训练.指导前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ADL能力;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及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分别评测疤痕及心理状况.结果:康复延伸指导3个月后,30例患者MBI评分较指导前明显提高;VSS、SDS和SA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延伸指导能显著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全面恢复.
作者:李卉梅;刘小芳;张强;赵太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疗效.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51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均按脑卒中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侧肩手指导进行随意主被动运动;观察组采用手法对肩、肘、手诸关节进行分解、被动、定量运动.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0.0%、90.0%与4.8%、28.6%,P<0.01).结论: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张薇;王素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微栓子信号(MES)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凝血纤溶异常.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9例,其中脑血栓43例,短暂性脑缺血(TIA)26例为脑血管病组和43例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患者为对照组,分别监测TCD及检测凝血纤溶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浓度).结果:脑血管病组的MES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脑血栓组的MES检出率与TIA组无显著性差异.脑血栓组的F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IA组的Fg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脑血栓组Fg水平较TIA组显著升高.脑血栓及TIA组的D-D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脑血栓组D-D浓度较TIA组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ES和高血压进入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MES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洪梅;宋毅峰;郭涛;胡豫;魏文宁;宋善俊;刘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均采用水疗、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等.结果:治疗1个月后52例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性物理治疗手段对创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清;刘颖;张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肩关节松动术结合针刺、火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5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均行电针及火罐治疗.观察组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前后采用Com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Comstant-Murley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肩周炎的治疗中增加关节松动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建华;黄秀金;孙倩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记忆力减退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症状,单纯记忆减退和以记忆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轻度认知损害在未来几年内都有发展为痴呆的危险.记忆减退不仅影响正常生活,也可能是痴呆的早期表现之一.中药促进记忆在古籍及近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现就中药促进记忆的临床研究作如下概述.
作者:李辉;高根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正常的颈椎曲度是维持有效运动功能的重要因素,颈曲异常引起的一系列椎体生物力学不平衡可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的进一步发展[1].颈椎侧位片测量颈椎曲度是临床上评价颈椎功能的基本方法和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价疗效的参考指数.
作者:张靖慧;孙大炜;黄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微波辐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肩周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均采用微波辐射治疗.观察组并配合针刀局部松解.结果:微波辐射治疗12次,小针刀治疗1次后,观察组治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肩周炎协同加用小针刀可显著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和提高疗效.
作者:陈红平;陈志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120例地震伤员的作业活动需求,并给予治疗,观察疗效.方法:120例地震伤员在入院和出院时均应用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进行作业活动测评,包括自理、生产及休闲三大类.根据测评结果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及假肢的安装,并对伤员作业活动的表现和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入院时伤员自认为重要并需要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中,自理活动需求频数明显多于生产活动和休闲活动(P<0.01);经过平均55.2 d的康复治疗后,出院时伤员对自己的作业活动表现总分和作业活动满意度总分明显高于入院时( P<0.01).结论:COPM能确认地震伤员亟待解决的作业活动,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同时能评价康复疗效.
作者:唐木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脊髓独立性评定量表Ⅲ(SCIM-Ⅲ)中文版的灵敏度,探讨其在中国推广的价值.方法:利用现有的汉化版SCIM-Ⅲ对20例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2次测评,间隔1个月.通过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SCIM-Ⅲ中文版的灵敏度,并与已被广泛认可的功能独立量表(FIM)比较.结果:20例患者SCIM-Ⅲ中的4个领域以及总分评分1个月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统计量反映出SCIM-Ⅲ的敏感度高于FIM(P<0.05).结论:FIM和 SCIM-Ⅲ均可反映SCI患者的功能变化,但SCIM-Ⅲ的灵敏度反应高于FIM量表.
作者:章鑫;王楚怀;梁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牵引及手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电针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3.1%、100%与28.1%、87.0%,P<0.01).结论:电针配合牵引及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余芳;张红星;黄国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与中等强度运动联合作用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5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卵巢安静组(OVX组);去卵巢大豆异黄酮组(OVX-IF组)、去卵巢运动组(OVX-EXE组)和去卵巢大豆异黄酮运动组(OVX-EXE-IF组)各10只.OVX-IF组及OVX-IF-EXE组给予大豆异黄酮50 mg/kg灌胃,其余3组以等剂量的溶剂灌胃.同时OVX-EXE及OVX-EXE-IF组大鼠进行跑台训练.结果:连续治疗8周后,OVX组TC 和 LDL显著高于Sham组,HDL低于Sham组(P<0.05);与OVX组比较,OVX-IF组和OVX-EXE-IF组TC、 LDL显著降低,HDL增加(均P<0.05).各组大鼠间TG的浓度无差异.结论: 大豆异黄酮能改善去卵巢大鼠血脂水平.
作者:刘克敏;马国栋;吕国枫;阎萍;刘丽红;刘彦娜;刘艳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6年2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OA)患者73例,均符合膝关节OA诊断标准[1],男32例,女41例;年龄46~73岁;病程1个月~9年;单膝50例,双膝23例.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林惠英;王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髋关节滑膜炎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应用扩管及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并给予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同时对照组以制动为主;观察组进行患肢皮牵引和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髋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数字疼痛评定法(NPRS)和参照百分5级评定法评定疼痛程度;Barthel指数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N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2.0与5.3±2.1).治疗1周后,观察组N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4±0.9与1.5±1.4,P<0.01);百分5级评定法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7.3±8.2、83.3±23.9,P<0.01);观察组治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5.0%与50.0%,P<0.05).结论:皮牵引结合运动疗法协助治疗髋关节滑膜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一华;王在年;周辉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跟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跟痛症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口服抗骨增生胶囊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超短波、运动疗法、ADL指导等.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双足负重时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1周内长可持续行走或站立时间较对照组延长;May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MCSS)足部功能评定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提高跟痛症的康复效果.
作者:季向东;毛智群;宋达;卞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脉冲超声波对促进大鼠骨骼肌挫伤修复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将其中24只作为实验组,制作成双侧腓肠肌挫伤模型,损伤24 h后,对大鼠左后肢使用频率3 Hz,强度0.25 W/cm2,50%循环的脉冲超声波治疗,每日1次,持续5 min;右后肢行假治疗.另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损伤后14、21、28及35 d时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指标测试.结果:治疗28 d时,实验组大鼠左后肢大载荷及屈服强度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后肢35 d的肌肉湿重和抗拉强度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后肢35 d时各项指标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波治疗可促进骨骼肌挫伤的愈合,并能显著提高其愈合质量.
作者:杨志金;舒彬;曾登芬;尹志勇;邓皓月;方响琴;陈卫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术在脊髓损伤(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SCI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及配合心理护理等.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53例患者膀胱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间歇性导尿术及膀胱功能训练,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恢复SCI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尿路感染,改善患者的忧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明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筛选出对多种肠道病毒具有抗病毒效力的SiRNA序列.方法:比对多种肠道病毒5' 端非编码区(NCR),针对其共有序列设计3段SiRNA,分别转染入感染肠道病毒CoxB3,Echo6,和Enterovirus71的PC12细胞.RT-PCR检测细胞病毒基因表达情况,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SiRNA序列成功转染入PC12细胞.序列1、序列3 SiRNA对CoxB3病毒、Echo6病毒及Enterovirus71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序列2 SiRNA对CoxB3病毒及Echo6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本实验选择针对肠道病毒5'-NCR区域的共有序列设计的SiRNA能抑制多种常见肠道病毒复制,有望为临床治疗肠道病毒性脑炎、心肌炎提供新的资料.
作者:张敏;梅元武;周淑华;孙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7年10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41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及罗马标准Ⅱ[1,2],随机分成2组.熏蒸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 58~76岁,平均(59.8±12.8)岁;病程6.5~16.5年,平均(8.7±4.5)年.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57~74岁,平均(57.9±11.9)岁;病程6.8~15.2年,平均(8.5±4.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蔚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