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短波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痔疮200例

巩淑飞;张金艳;王淑娟

关键词:超短波, 中药熏洗, 痔疮
摘要:2004年我院收治痔疮患者200例,男108例,女92例;年龄20-75岁,平均45岁;均符合全国肛肠病协作会议诊断标准;Ⅰ、Ⅱ期内痔102例,混合痔98例.200例患者均采用超短波配合中药熏洗治疗.①超短波:上海CDB-1型超短波机治疗,功率200W,频率40.68兆周,波长7.374m,患者俯卧位,用8 cm×12 cm电极板耻骨前及肛门后对置,间隙2-3cm,微热量,20min每日1次[1].②中药熏洗:方剂为鲜胡桃叶40g,艾叶50g,皂角刺20g,花粉15g,冰片10g,加水1500ml,武火煮沸后,再加文火煎煮5min,先趁热坐熏,待水温适宜后坐浴[2],均每日1次.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头针改善弱智儿童注意力的疗效

    目的:观察以头针治疗为主改善弱智患儿注意力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确诊为轻、中度智力低下患儿,均取头部智三针、百会、四神聪、脑三针等穴针刺,伴有语言、听力及肢体障碍患儿配合体针.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26例患儿中23例注意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89%.结论:头针治疗能改善弱智患儿的注意力,促进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适应性行为的提高.

    作者:曹志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松解术后的康复训练

    本院收治膝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16-47岁,平均27岁;右膝53例,左膝27例;均为股骨、胫骨或髌骨骨折;因病灶清除、股骨骨折后感染、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石膏固定及膝关节周围其它疾患致关节僵直时间5-17个月,平均13个月;松解手术前关节屈伸活动范围20°-105°.

    作者:易文远;彭仕芳;张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化学法与免疫法对粪便潜血试验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化学法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患者及32例健康体检者的粪便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做潜血试验,同时分别对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Hb)进行特异性、抗干扰试验.结果:化学法受食物和药物等干扰,在检测前需素食3 d,对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应用价值;免疫法有很高的特异性、不受食物和药物干扰,对早期发现和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特别是早期下消化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结论:两法不可偏废,应结合用于临床,才能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

    作者: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尽管对PD的发病机制已有大量研究,但DA能神经元死亡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可能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PD发病中均起作用.近发现几种家族性PD与特殊基因突变有关,尽管散发性PD中无这些突变,但对家族性PD中几种基因突变的进一步明确却给研究散发性PD提供了线索.蛋白表达和折叠异常、蛋白降解功能障碍、线粒体功能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营养障碍等均可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

    作者:张振涛;曹学兵;孙圣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枢性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理论与方法

    康复医学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专业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等有关理论有针对性地运用到中枢性神经(CNS)损伤的功能恢复训练中形成了专门的实用技术[1].

    作者:张芳权;王锦;徐雪荔;刘叶鋆;翁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40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脑电图与脑瘫型别、合并损伤及高危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10/20导系统电极放置法对340例脑瘫患儿行脑电图检查和分析.结果:340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率为81.5%,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癎)发作患儿脑电图异常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2.4%(P<0.05)和96.6%(P<0.05);高危因素中颅内出血、早产、出生低体重、颅内感染与脑电图异常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各高危因素对脑电图异常发生的影响均没达到显著差异.结论: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且脑功能障碍越明显,脑电图异常率越高.

    作者:张惠佳;颜华;王跑球;周洪涛;覃蓉;胡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Atoh1基因在耳聋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听觉系统对声音的感受与分析过程异常所导致的听力下降,可能的原因有年龄、耳毒性药物、感染或过度刺激等,多由于内耳毛细胞的损伤或缺失,且因为受损的听觉毛细胞不能自发的再生,故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迄今为止,可选择的有效提高听力的方法就是佩带助听器或耳蜗植入,将环境中的声信号转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传入患者听神经,尚无替换受损毛细胞的治疗.但一种可能的毛细胞再生的方法是诱导受损耳蜗中遗留的非感觉细胞表型分化,Atoh1基因因其在内耳感觉细胞分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现就Atoh1在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性实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倪坤;黄红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帕罗西汀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神经症的躯体形式障碍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安全性.方法: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均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A组同时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共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时HAMD、HAMA评分,A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4周时B组开始明显下降(P<0.001);治疗8周时2组均显著下降(P<0.01).2组患者出现副反应轻微,无因药物反应而中断治疗,安全性良好.结论:帕罗西汀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类似,但帕罗西汀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则起效更快.

    作者:胡亚荣;胡芬;张昭文;易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脉冲微波及金刚藤糖浆佐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目的:观察脉冲微波及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脉冲微波及口服金刚藤糖浆治疗2周.2周后以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作为疗效指标,包括疼痛、排尿症状、生活质量指数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0例患者疼痛、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4.7±3.3、3.1±1.6,4.3±2.9,P<0.001).NIH-CPSI评定,治愈11例(37%),显效13例(43%),有效6例(20%),治愈显效率为80%.结论:脉冲微波配合中药金刚藤糖浆治疗慢性非细胞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效果,合理剂量控制下对前列腺组织和精液质量、精子形态无不良影响.

    作者:周淑华;杨朝辉;张敏;吴中文;罗毅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运动对小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90 min运动组(B组)、力竭组(C组)及力竭后恢复24h组(D组)各10只,以游泳为运动方式,观察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TP合成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与A组比较,C组血清CK、LDH水平及心肌MDA水平显著增高(P<0.05),ATP合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力竭运动后24h各项指标基本恢复.

    作者:张尧天;吕国枫;宫德正;阎萍;刘军毅;刘丽红;刘彦娜;刘克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高脂血症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60例,A组采用益肾化淤、利湿化浊为主的中药及西药辛伐他汀片治疗;B组则单纯用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均行全套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与B组比较,A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HDL明显上升(均P<0.05);A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未见肝功能损害,B组转氨酶及转肽酶轻度异常2例.停药3个月后,A组复发率低于B组(2.2%、8.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景兰;王世华;蔡新力;刘宝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家庭干预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方法: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组和封闭组各80例,均接受药物治疗,家庭组同时进行家庭心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治疗效果、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和生活质量量表(QOULI)评定患者的残疾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家庭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封闭组(56±7 d、78±18 d,P<0.05);痊愈和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封闭组(72.2%、43.5%,P<0.01),无效或恶化率明显低于封闭组(8.3%、24.6%,P<0.001).随访2年,家庭组BPRS、DAS量表分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封闭组(P<0.05和0.01).QOULI量表分明显高于封闭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控制症状的同时给予家庭干预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降低社会残疾程度、改善社会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再住院率.

    作者:张明廉;袁国桢;倪素琴;季庆;陈晓刚;周德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降脂活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中药降脂活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86例,分别采用降脂活血片和洛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电泳、高低密度脂蛋白(HDL-C、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TC、TG、LDL-C均下降,HDL-C升高(P<0.01);Apo-A1、Apo-B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更显著(P<0.01).结论:降脂活血片具有降脂、抗凝、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但二者间比较,降脂活血片对异常血脂的改善更明显.

    作者:吴献华;贺建华;邵永春;许京淑;杨祖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

    患者,男,38岁,CT示L4椎体粉碎性骨折,左桡骨,月骨陈旧性骨折,现双下肢功能障碍3个月入院;LOVETT肌力分级,腹肌肌力2级,双侧大腿各肌群肌力1-3级,双小腿各肌群肌力1级,双足趾肌力0级;双小腿前内侧皮肤浅感觉减弱、深感觉存在,外侧浅感觉差、深感觉存在,双踝关节以下皮肤浅感觉触觉消失、深感觉存在,腰部伤口愈合,无褥疮,生理反射存在.诊断L4粉碎性骨折,术后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康复评定患者不能自行转移、翻身、坐起及站立,脊髓损伤平衡1级[1],ADL评分25分.

    作者:陈小虎;张嘉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丙戊酸钠对老年痴呆患者徘徊行为的治疗作用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对老年痴呆患者徘徊行为的治疗作用.方法:32例有徘徊行为的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每天加服丙戊酸钠0.6 g,共治疗6周.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简易痴呆筛选量表及老年临床评定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但Algase徘徊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 结论:丙戊酸钠辅助治疗能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徘徊行为,且治疗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达;吴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OS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肺肝肾组织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肺、肝、肾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作用.方法:按改良的Pulsinelli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Ⅰ组)2、6、12、24及48 h时肺、肝、肾组织中NOS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I组总NOS活性在2、12及24 h时均升高,以12 h时显著(P<0.01),其中2 h时以结构型NOS(cNOS)上升为主(P<0.05),12 h时以诱导型NOS(iNOS)上升为主(P<0.01);在24 h时iNOS仍高(P<0.05),48 h时基本接近S组水平.结论:不同类型NOS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阶段肺、肝、肾组织中活性不同,早期(<6 h),cNOS活性升高,对器官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后期(12-24h),iNOS活性显著上升,介导了迟发性组织损伤.

    作者:曾爱英;杨光田;屠恩远;韩遵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脊髓再生的现状和前景

    目前认为脊髓损伤(SCI)后受损轴突在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下可出芽并生长,且能恢复部分功能,但现有研究大都停留在动物实验水平,应用于临床的技术性、可行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进一步证实.本文将脊髓再生研究现状做一概述,并对现有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做一评估.

    作者:黄飞;吴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刺激对切断坐骨神经致腓肠肌ⅠⅡ型肌纤维直径改变的作用

    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对去神经大鼠骨骼肌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的变化情况.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3组各8只,M组及E组均切断坐骨神经,C组为正常对照组;同时E组大鼠腓肠肌给予频率为2Hz的电刺激.30 d后分别取3组大鼠腓肠肌腹部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图像分析系统测试肌纤维的直径.结果:Ⅰ型肌纤维百分比与C组比较,M组和E组均有显著增多(P<0.05);Ⅰ型肌纤维直径M组小于C组及E组(P<0.05),C组与E组则相近.Ⅱ型肌纤维直径与C组比较,M组及C组均减少(P<0.05);与E组比较,M组更明显(P<0.05).结论:去坐骨神经大鼠腓肠肌给予电刺激后可使Ⅰ型肌纤维比例增多、直径增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利强;曲梓怡;马玉琼;剧红梅;孙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生工作压力现状与职业倦怠的研究

    目的:探讨医生工作压力现状与职业倦怠问题,为医院管理提供新内容.方法:采用自编医生工作压力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问卷表对3家医院210例医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医疗安全、工资待遇、医患关系、工作家庭冲突及情绪衰竭、情感疏远及个人成就感等.结果.来自不同工作压力对医生职业倦怠具备不同的预测作用;在情绪衰竭方面女性医生比男性显著,在职业倦怠方面精神科医生较其它科室医生严重.结论:临床医生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且职业倦怠严重,应引起各医院管理层的重视.

    作者:杨文;赵勇;蒋守涛;苏全武;鲁小波;李朝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康复手段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手段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79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0例采用高压氧及药物治疗;B组20例采用高压氧及针刺治疗;C组2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D组19例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评定,A、B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D组(95%、90%与70%、63.2%,P<0.05). 结论:高压氧结合药物或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卫民;王岩;冀予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