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罗西汀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神经症的躯体形式障碍

胡亚荣;胡芬;张昭文;易军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 帕罗西汀,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安全性.方法: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均采用帕罗西汀片治疗,A组同时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共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时HAMD、HAMA评分,A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4周时B组开始明显下降(P<0.001);治疗8周时2组均显著下降(P<0.01).2组患者出现副反应轻微,无因药物反应而中断治疗,安全性良好.结论:帕罗西汀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类似,但帕罗西汀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则起效更快.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常持续和反复发作.目前尚缺乏根治及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对RA患者来说,长期遭受疾病所致的疼痛、致残、丧失劳动能力、治疗不适和心理压力等是大危害[1].本文就影响RA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杨梅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降脂活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中药降脂活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86例,分别采用降脂活血片和洛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电泳、高低密度脂蛋白(HDL-C、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TC、TG、LDL-C均下降,HDL-C升高(P<0.01);Apo-A1、Apo-B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更显著(P<0.01).结论:降脂活血片具有降脂、抗凝、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但二者间比较,降脂活血片对异常血脂的改善更明显.

    作者:吴献华;贺建华;邵永春;许京淑;杨祖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胃复安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

    目的:探讨胃复安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118例呃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穴位组和肌注组各59例.肌注组采用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穴位组采用胃复安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结果:治疗9 d后,穴位组疗效显著优于肌注组(P<0.05).结论:足三里具有健脾和中,止呃降逆的功能,穴位注射可显著提高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丽华;殷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康复手段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手段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79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0例采用高压氧及药物治疗;B组20例采用高压氧及针刺治疗;C组2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D组19例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临床疗效评定,A、B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D组(95%、90%与70%、63.2%,P<0.05). 结论:高压氧结合药物或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卫民;王岩;冀予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透明质酸寡糖片段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离纯化的透明质酸寡糖片段(o-HA)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选用猪髂总动脉内皮细胞(PIEC)做为靶细胞,人胚肾293细胞做为对照细胞,应用本实验室分离纯化的o-HA(4-12-mer)配成一系列浓度(0、1、3、5、10及20μg/ml),加入靶细胞及对照细胞继续培养不同时间(0、6、12、24、48、72及96 h),从细胞计数、细胞周期分布和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来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0μg/ml o-HA作用于PIEC时能显著促进增殖,继续增加o-HA的浓度,增殖作用未随之增强;o-HA刺激培养12 h PIEC即明显增生,至72 h达高峰(P<0.05);o-HA对PIEC损伤模型也有显著的促愈合作用.结论:o-HA能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作者:曹曼林;白跃宏;杨翠霞;刘鹥雯;何怡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直流电额枕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缓慢的疗效

    1998年3月-200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彩超检测证实椎-基底动脉血流缓慢患者89例,男47例,女42例;年龄38-67岁,平均54岁;病程3 d-5年,平均2.7年;均以头晕为主诉,其中以特定方向转头时发生眩晕12例,眩晕伴失眠6例,劳累、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伴颈部疼痛不适29例,恶心、呕吐4例,视物一过性不清8例,记忆力减退13例,肢体麻木17例.89例患者均采用ZGL-1型直流感应电疗机治疗,选用直流电部分,绒布衬垫8 cm×10 cm,患者仰卧位,正极放置颈部,副极放置额部,输出电0.01-0.03 mA/cm2,每日1次,20 min.

    作者:王丽冰;吕军吉;吴东;李晓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运动对小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90 min运动组(B组)、力竭组(C组)及力竭后恢复24h组(D组)各10只,以游泳为运动方式,观察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TP合成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与A组比较,C组血清CK、LDH水平及心肌MDA水平显著增高(P<0.05),ATP合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力竭运动后24h各项指标基本恢复.

    作者:张尧天;吕国枫;宫德正;阎萍;刘军毅;刘丽红;刘彦娜;刘克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2例

    2002年11月-2004年6月我科收治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62例,均为单侧,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男40例,女22例;年龄18-53岁;病程<3 d.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及对照组各3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患者均口服强的松片10 mg、地巴唑片10-20 mg,每天3次;VitB1100 mg、Vit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1周后停用强的松片外,其它药物继续治疗.中西结合组同时加服中药牵正散为主并随证加减[2](白附子9 g,全蝎6 g,僵蚕10 g,蜈蚣3条,天麻15 g,当归、防风、白芷、川芎、荆芥各10g、牛蒡子15 g),每天1剂,并配合针刺,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为辅,局部与循经取穴相结合,随证配地仓透颊车、四白、翳风、听会、耳门、太阳、牵正、风池、足三里或合谷等穴,每日交替使用.初期取穴宜少,避免过强刺激,7 d后逐渐加强.

    作者:黄的;邓小兰;钟爱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现代医学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不正常的凝结.中医学属于脉痹,淤血,肿胀等范畴,DVT由创伤、手术、妊娠、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长期卧床等因素[1],以致久坐久卧伤气.《医宗金鉴》中所曰 :人之气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滞,即作肿矣;如《肘后备急方》云:皮肉卒肿起,狭长如赤,名臁.近年来全球DVT的发病率骤增[2,3],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将中西医结合治疗DVT作一综述.

    作者:代晓宁;吕延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中医研究进展

    WHO对糖尿病足(DF)的定义为:糖尿病(DM)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DM患者中>15%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2].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中医药治疗,明显减少DF的截肢率和死亡率.现将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政琨;吕延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OS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肺肝肾组织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肺、肝、肾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作用.方法:按改良的Pulsinelli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Ⅰ组)2、6、12、24及48 h时肺、肝、肾组织中NOS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I组总NOS活性在2、12及24 h时均升高,以12 h时显著(P<0.01),其中2 h时以结构型NOS(cNOS)上升为主(P<0.05),12 h时以诱导型NOS(iNOS)上升为主(P<0.01);在24 h时iNOS仍高(P<0.05),48 h时基本接近S组水平.结论:不同类型NOS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阶段肺、肝、肾组织中活性不同,早期(<6 h),cNOS活性升高,对器官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后期(12-24h),iNOS活性显著上升,介导了迟发性组织损伤.

    作者:曾爱英;杨光田;屠恩远;韩遵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专病护士在住院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专病护士是将先进的专科护理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专病护理,以提高护理内在质量的专业护理人员,是护理专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临床专病护理专家,2002年起,我院各病区实行专病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荆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08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2组,电针组55例采用电针丰隆穴治疗,对照组53例口服普伐他汀片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2组各有50例患者完成29 d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升高更显著(P<0.05),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电针组56.0%,对照组52.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丰隆穴和口服降脂药物均对高脂血症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作者:张红星;黄国付;张唐法;李建武;蔡国伟;周利;万文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对于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疼痛症状及改善其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40例膝关节OA患者,给予系统功能锻炼,同时进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 ml,配合 1%利多卡因、强的松龙25 mg及VitB12 0.5 mg的混合液进行关节周围的痛点阻滞,每周1次.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类比测试法(VAS)及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40例患者膝关节VAS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有效率达96.8%,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OA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潘化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体四股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功能康复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用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并探讨激进康复训练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2例,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ACL,术前后按激进康复方案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结果:32例患者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经平均13个月随访,32例患者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35-80分提高至78-100分(P<0.05),其中23例恢复到损伤前运动水平,9例运动水平较前有所下降.结论:关节镜下半腱肌肌腱和微型纽扣钢板重建ACL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配合系统的激进康复训练可明显缩短康复时间,更快地获得膝关节良好的功能.

    作者:常增林;周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枢性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理论与方法

    康复医学是一门理论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专业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等有关理论有针对性地运用到中枢性神经(CNS)损伤的功能恢复训练中形成了专门的实用技术[1].

    作者:张芳权;王锦;徐雪荔;刘叶鋆;翁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脉冲微波及金刚藤糖浆佐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目的:观察脉冲微波及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脉冲微波及口服金刚藤糖浆治疗2周.2周后以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作为疗效指标,包括疼痛、排尿症状、生活质量指数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0例患者疼痛、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4.7±3.3、3.1±1.6,4.3±2.9,P<0.001).NIH-CPSI评定,治愈11例(37%),显效13例(43%),有效6例(20%),治愈显效率为80%.结论:脉冲微波配合中药金刚藤糖浆治疗慢性非细胞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效果,合理剂量控制下对前列腺组织和精液质量、精子形态无不良影响.

    作者:周淑华;杨朝辉;张敏;吴中文;罗毅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

    患者,男,38岁,CT示L4椎体粉碎性骨折,左桡骨,月骨陈旧性骨折,现双下肢功能障碍3个月入院;LOVETT肌力分级,腹肌肌力2级,双侧大腿各肌群肌力1-3级,双小腿各肌群肌力1级,双足趾肌力0级;双小腿前内侧皮肤浅感觉减弱、深感觉存在,外侧浅感觉差、深感觉存在,双踝关节以下皮肤浅感觉触觉消失、深感觉存在,腰部伤口愈合,无褥疮,生理反射存在.诊断L4粉碎性骨折,术后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康复评定患者不能自行转移、翻身、坐起及站立,脊髓损伤平衡1级[1],ADL评分25分.

    作者:陈小虎;张嘉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松解术后的康复训练

    本院收治膝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16-47岁,平均27岁;右膝53例,左膝27例;均为股骨、胫骨或髌骨骨折;因病灶清除、股骨骨折后感染、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石膏固定及膝关节周围其它疾患致关节僵直时间5-17个月,平均13个月;松解手术前关节屈伸活动范围20°-105°.

    作者:易文远;彭仕芳;张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比较手法与中频电疗治疗颞下颌关节综合征的疗效

    颞下颌关节综合征(TMD)患者60例,均经我院口腔科确诊,男24例,女36例;年龄16-75岁;病程1 d-5个月;按马绪臣等分类法[1]进行分类,咀嚼肌功能紊乱35例,关节结构紊乱18例、关节炎症疾病7例.60例患者分为手法组和中频组各30例.手法组选择翳风、听宫、下关及阿是穴进行点、按、揉、弹拨5-8 s,重复3-4遍;关节弹响患者同时进行整复手法按摩:患者张开嘴,施者站其身后,一手托住下颌部向患侧外上方用力,另一手抵住患侧髁状突前部向后上部推压,使移位的关节盘复位,在按摩中整复手法还要重复3-4遍,治疗每天1次,每次约15 min.中频组采用中频电疗,频率1-15 kHz,波形为方波、三角波及尖波,将2个直径为3 cm的圆形电极套上浸湿的绒布紧贴皮肤放置患处并用沙袋压紧,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量为宜,同时配合远红外线照射,功率≤220 W;照射强度温热为宜,每日1次,每次20 min.

    作者:王彦;于平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