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永春;石元洪;吴蔚;周金枝;谢敏华;吴奇
本文从家庭康复需求、学龄前与学龄期家庭康复现状、家庭环境对康复影响几个角度,对我国弱智儿童家庭康复相关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存在问题,以求对弱智儿童家庭康复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罗苏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以探索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方法: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均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后采用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及方式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82例患者对脑血管疾病的发生(97.6%)、动脉瘤栓塞治疗的目的意义(95.1%)及预后情况(93.9%)等相关知识需求强烈;与医护人员交谈(98.8%)、为患者提供科普手册(91.5%)2种方式受欢迎. 结论:开展医院应对患者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敏丽;庞玉玲;宋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仰卧位与坐位牵引治疗颈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60例颈椎不稳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A组采取仰卧位牵引治疗;B组取坐位牵引治疗.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椎前屈、中立、后伸动态体位下的椎动脉形态、内径、走行、管壁厚度、回声、血流等变化,并评定其疗效. 结果:治疗前患者双侧椎动脉异常率为83.7%,其中A组54例血管中血流异常46条(85.2%),B组50条血管中血流异常41条(82.0%),2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椎动脉内径、收缩期高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4周后,A组椎动脉血流异常率明显低于B组(14.8%与62.0%,P<0.05),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40.7%、78%与6.0%、36%,P<0.05). 结论:治疗颈椎不稳症取仰卧位牵引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椎动脉的血流速度.
作者:苏清伦;秦入结;于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星瑙灵对脑外伤后综合症患者的疗效.方法:103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27例,均针对病情按神经外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口服星瑙灵片10 mg,3次/d.2组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20 d的治疗,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9.7%、96.1%与61.9%、74.1%,P<0.05).结论:加用星瑙灵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可显著改善脑外伤后缩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钟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病并发情感障碍的发病规律及发病机制.方法: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按疾病类型分为脑卒中组35例和冠心病组33例,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测评.结果:脑卒中组、冠心病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病程的第2、3周达高峰,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脑血管病有较高的情感障碍,发生率为一过性;其发生机制与病变性质无关.
作者:洪永春;石元洪;吴蔚;周金枝;谢敏华;吴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毁作用以及对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 d组、1周组、2周组和2个月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大鼠单侧黑质内注入LPS,于注药后1 d、1周、2周和2个月时分别经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诱发动物旋转行为为造模成功;按各组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变化和小胶质细胞活化过程、纹状体和黑质部位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及黑质变性神经元.结果:单侧黑质内注入LPS后的各组黑质TH+细胞数分别较对侧减少12%~71.5%;其损伤侧纹状体和黑质DA及其代谢物含量降低28.2%~65.7%(均P<0.05~0.01);1周组Fluoro-Jade B染色可见染色阳性神经元;LPS注射的各组黑质均可见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结论:黑质注入LPS可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
作者:王普清;孙圣刚;张允健;乔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HBO)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6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1例,均用中西药物对症治疗,A组加用吞咽康复训练及电刺激治疗,B组加用HBO治疗,C组采用A、B 2种方法综合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3组X线动态造影录像(VF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3组间比较C组优于A、B组(P<0.05).结论:多种康复方法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牛秀茹;邢军;陈金平;闫鹤立;苑欣然;刘慧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对冠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20例和耳穴组26例,均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耳穴组同时加用耳穴压丸法治疗,将粘于胶布的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心、小肠、交感、内分泌及皮质下,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次,每5 d换贴1次,历时60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耳穴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耳穴压丸能提高冠心病患者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冠心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王岱君;田华;苗云芝;陈秀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我院就诊的1~3级高血压患者116例,均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1],男86例,女30例;
作者:张政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65例KOA患者分为激光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激光组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结果:治疗20次时,2组与治疗前比较,膝关节疼痛评分(VAS)明显下降(P<0.05);治疗40次后,VAS评分激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激光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5.5%、93.3%与28.1%、84.3%,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辅以半导体激光照射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育庆;范秀华;丁嘉艳;段俊峰;龙层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作用.方法:64例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阻滞组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治疗前2组意识状态和吞咽功能评分相近, 治疗20 d后吞咽功能评分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阻滞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丽宏;邓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胫神经主干和腓肠肌运动分支乙醇阻滞术对脑卒中患者痉挛性垂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患者完成实验,随机分为主干组和分支组各16例,均应用5000e型电诊断仪在体表探测定位,主干组用无水乙醇行胫神经主干神经阻滞术;分支组行腓肠肌运动分支神经阻滞术,每一点的大剂量<1 ml.结果:2组患者均注射1~2次后痉挛性垂足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好转(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随访6个月,主干组和分支组各有5例患者痉挛复发;并发症的发生率,主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1.4%与12.5%,P<0.01).结论:胫神经主干和腓肠肌运动分支乙醇神经阻滞治疗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垂足均有疗效,经比较显示分支阻滞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铁山;刘艳林;关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对照组(NC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IR组)和干预组(HR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其中HR组从第7周开始给予100 mg/(kg*d)白藜芦醇灌胃.喂养16周后,以高胰岛素-正糖钳夹技术评价3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肝脏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大鼠葡萄糖输注率下降,光镜下肝脏出现明显脂肪变性,血清TNF-α含量升高69.3%(P<0.01).与IR组比较,HR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升高,光镜下肝脏脂肪变性变化不显著;血清TNF-α含量降低31.5%(P<0.01);与对照组比较,HR组除葡萄糖输注率有所降低(P<0.01)外,其余检测指标水平均接近.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降低高脂喂养大鼠的血清TNF-α含量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轻脂肪肝.
作者:肖方喜;陈璐璐;孙晖;尚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分子杂交技术对该位点在中国人群TIA患者(99例,TIA组)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和分析,并与无TIA史的对照组人群(10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在2组受试者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CC、CT及TT 3种基因型在TIA组分布频率分别为31.3%、42.4%和26.3%,对照组分别为19.2%、53.9%和26.9%;2组人群C67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5%与46.2%,2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TIA发病无关.
作者:王传霞;赵勇;王建春;孙慧;马丽媛;邵建华;刘力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仰卧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仰卧位推拿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97.5%与41.7%、83.4%,P<0.05).结论:仰卧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姜功道;李陈盈;陈志伍;赵焰;邓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寄养家庭变更对孤残儿童所造成的影响,探讨减少和防范寄养家庭变更的措施.方法:采用资料收集、随访等方法对武汉市儿童福利院49例孤残儿童寄养家庭发生变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评估变更对儿童产生的影响.结果:49例儿童对寄养的变更均心理产生明显的负性影响,其中41例(83.7%)出现易激惹等行为障碍.结论:在寄养工作中减少和防范寄养家庭变更的发生,对进入新家庭的孤残儿童应给予心理抚慰.
作者:周菊平;陈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刺神经干及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恢复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针刺组分别选取患侧前臂桡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干分布区域的3个点配合常规穴位针刺;训练组综合应用运动及作业疗法;综合组则采用2种方法结合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Lindmark手功能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与针刺组及训练组比较,综合组手功能评分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ADL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神经干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疗效.
作者:陈安亮;李雪萍;于俊龙;史文红;周俊;王伟;徐迪;杨婷;袁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用超声波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影响.方法: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超声波组及常规组各6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超声波组同时联用超声波治疗.2组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进行血浆D-dimer的检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同时选取88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阴性对照.随访1年,将死亡及再发卒中记录为终点事件对患者生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超声波组与常规组D-dimer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组比较,超声波组下降速度更明显;但仍高于健康组(P<0.05).临床疗效评定,超声波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1.7%与73.3%,P<0.05);比较2组生存曲线发现,超声波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1.7%与31.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辅以超声波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D-dimer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胡义奎;杜艳华;李连;刘文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中运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IMT)对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颅脑损伤致半身偏瘫患儿43例,分为强制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并指导家庭中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儿训练中不限制健肢活动;强制组则限制健肢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应用CIMT疗法,每天家庭训练时间为2 h.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动作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且强制组各评定指标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康复中应用ClMT可显著提高偏瘫患儿上肢的康复效果.
作者:孔勉;白静蓉;董小丽;温元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的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蛋白激酶B(Akt)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成年大鼠48只,采用胸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复制心肌肥厚模型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缬沙坦组(X组)各8只,丹参酮组(D组)24只,另8只设为假手术组(S组).术后2周,X组大鼠给予缬沙坦10 mg/kg灌胃;D组大鼠按丹参酮5、10和20 mg/kg剂量各8只腹腔注射;S及M组大鼠给予同等容量无菌注射用水腹腔注射.各组治疗均每日1次.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LVPW)及室间隔(IVS)厚度,比较心肌纤维横径(MFD),心肌组织中p-Akt,p-Gsk3β信号转导蛋白的量.结果:与S组比较,M组、X组和D组的大鼠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心室及室间隔厚度及心肌纤维横径均增加,p-Akt及p-Gsk3β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X组和D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下降;X组与D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D组中各剂量丹参酮治疗的大鼠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作用于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防止心肌肥厚.
作者:屠恩远;周亚光;王照华;梁黔生;杨光田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