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瘫患儿父母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罗晓明;杨宏;马厚芝

关键词:脑瘫患儿父母, 健康教育, 需求
摘要:目的:调查脑瘫患儿父母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调查法对150例脑瘫患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治疗原则和方法为患儿父母主要的需求项目;阅读健康教育手册和资料为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电话咨询为家庭康复患儿父母希望得到健康知识的途径.结论: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是促进脑瘫患儿与父母共同战胜疾病、有效配合医护人员、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手法结合温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患者60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标准[1],男36例,女24例;年龄14~64岁;病程15 d~7年;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成守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30例,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有顶枕部疼痛伴颈部僵硬不适加颈椎旁神经阻滞,颞部疼痛或闷胀不适加耳颞神经阻滞.结果:治疗4次后,30例患者头痛完全缓解15例、好转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1.6与8.0±1.0,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并配合局部针对性处理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石丽宏;邓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

    1950年研究者在干骨研究中发现骨在承受应力时其凹凸两侧可产生电位.骨的压电性质首先发表在日本的文献中,而初在西方国家没有引起广泛影响[1]

    作者:李燕如;张长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针刺方法对面神经炎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时机、针法、刺激量三因素对面神经炎疗效的影响.方法:面神经炎患者72例,按病程分为A组(1~7 d)、B组(8~21 d)、C组(22 d~3个月),分别给予不同刺激部位和刺激量.结果:以针刺时机7 d内、健患侧同时刺、轻刺激量的组合治疗效果佳.结论:多因素在不同水平上的优化组合,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梅康;郝晋东;王运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时间强度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强度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7例,分为强化组17例和常规组20例,急性期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2组均给予针刺及肌电反馈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常规组每天训练时间40~45 min,每天1次;强化组则治疗时间延长至60~80 min,每天2次.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Fugl-Meyer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与常规组比较,强化组表现更显著(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詹霞;迟相林;郭兆荣;吴喜娟;董春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哮喘控制测试量表与一秒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与FEV1%的相关关系.方法:84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填写ACT量表和进行肺功能测试,其中59例经规范治疗(75±15)d后依嘱复诊并再次填写ACT量表和行肺功能测试,对前后2次所得数据以FEV1%结果排序,以FEV1%基础值按≤79%(组1)和≥80%(组2)分为2组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规范治疗前后,组1 FEV1、FEV1%、PEF、PEF%和ACT均显著低于组2(P<0.01),且ACT得分与FEV1%和PEF%结果高度一致;FEV1%均与FEV1、PEF、PEF%和ACT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ACT与评价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好坏的客观指标FEV1%和PE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尤其是ACT简单明了,问题高度浓缩且准确精炼,特别对缺乏肺功能检测设备的基层乡镇卫生院不失为一个简单易行且可信度高的评价工具.

    作者:李志平;黄建强;郭禹标;罗益锋;钟韵;周燕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新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活动障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1].在美国行THA的患者逐年增多[2],并且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THA患者需要进行合理的术后康复治疗[3].

    作者:方汉萍;杜杏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心理疏导对冠心病抑郁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冠心病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同时增加心理疏导.结果:经过1年的观察后,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观察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下降更明显;康复运动的依从率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配合心理疏导疗法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作者:吴燕;吴红敏;朱利月;汤鸿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孕晚期健康教育对产后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孕晚期母婴健康的重要作用.方法:妊娠28~37周孕妇250例,分为实验组150例,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包括发放资料、看录相、讲解、示范、指导等;对照组100例,仅常规产前检查.结果:实验组顺产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剖宫产率和母婴患病情况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孕晚期健康教育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杨素勉;刘翠罗;岳文芳;田溢卿;田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社区康复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对全市符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3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指导,其中男204例,女121例;年龄23~65岁,平均(41±1)岁;文化程度均初中以上;无重大疾病.

    作者:周玉英;王学庆;钱雪芬;朱兰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对梭曼中毒兔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治疗家兔梭曼急性中毒的机理.方法:10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各20只,正常组作为正常对照;中毒组、常规组、UBIO组及复合组制成梭曼中毒动物模型,常规组给予常规解毒治疗;UBIO组采用UBIO治疗;复合组常规与UBIO综合治疗.均连续观察14 d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谷胱甘肽硫转移(GST)活性.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它各组梭曼中毒后,血清中SOD、GSH-Px、GR及GST活性明显下降,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UBIO组和复合组血清中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中毒组(P<0.05).结论:家兔梭曼急性中毒后可伴有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因而有明显的自由基损伤,UBIO可明显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可以应用于梭曼中毒的辅助治疗.

    作者:张献清;张晓迪;穆士杰;梁欣;夏爱军;刘瑞;海春旭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SCL-90负性心理特征调查和护理干预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寻找负性心理特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64例乳腺癌患者(乳癌组)和50例良性乳腺包块患者(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自评和工作人员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并根据调查评定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常模范围(P<0.05);乳癌组SCL-90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中F1(躯体化症状)、F2(强迫症状)、F3(人际敏感)、F4(抑郁)和F5(焦虑)的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手术及护理干预4 d后,与术前比较,2组SCL-90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均明显下降(P<0.05),2组间比较,乳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是一个长期过程,应通过各种手段给予患者良性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作者:赵健;郭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70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70例,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标准[1],X线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等,男121例,女149例;年龄45~82岁,平均57.7岁;病程2个月~25年;双膝92例,单膝178例;有外伤史62例,无外伤史108例.270例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

    作者:王基萍;丛培军;王春叶;李吉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波辅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36例

    2004年6月~2007年2月我科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36例(152耳),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1],男80例,女56例;年龄2~14岁,平均7.6岁;病程3 d~1年;检查外耳道干燥,鼓膜完整呈淡红色或琥珀色或有鼓室积液征;鼓膜活动度降低.

    作者:刘荆荣;张群;李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时效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时效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注射组及综合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颈夹脊、风池、曲池、肩髃等穴,注射组取复方当归注射液及葡萄糖注射以上穴位.综合组联合2种方法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MPQ疼痛询问量表(MPQ)评分.结果:治疗后0.5、2及6 h时3组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缓解,MPQ评分明显下降(P<0.05).综合组及时缜痛时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及注射组,针刺组与注射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临床实用性强、可行性较好.

    作者:刘悦平;张唐法;王洪宇;张琴;张齐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病程16~25个月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3例,分为头皮针组49例和常规组44例,均按常规给予中西药物、物理疗法、心理及语言等综合康复治疗.头皮针组配合针刺头皮穴,取运动区顶颞前、后斜线(MS6、7)顶旁1、2线(MS8、9),颞前线(MS10),顶中线(MS5);常规组配合针刺患侧肢体穴位.结果:治疗2~4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头皮针组治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57.1%、98%与20.5%、75%,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配合头皮针治疗疗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玉生;尹勇;宋振华;刘文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例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患者采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及生理盐水混合液,行气管旁入路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每日1次,双侧交替.结果:治疗10次后,20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青少年枕项线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雁;赵枫林;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假性球麻痹后不同时间针刺风池穴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假性球麻痹患者病程不同时期针刺的疗效.方法:24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给予针刺风池穴治疗,治疗前后按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评分.结果:240例中发病<10 d的患者针刺治疗有效率达100%,>10~30 d有效率97%,>1~3月有效率83%,>3~6月有效率77%.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假性球麻痹各时期均有疗效,但早期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晚期(P<0.05).

    作者:叶飞;董军立;席刚明;岳炫烨;周少华;庄凤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物理治疗

    目的:观察综合物理治疗对不同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TMD患者74例,分为肌源性21例(A组);关节源性53例(B组),其中B1组25例,B2组28例.3组均给予超短波和超声波治疗,B2组并配合用氦氖激光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3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痊愈显效率比较A组>B2组>B1组(P<0.01、0.05).结论:肌源性TMD的治疗效果优于关节源性,加用氦氖激光治疗可增强关节源性TMD的疗效.

    作者:戴桂英;何怀;李莉;杨建;王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对家属的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缺陷以及对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评定8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的家庭和社会功能,并与中国常模(常模组)比较;同时对患者家属86例(家属组)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自编影响生活质量主要因素调查,并与76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对照比较.结果:抑郁症组FES-CV评分与常模组比较,家属组GQOLI-74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抑郁组以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及矛盾性、家属组以心理及躯体健康表现更突出.各个分条目中对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疾病治疗前景、歧视、患者情绪波动、经济、病情加重、复发、安全、疾病遗传等.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社会和家庭功能缺陷,影响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必须从改善患者社会和家庭功能入手.

    作者:郭克锋;马秀英;吴群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