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娟;郑文郁;郭海燕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疗效.方法:对74例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1.5~3岁为观察组(n=41),3岁以上至6岁为对照组(n=33),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Gesell发育量表及儿童孤独症量表(ABC)检查,两组患儿均进行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同时指导家属开展心理干预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及ABC量表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ABC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Gesell发育量表语言、社交及适应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粗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评分与对照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ABC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量表适应性、语言及社交以及观察患儿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大运动及精细动作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ABC及Gesell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年龄越小,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轻,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孤独症谱系障碍有效,年龄越小疗效越明显.
作者:郝新征;刘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血气胸2例.结果:2例患者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分钟,术后平均引流时间50小时,术后随访3~48个月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血气胸是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于经筋火针温炙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指标、生活质量和心理变化等,SAS、SDS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躯体功能(BASFI)、骨骼和肌肉系统的活动度(BASMI)、生活质量等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灵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手足外科距骨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足外科收治的42例行距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是95.2%,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是81.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贺惠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探究其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03.99±15.78)ml、下床活动时间(3.38±1.09)d以及平均住院时间(8.09±2.02)d均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5.77±5.02)ml、下床活动时间(1.56±0.77)d以及平均住院时间(5.34±1.65)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的概率分别为3.33%、30.00%,且观察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是有意义的(P<0.05).结论:应用腔镜联合胆道镜配合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患者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住院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与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将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畸形愈合及膝关节疼痛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畸形愈合、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临床疗效优与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相当,临床应根据患者软组织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柯敏;程伟峰;徐坤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稀释回归法在脂血标本凝血PT、APTT检测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部外观正常的凝血标本60例,检测PT和APTT稀释前后的检验结果,计算出相应指标回归方程.另选取脂血标本60例,并根据血清三酰甘油浓度不同将脂血标本分为轻度脂血组(1.7mmol/L≤TG<11.0mmol/L)、中度脂血组(11.0mmol/L≤TG<20.0mmol/L)和重度脂血组(TG≥20.0mmol/L),每组均20例,将3倍稀释后检验结果带入上述正常血浆的回归方程中,与高速离心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稀释回归法和高速离心法PT和APTT的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稀释回归法可以替代高速离心法普遍应用于临床脂血标本凝血PT、APTT检测中,值得在中小型医院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温盐水冲管预防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甘露醇治疗的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输注已加温至25~35℃的20%甘露醇,对照组患者甘露醇药液输注完成后,直接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观察组患者输注完成后采用10ml加温后的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后接上常规液体或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静脉炎发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对照组静脉炎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留置针时间短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温盐水冲管预防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患者静脉炎的发生,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延长.
作者:舒宝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6年本院的慢阻肺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协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且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较对照组好.结论:协同护理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干预组患者则接受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主要指标并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效果相差不大,均可应用.
作者:娄海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Biosystems A25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尿蛋白肌酐比(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项目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对尿白蛋白(UAlb)、尿肌酐(UCr)项目的准确度、精密度(批内、批间)、交叉污染率、大检测线性验证及不同系统间比对(本室原有的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测定的尿肌酐)进行评价.结果:准确度验证,相对偏差分别为5.08%、10.74%,小于厂家声明的偏差(尿白蛋白≤10%,肌酐≤15%);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3.30%、1.09%,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V)分别为7.21%、3.38%,均小于厂家声明的精密度(批内CV≤7.00%、批间CV≤10.00%);交叉污染率分别为0.17%、0.00%,符合携带污染率≤10.00%的要求;以理论值为X轴,仪器测定值为Y轴,UAlb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105X+10.140(a=0.9653,R2=0.9937),UCr的线性回归方程Y=0.9442X-0.0652(a=0.9442,R2=0.9998),二者估算线性范围分别可达1176.12mg/L和24.74mmol/L,大于要求规定的800mg/L和8.84mmol/L;不同系统间比对UCr,以日立-7600测定值为X轴,A25测定值为Y轴,进行线性回归得到Y=0.8540X+0.9304(R2=0.9909),要求R2>0.975,两者相关性良好.结论:用Biosystems A25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ACR项目各项性能验证指标均合格,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作者:陈妍汶;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Miles手术与改良Dixon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对照组(n=54例)实施Miles手术,观察组(n=59例)实施改良Dixon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留置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期并发症(包括术后尿潴留、切口感染、肠黏连).随访6个月~18个月,比较术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导尿留置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的术后尿潴留、切口感染、肠黏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随访6个月~18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及转移率分别为5.08%、1.6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2%、12.96%,均有P<0.05.结论:与Miles术相比,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实施改良Dixon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能有效降低远期局部复发及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娟娟;郑文郁;郭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LCBDE术)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术),各4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传统开腹术治疗胆总管结石,LCBDE治疗效果更佳,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常规胃肠减压联合生长抑素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不常规组、生长抑素组.三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分别给予常规胃肠减压、不常规胃肠减压、不常规胃肠减压联合术后生长抑素输注.测定三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记录三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发生率:生长抑素组术分别低于常规组和不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率:生长抑素组均低于其他两组,不常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长抑素组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分别低于其他两组同期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常规胃肠减压联合生长抑素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抑制此类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陈大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脑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血管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减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从而减少脑卒中致残致死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脑部主要供血动脉(颈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70%(包括动脉闭塞)的患者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DSA检查结果分为重度狭窄组33例、闭塞组41例,并对病变血管分布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中颈内动脉狭窄率(48.5%、58.5%)明显高于椎-基底动脉动脉狭窄率(15.1%、2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因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为主要因素,冠心病在两组中所占比例(15.2%,2.4%)均较低.4.两组从症状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侧枝形成对比闭塞组明显高于狭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系狭窄发生率高于椎基底动脉系,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脑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侧枝循环的形成可明显改善预后,对是否行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利峰;刘慧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诊治的宫颈行LEEP术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曾患宫颈炎未作宫颈手术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与分娩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顺产与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手术后患者宫颈恢复良好,对患者的妊娠及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晋幼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52例钙化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6例,行常规开窗手术治疗;研究组26例,行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内失血量、住院时间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ODI、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对照组降低程度差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机体损伤,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行调强放疗与适形放疗的直肠癌术后患者靶区剂量学及危及器官毒性的差异性.方法:将直肠癌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根据放疗计划的不同,分为三维适形(3DCRT)放疗组和调强(IMRT)放疗组,分别行CT扫描,勾画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轮廓.对两组靶区剂量分布、正常器官受量及毒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靶区等剂量曲线分布和适形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靶区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较3D-CRT组更具有优势.IMRT组计划骨盆V50,膀胱V40、V50,小肠的V50和股骨头V30、V50均低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及器官毒性损害观察显示,IMRT组减少了对下消化道和泌尿系统毒性作用,与3D-CRT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相比,调强放疗计划有明显靶区剂量学优势,可对危及器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白伊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低钾血症导致横纹肌溶解临床极为罕见,且容易发生误诊误治,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急性肾衰及高血钾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治疗上主要给予补液、碱化尿液以及对病因的处理.
作者:吴春发;丁义斌;余翔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