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镜松解术后的康复训练

易文远;彭仕芳;张少军

关键词:膝关节, 松解术, 康复训练
摘要:本院收治膝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16-47岁,平均27岁;右膝53例,左膝27例;均为股骨、胫骨或髌骨骨折;因病灶清除、股骨骨折后感染、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石膏固定及膝关节周围其它疾患致关节僵直时间5-17个月,平均13个月;松解手术前关节屈伸活动范围20°-105°.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比较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单纯药物治疗与综合康复治疗在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新发心血管病方面的效果.方法:轻、中度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143例分为综合组75例与药物组68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同时加强卫生宣教、有氧运动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新发心血管病情况及体重指数(BMI)、脉压(PP)、血糖(FBG)、血甘油三脂(TG)、尿酸(U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变化.结果:随访1.5年,新发心血管病,综合组9例,药物组13例(P<0.05);与药物组及治疗前比较,综合组治疗后TG下降14.7%,向心性肥胖减少16.7%,UA下降21.6%(均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改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TG、向心性肥胖、高UA和PP)在新发心血管病与未发心血管病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91%、87%、96%、83%与90%、74%、88%、47%,其中未发心血管病患者的PP明显低于前者(P<0.01).4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综合组为31%、药物组为70%(P<0.01).结论:脉压升高、高尿酸血症、高TG、向心性肥胖同时存在是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对预防心血管病发生及代谢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来芹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脉冲微波及金刚藤糖浆佐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目的:观察脉冲微波及中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脉冲微波及口服金刚藤糖浆治疗2周.2周后以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作为疗效指标,包括疼痛、排尿症状、生活质量指数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0例患者疼痛、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4.7±3.3、3.1±1.6,4.3±2.9,P<0.001).NIH-CPSI评定,治愈11例(37%),显效13例(43%),有效6例(20%),治愈显效率为80%.结论:脉冲微波配合中药金刚藤糖浆治疗慢性非细胞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效果,合理剂量控制下对前列腺组织和精液质量、精子形态无不良影响.

    作者:周淑华;杨朝辉;张敏;吴中文;罗毅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08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2组,电针组55例采用电针丰隆穴治疗,对照组53例口服普伐他汀片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2组各有50例患者完成29 d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升高更显著(P<0.05),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电针组56.0%,对照组52.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丰隆穴和口服降脂药物均对高脂血症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作者:张红星;黄国付;张唐法;李建武;蔡国伟;周利;万文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中医研究进展

    WHO对糖尿病足(DF)的定义为:糖尿病(DM)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DM患者中>15%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足溃疡或坏疽[2].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中医药治疗,明显减少DF的截肢率和死亡率.现将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政琨;吕延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化学法与免疫法对粪便潜血试验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化学法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患者及32例健康体检者的粪便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做潜血试验,同时分别对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Hb)进行特异性、抗干扰试验.结果:化学法受食物和药物等干扰,在检测前需素食3 d,对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应用价值;免疫法有很高的特异性、不受食物和药物干扰,对早期发现和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特别是早期下消化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结论:两法不可偏废,应结合用于临床,才能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

    作者: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000年1月以来我科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238例,男171例,女67例;年龄32-75岁.冠状动脉造影138例,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35例,经PTCA加支架15例,安装埋藏式起搏器42例,射频消融术8例.主要并发症为①出血及皮下血肿:本文局部血肿3例,主要为动脉压迫止血方法不当引起;穿刺点出血1例,为术后搬动时包扎绷带纱布松动移位造成.护理对策为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压迫的沙袋有无滑落,拔管后局部压迫20-30 min,并包扎固定,沙袋压迫6 h.

    作者:高丽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瘫痪人群骨质疏松的预防及康复对策

    瘫痪人群易伴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当骨质疏松明显,将严重影响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及整体康复.我中心对收入院的瘫痪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积极采取预防骨质疏松症措施,内容包括①药物:预防骨质丢失,如服用降钙素、钙制剂、二磷酸盐、雌激素等;

    作者:李长君;范永春;王庆锁;刘大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运动组增加运动疗法.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或0.05),运动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推拿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能显示提高腰椎管狭窄的康复疗效.

    作者:庞日朝;张安仁;胡斌;赵娟妮;杨和平;王画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比较手法与中频电疗治疗颞下颌关节综合征的疗效

    颞下颌关节综合征(TMD)患者60例,均经我院口腔科确诊,男24例,女36例;年龄16-75岁;病程1 d-5个月;按马绪臣等分类法[1]进行分类,咀嚼肌功能紊乱35例,关节结构紊乱18例、关节炎症疾病7例.60例患者分为手法组和中频组各30例.手法组选择翳风、听宫、下关及阿是穴进行点、按、揉、弹拨5-8 s,重复3-4遍;关节弹响患者同时进行整复手法按摩:患者张开嘴,施者站其身后,一手托住下颌部向患侧外上方用力,另一手抵住患侧髁状突前部向后上部推压,使移位的关节盘复位,在按摩中整复手法还要重复3-4遍,治疗每天1次,每次约15 min.中频组采用中频电疗,频率1-15 kHz,波形为方波、三角波及尖波,将2个直径为3 cm的圆形电极套上浸湿的绒布紧贴皮肤放置患处并用沙袋压紧,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量为宜,同时配合远红外线照射,功率≤220 W;照射强度温热为宜,每日1次,每次20 min.

    作者:王彦;于平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头针改善弱智儿童注意力的疗效

    目的:观察以头针治疗为主改善弱智患儿注意力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确诊为轻、中度智力低下患儿,均取头部智三针、百会、四神聪、脑三针等穴针刺,伴有语言、听力及肢体障碍患儿配合体针.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26例患儿中23例注意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89%.结论:头针治疗能改善弱智患儿的注意力,促进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适应性行为的提高.

    作者:曹志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杀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

    自杀作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2000年全球有815 000人死于自杀,即为每40 s就有一人自杀身亡.在15-4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第4位死因,也是致病和致残的第6位原因[1],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消极影响,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才刚刚被认识.在中国所发生的自杀的特点与其它国家有很大差异: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但自杀的危险因素,抑郁、自杀未遂史、生活质量差、急慢性生活应激源、亲戚及朋友曾有自杀行为等与其它国家相似[2].其实有许多因素可以预防自杀想法或行为的产生,这些因素包括良好的自信心和社会关系、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及有稳定而幸福的婚姻.由于自杀与多种精神疾病显著相关,因此精神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预防自杀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对自杀风险人群的对照性研究中表明,目前只有两种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确实能行之有效地控制自杀行为: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和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al-behavioral therapy,DBT)[3].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对CBT在自杀患者中的应用作一简单介绍,期望能对临床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危机干预有所帮助.

    作者:陈远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对于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疼痛症状及改善其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40例膝关节OA患者,给予系统功能锻炼,同时进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 ml,配合 1%利多卡因、强的松龙25 mg及VitB12 0.5 mg的混合液进行关节周围的痛点阻滞,每周1次.治疗前后采用视觉类比测试法(VAS)及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40例患者膝关节VAS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有效率达96.8%,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运动疗法结合阻滞疗法治疗膝关节OA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潘化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膝关节镜松解术后的康复训练

    本院收治膝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80例,男59例,女21例;年龄16-47岁,平均27岁;右膝53例,左膝27例;均为股骨、胫骨或髌骨骨折;因病灶清除、股骨骨折后感染、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后石膏固定及膝关节周围其它疾患致关节僵直时间5-17个月,平均13个月;松解手术前关节屈伸活动范围20°-105°.

    作者:易文远;彭仕芳;张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介入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术后第1天即开始肌肉训练并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对照组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出院后指导进行关节活动.结果:术后3个月能按设计要求完成规定动作能力的优良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84.1%、66.6%,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和促进肌力恢复.

    作者:何会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2例

    2002年11月-2004年6月我科收治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62例,均为单侧,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男40例,女22例;年龄18-53岁;病程<3 d.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及对照组各3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患者均口服强的松片10 mg、地巴唑片10-20 mg,每天3次;VitB1100 mg、Vit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1周后停用强的松片外,其它药物继续治疗.中西结合组同时加服中药牵正散为主并随证加减[2](白附子9 g,全蝎6 g,僵蚕10 g,蜈蚣3条,天麻15 g,当归、防风、白芷、川芎、荆芥各10g、牛蒡子15 g),每天1剂,并配合针刺,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为辅,局部与循经取穴相结合,随证配地仓透颊车、四白、翳风、听会、耳门、太阳、牵正、风池、足三里或合谷等穴,每日交替使用.初期取穴宜少,避免过强刺激,7 d后逐渐加强.

    作者:黄的;邓小兰;钟爱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透明质酸寡糖片段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离纯化的透明质酸寡糖片段(o-HA)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选用猪髂总动脉内皮细胞(PIEC)做为靶细胞,人胚肾293细胞做为对照细胞,应用本实验室分离纯化的o-HA(4-12-mer)配成一系列浓度(0、1、3、5、10及20μg/ml),加入靶细胞及对照细胞继续培养不同时间(0、6、12、24、48、72及96 h),从细胞计数、细胞周期分布和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来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10μg/ml o-HA作用于PIEC时能显著促进增殖,继续增加o-HA的浓度,增殖作用未随之增强;o-HA刺激培养12 h PIEC即明显增生,至72 h达高峰(P<0.05);o-HA对PIEC损伤模型也有显著的促愈合作用.结论:o-HA能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作者:曹曼林;白跃宏;杨翠霞;刘鹥雯;何怡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运动对小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90 min运动组(B组)、力竭组(C组)及力竭后恢复24h组(D组)各10只,以游泳为运动方式,观察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TP合成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与A组比较,C组血清CK、LDH水平及心肌MDA水平显著增高(P<0.05),ATP合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力竭运动后24h各项指标基本恢复.

    作者:张尧天;吕国枫;宫德正;阎萍;刘军毅;刘丽红;刘彦娜;刘克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高脂血症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60例,A组采用益肾化淤、利湿化浊为主的中药及西药辛伐他汀片治疗;B组则单纯用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均行全套血脂水平测定.结果:与B组比较,A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HDL明显上升(均P<0.05);A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未见肝功能损害,B组转氨酶及转肽酶轻度异常2例.停药3个月后,A组复发率低于B组(2.2%、8.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景兰;王世华;蔡新力;刘宝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OS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肺肝肾组织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肺、肝、肾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作用.方法:按改良的Pulsinelli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Ⅰ组)2、6、12、24及48 h时肺、肝、肾组织中NOS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I组总NOS活性在2、12及24 h时均升高,以12 h时显著(P<0.01),其中2 h时以结构型NOS(cNOS)上升为主(P<0.05),12 h时以诱导型NOS(iNOS)上升为主(P<0.01);在24 h时iNOS仍高(P<0.05),48 h时基本接近S组水平.结论:不同类型NOS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阶段肺、肝、肾组织中活性不同,早期(<6 h),cNOS活性升高,对器官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后期(12-24h),iNOS活性显著上升,介导了迟发性组织损伤.

    作者:曾爱英;杨光田;屠恩远;韩遵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医师家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庭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师家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康复的影响.方法: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家访组和对照组各60例,出院后家访组患者接受为期1年的医师家访.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和Morning Side 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价2组康复效果.结果:家访组患者出院后第1年末PANSS、SDSS、MRSS评分及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医师家访能巩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秦天星;郭细先;曾德志;陈克全;华曙光;樊学文;钟跃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