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目的:综合分析病历互查质控法(Quality control of medical records)在产房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为护理方向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实施病历互查质控法前后的102例临床患者资料,并按照不同的时间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1例.实验组为实施病历互查质控法后(2014年12月至今),对照组为实施病历互查质控法前(2014年12月之前),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历质量.结果:实验组的体温单缺陷率为11.22%,医嘱单缺陷率为6.85%,产前记录缺陷率为11.63%,产程图缺陷率为9.68%,产时记录缺陷率为11.03%,婴儿记录单缺陷率为8.39%;对照组的体温单缺陷率为25.39%,医嘱单缺陷率为18.74%,产前记录缺陷率为27.63%,产程图缺陷率为20.56%,产时记录缺陷率为34.15%,婴儿记录单缺陷率为29.1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历互查质控法在产房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比较理想.
作者:程珍;肖婷;龙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中凝血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2015年3月~2015年9月共进行血液透析2814例次作为干预前组,统计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并分析原因;将2015年10月~2016年4月进行的2871例次血液透析作为干预后组,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后,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干预前组:2814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I度透析器凝血1463例次(52%);II度透析器凝血562例次(20%);III度透析器凝血170例次(6%);干预后组:2871例次透析中仅有287例次I度和115例次II度透析器凝血.结论:通过分析透析器凝血的原因,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透析中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提高透析质量.
作者:卜丽梅;王琴;王慧;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观察组(n=31)应用多样性护理,对照组(n=31)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②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是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方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效果肯定,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锦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探讨减少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22例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诊治资料.结果:22例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术后随访9.8个月~4.6年,平均2.7年,术后均无复发.结论:术前避免误诊,术中选择有效的麻醉方式、减少出血及完整切除瘤体是减少甲下血管球瘤术后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林维浩;李杰;林勇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接受输卵管堵塞再通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接受输卵管堵塞再通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输卵管再通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接受输卵管堵塞再通术治疗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发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细胞常规分析、血涂片显微镜检查,观察有核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检测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指标的阳性率.结果:发热患者的细胞变异率的阳性率高,占80.00%;患者平均MCH为(31.47±4.25)pg、HCT为(38.11±3.09)%、MCV为(83.15±9.32)fl、RDW-SD为(10.17±1.17)%、MCHC为(348.73±4.36)g/L.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综合分析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为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方向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4例新生儿PICC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2例).实验组应用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未接受风险管理办法).根据风险管理的具体办法,针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及维护导管过程中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严格的相关标准操作规范,让全体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与掌握,进一步的提高风险意识.结果:实验组风险总发生的概率为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91%(P<0.05).结论: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郭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本院门诊处方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门诊中成药处方,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结果:2014年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合理处方占13.64%,其中辩证不清占36.35%,用法用量不当占29.52%联合用药不当占15.86%,配伍不当占8.23%,重复给药占10.04%.结论:门诊处方中成药应用存在一定程度不合理性,药学人员应加强相关管理,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丁娟;王璐;王海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4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充分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输血量、红细胞积压、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红细胞积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输血量和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2%、48.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RA和80例非RA患者血清测定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CCP敏感性在RA组与非RA组分别为87.7%和2.5%;AKA敏感性在RA组和非RA组分别为49.1%和1.2%.CCP,AKA在RA组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非RA组(P<0.001),且CCP的特异性高于其它项目.结论:CCP抗体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彩虹;白建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预防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羊膜移植术后1周拆线后开始注射1次氟尿嘧啶0.3毫升,以后每周观察1次,如有复发倾向,可每周注射1次,总共不超过10次.结果:23例患者中,治愈18例、4例中断复查,2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羊膜移植术后注射氟尿嘧啶可有效预防其复发.
作者:乔翠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照研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分别为74.2%、71.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与阿立哌唑效果相近,但奥氮平副作用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应用.
作者:江慎辉;余娜;徐玉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针对痔疮手术术后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排尿排便困难的影响效果.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排尿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痔疮术后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排尿排便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柯华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严重脓毒症并发AKI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146例,分析并发AKI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AKI在严重脓毒症中发生率48.6%;年龄(OR=1.046,P=0.032),乳酸>4mmol/L(OR=3.209,P=0.04),APACHEII评分(OR=1.289,P=0.01),D-二聚体(OR=1.676,P=0.00),降钙素原(OR=1.591,P=0.00)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早期充分液体复苏(OR=0.769,P=0.04)是保护因素;严重脓毒症并发AKI90天内死亡率高9.6%,死亡风险高21.7%(COX Exp(B)=1.217,P=0.03).结论:年龄,乳酸>4mmol/L,APACHEII评分,D-二聚体,降钙素原是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早期充分液体复苏是保护因素.严重脓毒症并发AKI90天内死亡率高9.6%,死亡风险高21.7%.临床上应积极防治严重脓毒症并发AKI,改善预后.
作者:龙儒瑾;金魁;刘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促进模式对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健康行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促进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教育后在饮食、运动、健康意识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水平.结果:实验组健康行为水平总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促进模式,可明显提高其健康行为水平,促进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齐引娣;程楼英;李菊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疗机构中层干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层干部在医疗机构中是联系员工与高层管理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医疗机构中层干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赢得中层干部的真心,培养其能力,同时善用人才更新管理理念,才能做好中层干部管理.
作者:崔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儿科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儿科住院患儿12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使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和护理过失、家属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各方面的差异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与常规儿科护理相比,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以及护理过失,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医院儿科的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周文娟;彭丽媛;龙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干预护理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知识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足部护理知识了解率(97.8%、4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6%、34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93.3%、4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7%、30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100%、45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2%、37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高危患者,采用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增加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呼吸科门诊收治的1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分为2组,均62例.对照组实施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6-MWD、mMRC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FEV1与对照组相比上升,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减缓病情发展.
作者:朱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定时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在进行需定时完成的护理操作时,将定时器设置于相应时间,到时提醒.结果:护士可以专心完成护理工作,未发生由于忘记时间而延误治疗.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器的应用,可有效避免延误患者治疗等事件发生.
作者:孙艳萍;张丽;周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