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时与家属沟通的技巧

郝秀叶

关键词:精神病人, 保护性约束, 沟通
摘要:目的:限制精神病患者的紊乱行为,以保障患者和他人的安全,防止周围财物受损,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方法: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结果:通过与家属合理、有效的沟通,保证了行为约束治疗的顺利开展.结论:良好的沟通既可以保证行为约束治疗的顺利开展,又可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尿嘧啶药物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预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羊膜移植术后1周拆线后开始注射1次氟尿嘧啶0.3毫升,以后每周观察1次,如有复发倾向,可每周注射1次,总共不超过10次.结果:23例患者中,治愈18例、4例中断复查,2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羊膜移植术后注射氟尿嘧啶可有效预防其复发.

    作者:乔翠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神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时与家属沟通的技巧

    目的:限制精神病患者的紊乱行为,以保障患者和他人的安全,防止周围财物受损,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方法: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结果:通过与家属合理、有效的沟通,保证了行为约束治疗的顺利开展.结论:良好的沟通既可以保证行为约束治疗的顺利开展,又可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

    作者:郝秀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在卵巢早衰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评价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卵巢早衰患者护理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接收的患有卵巢早衰的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临床的护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早衰患者护理当中采取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对治疗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敏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医疗机构中层干部人力资源管理

    医疗机构中层干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层干部在医疗机构中是联系员工与高层管理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医疗机构中层干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赢得中层干部的真心,培养其能力,同时善用人才更新管理理念,才能做好中层干部管理.

    作者:崔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12岁包皮过长小儿50例,随机分为Z组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和D组骶管阻滞组.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前(T0)、手术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5min(T2)、术毕(T3)的HR、MAP、SPO2;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记录两组麻醉后不良反应例数(尿潴留、头痛、恶心呕吐).结果: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Z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吴浩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在应用于输卵管堵塞再通术后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接受输卵管堵塞再通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接受输卵管堵塞再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输卵管再通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接受输卵管堵塞再通术治疗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N端脑钠肽在川崎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浆中N端脑钠肽(BNP)急性期、恢复期的变化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儿科住院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个月~7岁2个月,与同期住院感染患儿35例对照,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7个月~6岁2个月,患儿入院当天及3~4周后复查BNP,与感染患儿对照.结果:川崎病患儿血BN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冠状动脉病变者更高,恢复期后BNP降低.结论:提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BNP增高,冠状动脉扩张者BNP增高更明显.

    作者:付纳新;徐建英;岳明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诊治的泌尿外科患者中抽取82例作研究对象,评估其并发尿路感染原因,并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n=41)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n=41)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88%,护理满意度是97.56%;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4.63%,护理满意度是75.61%;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患者个人卫生等,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

    作者:段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在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护理风险意识教育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患者共138例,其中2014年1月至12月68例,设为对照组(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前);2015年1月至12月70例,设为观察组(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后);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投诉事件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的4.3%和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和13.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的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事件、提升患者满意度等具有明显作用,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作者:鲁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下血管球瘤再次手术2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探讨减少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22例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诊治资料.结果:22例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术后随访9.8个月~4.6年,平均2.7年,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术前避免误诊,术中选择有效的麻醉方式、减少出血及完整切除瘤体是减少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林维浩;李杰;林勇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脉平片对心肌梗死患者交感神经递质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目的:研究脉平片对心肌梗死患者交感神经递质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确诊为60例急性心梗患者纳入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依据指南采用常规心梗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30例则联合脉平片,比较患者交感神经递质及RAS活性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脉平片对心肌梗死患者可更好地改善交感神经递质水平及RAS活性.

    作者:马超;袁文金;尹晓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观察组(n=31)应用多样性护理,对照组(n=31)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②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是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效果肯定,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锦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儿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医院收诊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护理率、焦虑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有效护理48例,护理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有效护理42例,护理有效率为84.0%,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5.231.P值为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2.6±8.5)分和(59.2±12.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程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充分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输血量、红细胞积压、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红细胞积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输血量和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48.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研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分别为74.2%、71.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阿立哌唑效果相近,但奥氮平副作用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

    作者:江慎辉;余娜;徐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干预护理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究干预护理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知识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97.8%、4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6%、34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93.3%、4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7%、30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100%、45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2%、37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增加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情志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在脑外伤患者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情志护理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脑外伤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两组并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另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满意度对比:实验组(96.55%)高于对照组(80.65%);SAS评分对比:实验组(30.29±2.05)低于对照组(49.36±2.59);SDS评分对比:实验组(36.28±2.59)低于对照组(53.28±2.59).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给予情志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缓解情感障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彭平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在胃肠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在胃肠手术后患者中抑制胃液分泌的效果及留置胃管的时间.方法:对本科2014年的38例胃肠手术后的患者(其中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者16例,腹腔镜直肠癌、结肠癌根治者22例)所引流出的胃液量及留置胃管的天数进行统计.两组都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其中17例未用奥曲肽,21例联合应用奥曲肽,通过统计分析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在胃肠疾患手术后患者中抑制胃液分泌的效果及留置胃管的时间.结果:单独应用兰索拉唑的患者的胃液量平均254ml/日,联合奥曲肽的患者的胃液量平均155ml/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者12例平均置胃管天数5.8±2.86天,单独应用兰索拉唑者10例平均置胃管天数为7.89±4.11天.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应用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者9例平均置胃管天数为4.38±1.18天,单独应用兰索拉唑者7例平均置胃管天数为5.6±1.14天.结论: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在胃肠疾患手术后患者中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强于单独应用兰索拉唑,同时前者留置胃管的时间较后者短.

    作者:李淑芳;王丽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防范对策,为提供临床儿科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儿科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100例患儿中,有11例出现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1.0%.通过条件分析法发现,护理人员配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弱以及护患沟通问题、患儿的违医行为、等都是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P<0.05),护理安全危险因素与文书记录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实施对症干预措施,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龚牡丽;颜红宇;薛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门诊护理的道德要求

    门诊护理工作是整个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病人接受检查、诊疗、预防保健的主要场所.由于工作独立性,服务时间不规律,服务对象广泛等多样性,因此对门诊护士道德要求高.

    作者:杨丽荣;菅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