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玲;陶晓南
患者1例,男,58岁,患者于1999年6月中旬突发左侧第一趾跖关节红肿热痛,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1],曾服用抗炎镇痛药及秋水仙碱类药物,可缓解,但胃肠反应明显,易复发;此次左侧第一跖趾关节痛2 d,查患处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处发热、胀痛、压痛明显,不能行走,夜间痛甚,不能入睡;血尿酸780 μmol/L,尿酸618 mmol/L,血沉55 mm/h.
作者:沈曙光;李卫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湖北省视力残疾人接受康复的情况及康复需求.方法:对湖北省地区符合残疾评定标准的1142例视力残疾患者进行康复现状调查,内容包括①接受康复的项目: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②康复需求:机构康复,延伸服务、社区和家庭服务等.结果:1142例视力残疾患者中接受过一种或以上康复服务469例(41.1%);对康复形式的需求中机构康复760例(66.6%),延伸服务53例(4.6%),社区和家庭服务329例(28.8%).对康复内容的需求中医疗服务与救助898例(78.6%),辅助器具276例(24.2%),康复训练与服务120例(10.5%).结论:对视力残疾患者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残疾程度和不同康复需求,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内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满足视力残疾患者的康复需求.
作者:陈雯;刘娟;陆云霞;尤春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一侧或两侧颞部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和视觉紊乱等症状,中医学又称为偏头风,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尤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该病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西医除对症处理以外,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措施.针灸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现就近几年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综述如下.
作者:曹颖;张红星;邹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儿童过敏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方法:AR患儿58例,均采用BICOM2000型生物共振治疗系统进行变应原检测,将检测的已知变应原的生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回人体进行脱敏治疗.结果:经过3~6次治疗后,58例患儿中显效4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2%.结论: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具有较高的疗效,且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王艳;陈功;张永霞;郭光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适合新兵的心理卫生教育方法,以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入伍新兵,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检测,并针对性进行心理卫生干预,内容为举行心理卫生基础知识,认识偏差与调整,情绪与机体调节,应激心理行为反应的应对方法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结果:干预8周后,与干预前比较,入伍新兵各项因子分及总均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入伍新兵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出现心理和行为等不适问题,心理干预对改善入伍新兵的近期情绪有帮助,有必要在部队推广应用.
作者:金花;玄吉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照料者的心理状态.方法:150例脑卒中患者的照料者,按照料的患者有无偏瘫分为偏瘫患者的照料者(研究组)80例和无偏瘫患者的照料者(对照组)70例,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及抑郁焦虑敌对等各因子分以及HAMD、HA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偏瘫患者的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偏瘫患者的照料者,其中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是主要的心理问题,应给予关注.
作者:李颖;付朝云;陈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 或深层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1].患者从皮肤到骨与关节各层组织均可受累,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需要截肢.足溃疡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首位原因[2],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黄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如何积极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脑缺血的研究重点.传统观点认为脑内神经元是终末分化细胞,一旦受损即无法修复,因而认为脑缺血的神经功能缺失是永久性的.国内外用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移植至缺血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显示,外源性NSC移植成活率较低,且NSC分化具有不可控性,缺血灶神经损伤功能修复不理想.因此积极开展内源性NSC的康复干预规律研究,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枢神经功能重建和再生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国付;黄晓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广东省育龄残疾妇女婚姻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量化数据分析残疾妇女的婚姻、文化、就业、经济及影响残疾妇女婚姻的因素等.结果:有效调查问卷4380份,已婚占62.3%,文化程度小学或文盲占55.3%;没有就业的人数占58.1%;家庭人均收入<600元/月占74.0%.残疾女性在婚姻上大的困难依次为难以找到适合对象(71.1%);缺乏经济能力(62.2%);社会歧视(55.7%).结论:残疾妇女在婚姻上遇到明显困难,特别是由于缺乏经济能力和受到社会歧视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提示社会应充分尊重残疾妇女应有的各项权利,与健全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和机会参与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作者:何小英;唐立新;邓爱玲;何波;杨秋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两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新生毛细血管,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并形成创面处的新生肉芽组织.
作者:邓萍萍;李冬;黄芳;谢和新;龚树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胸段不完全SCI患者(分类为ASIA C或D)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0例,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营养等药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针刺等;减重组患者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早接受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FIM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及ADL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ASI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减重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FIM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及ADL能力2组均有提高(P<0.05),其中FIM步行能力及10 m步行速度减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能显著提高不完全SCI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步行速度.
作者:刁健生;范晓华;宫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5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进行视频眼震电图(VNG)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梗死组中88.9%的患者前庭功能异常,其中74.1%为中枢性前庭功能异常,5.5%为周围性前庭功能异常,5.5%周围和中枢均异常.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可影响患者的前庭功能,VNG检测可客观反映前庭功能变化,对临床脑梗死并发头昏、眩晕等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邓晓玲;张琼;姚凤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与年龄、性别和脑卒中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医学结局研究简表(SF-36)对5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研究并与国人常模值进行比较,同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灶位置的信息,分析生活质量评分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国人常模值比较,脑卒中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生理职能、生理机能和情感职能的评分降低.女性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领域的SF-36评分显著低于男性(P<0.05或0.01);>63岁的患者在躯体疼痛耐受方面高于≤63岁的患者,而活力差于≤63岁的患者(P<0.01).病灶位置与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无关.结论:脑卒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其中年龄和性别是重要因素.
作者:郭铁成;陈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眼性斜颈术后整体康复治疗对头位的改善作用.方法:眼性斜颈患儿47例,分为康复组33例及对照组14例,2组均行上斜肌切断并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康复组配合手法按摩、运动疗法、磁疗、控制睡姿及心理疏导等整体康复治疗,并与未行整体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后,康复组痊愈27例,好转6例,无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7、6及1例.康复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8%与50.0%,P<0.05).结论:整体康复治疗对儿童眼性斜颈术后头位的改善及疗效的巩固有显著作用和意义.
作者:钟晖;陈剑;王玉苹;宋秀豹;张莉;王莉;张越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旋交变磁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行能力的作用.方法: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磁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磁疗组应用高旋磁多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干涉低周波电疗仪进行治疗.2组治疗前后进行步行指数及患肢站立相时间分布状态评定.结果:磁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第20天后其步行指数(46.23±3.07与85.10±7.89)、患肢站立相时间分布状态(46.23±3.07与43.03±3.03)与治疗前比较(86.60±11.37、30.40±6.03)均有显著提高(P<0.05);2组间比较,磁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旋交变磁场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行能力,降低功能损害.
作者:张威;何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因异常瞬目就诊的患儿60例,均符合瞬目症诊断标准[1],男39例,女21例;病程3 d~1年;年龄3~14岁;单眼33例,双眼27例.60例患儿均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及扩瞳后检影验光检查.结果60例中,患有结膜炎或并发有结膜结石28例,霰粒肿7例,内翻倒睫5例,屈光不正5例,视疲劳5例,斜视4例,干眼症2例,不伴有明显眼部疾患4例.
作者:周妍丽;黄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6年3月~200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男55例,女45例;年龄35~73岁;病程1 h~15 d;右侧偏瘫51例,左侧48例,双偏1例.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6年8月以来到我科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80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男90例,女90例;年龄36~78岁,平均55.6岁;病程3 d~11年.
作者:周燕;廖迎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1年10月~2007年5月在我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0例,均符合中医诊断疗效标准[1],并经CT或MRI证实,男980例,女820例;年龄19~68岁,平均39.6岁;病程3 d~12年;突出部分L3~S1.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及腰部活动受限;体检脊柱侧弯,棘突旁压痛,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伴肌力、感觉或反射改变.1800例分为观察组890例和对照组9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王在年;彭一华;唐光辉;苏代祥;周辉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方法:确诊为MG的患者109例,分为对照组51例和中西组58例,在给予西药泼尼松及吡啶斯的明治疗的基础上,中西组同时增加中药复方扶正强筋片治疗.统计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干预1年后,总有效率比较,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痊愈及基本痊愈率比较,中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西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MG能明显提高痊愈及基本痊愈率,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作者:魏佳军;张旻;杨明山;卜碧涛;张苏明;徐金枝;马丽丽;张晓凡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