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动态脑电图监测及临床意义

郝青英;罗红英;郭新志

关键词:脑瘫, 癫痫, 动态脑电图监测
摘要: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监测对脑瘫继发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诊断合并有癫痫的脑瘫患儿50例均予常规脑电图检查并与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比较.结果: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有痫样放电45例(90%),其中40例为同步痫样放电,癫痫诊断符合率达80%,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33例(66%).结论:24 h动态脑电图可监测到临床癫痫发作时同步脑电图的变化,提高痫样放电检出率和明确诊断,协助判断癫痫的发作类型.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海洛因依赖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选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筛选出海洛因依赖患者120例,按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激活性、思维障碍和敌对猜疑等5个因子及其等级(A和B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120例患者焦虑抑郁因子达100%,其中疑病妄想和自责自罪妄想占25%;②思维障碍因子占52.5%,其中以幻觉和妄想为主占13.3%;③缺乏活力因子占33.3%,其中情感平淡和交流障碍7.5%;④敌对猜疑因子占17.5%,其中由心境抑郁和敌对情绪影响行为的患者4.2%;⑤激活性因子占2.5%.结论:根据海洛因依赖患者精神症状的特点有必要拟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解除躯体依赖;采用心理等方式治疗顽固妄想,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戒断依赖,使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王继中;苏亚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65例,均予体位、饮食、心理等康复护理,肢体功能训练及出院康复指导.结果:术后12-36个月随访并评定脊髓功能状态,达优良率有90.7%,有效率98.4%.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康复护理对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非常重要.

    作者:金朝霞;彭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康复疗法治疗脑外伤12例

    脑外伤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5-58岁,平均34.5岁;均有外伤史,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头颅CT及MRI示脑挫伤4例,颅内血肿6例,脑干出血2例.12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及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加重后48 h开始康复治疗:①神经生长因子(NGF)4 ml肌肉注射,每天1次,15 d 1个疗程,用药4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5 d.②按摩加针灸:前30 d对患者采取四肢按摩,肌张力高的肌群手法轻柔、缓慢、有节律,不使用强刺激;肌张力低用摩擦和揉捏,并配合循经点穴,每天早晚各30 min.后30 d行头针治疗,选用双侧足运感区、偏瘫对侧运动区及感觉区,运动性失语加言语Ⅰ区[1],用手捻针,200次/min,重复3次,每次间隔10 min,每天1次,7 d 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作者:谢圣芬;苏传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康复治疗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

    2002年起本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00例,心电图检查均符合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男76例,女24例;WHO劳力型心绞痛分级1级10例,2级48例,3级32例,4级10例.100例患者分为2组:①康复组52例,年龄(62.7±9.0)岁.②对照组48例,年龄(65.0±7.1)岁.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绝对卧床休息10-14 d,胸痛消失后,逐渐增加运动量,直至恢复正常活动.

    作者:张东奎;武文英;齐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均为在校师生,男72例,女68例;年龄15-60岁,平均47.2岁;病程0.5-23年;首次发病61例,复发79例;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检查均有棘旁压痛或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6例;CT或MRI均提示L3-S1椎间盘突出;部分患者伴有骨质增生、侧隐窝狭窄等.140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牵引组各70例.

    作者:曹宝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57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利用schuell刺激法[2]和语言障碍诊治仪进行康复训练.结果:训练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61.0%,其中皮质下、运动性及经皮质运动性失语恢复较好.结论:语言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言语能力,其恢复程度与失语症的类型有关.

    作者:郑华;孙宝民;王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2组,均根据病情制定用药方案,教育组同时实施系统的哮喘管理计划.结果:治疗1个月后,教育组患者依从性、症状缓解率、肺功能测定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依从性,并对哮喘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力燕;王华;郝青林;杨美珍;陈菊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介入治疗的随访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7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均采用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总有效率95.4%,其中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PLD组)有效率93.9%;化学溶核术(CNL组)96.3%;二者结合的双介入术(DIT组)96.4%,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双介入疗法的显效率优于单种治疗方法,对于双节段或单节段突出程度较重的老年患者宜采用双介入疗法.

    作者:赵洪增;吴效梅;王建洲;关文华;杨瑞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奇经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38-80岁,平均50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1年;X线和CT检查示有骨质增生、关节退变、椎间盘突出等病变52例,无明显改变8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不适、手臂麻木.

    作者:王琳;柯志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骨科护士实施康复护理工作现状的调查

    目的:了解临床骨科护士康复观念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掌握康复知识的途径、对康复护理工作的认识、实施康复护理的现状以及康复知识需求等.结果:骨科护士康复知识肤浅,因此直接影响康复治疗的进行.结论:提高临床护士的康复治疗水平,需加强在校教育、继续教育和临床带教.

    作者:赵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液氮冷冻建立犬股骨头缺损坏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研究建立动物模型.方法:10只健康成年犬建立双侧股骨头骨缺损模型,并用液氮从缺损内将股骨头冷冻坏死,术后定期行股骨头X线拍片、大体标本观察及组织切片了解股骨头坏死及修复情况.结果:术后3 d组织切片见股骨头坏死,术后3、6周时股骨头坏死和骨修复同时存在,术后12周X线片及大体标本观察见股骨头骨缺损仍然明显.结论:液氮冷冻建立的犬股骨头缺损坏死可作为模拟临床手术刮除死骨、植骨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

    作者:彭吾训;龚跃昆;李世和;李彦林;王鑫;李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瘢痕疙瘩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是皮肤组织在烧伤或轻微损伤后机体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肿块,其特点是瘢痕范围超过原皮损区域且向周边正常组织浸润,在早期常伴有明显的炎性浸润带,因此又称为瘢痕瘤.它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本文就近年来瘢痕疙瘩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曹玮;黄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振动排痰机在胸部物理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胸部物理治疗中应用的优势、可行性及护理方法.方法:40例胸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人工组和排痰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法的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与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3 d后密切观察2组患者的日排痰量、血氧饱和度(SpO2)及排痰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SpO2均有显著提高(分别P<0.05,P<0.01);日排痰量及排痰效果排痰组显著高于人工组(P<0.01,P<0.05).结论:机器振动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显著;避免因人工叩背手法不熟练或护理方法不到位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并显著减轻护理工作强度.

    作者:孙明珠;阮桂荣;王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同培养条件下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细胞中神经元所占比例的比较

    目的:比较细胞因子(bFGF、EGF)、B27及血清对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从孕16-18 d大鼠胚胎脑室旁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为B 27组、bFGF +EGF组(联合组)、血清组及对照组;每天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结果:培养细胞呈Nestin免疫阳性;各组均可见干细胞的生长及分化.免疫荧光双标及图象分析结果B 27组及联合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大,联合组更突出(P<0.01);血清组及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组分化为胶质细胞比例较大,血清组更突出(P<0.01). 结论: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同时受到内在基因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bFGF、EGF可促进NSC细胞生长,并对细胞分化为神经元起很大作用.

    作者:陈玲;陈景刚;唐洲平;张广慧;徐光锦;朱遂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子宫切除对患者康复过程中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子宫切除对患者康复过程中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子宫全切组(A组)和子宫次全切组(B组)各120例,于术前(月经结束第3天)及术后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血清E2、P进行性降低,FSH、LH进行性升高,而T无明显变化;A组术后E2明显低于B组,FSH、LH明显高于B组.结论:子宫切除对患者内分泌影响较大,全切术影响更大.

    作者:禹爱琴;杨中文;陈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乌拉地尔与艾司洛尔用于预防老年人拔管期心血管的反应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与乌拉地尔对拔管期老年患者心血管的反应.方法: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20例,手术完毕达到拔管标准后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乌拉地尔0.4 mg/kg,艾司洛尔1.5 mg/kg, 记录各时间段患者的生理指标.结果:静脉注射后SBP、DBP,B和C组均较注射前明显降低(P<0.05);A组于拔管时、拔管后1及3 min时显著升高(P<0.05);HR,C组与A、C组比较明显减慢(P<0.05);心率和收缩压乘积,B、C组均比注射前明显著降低,A组明显增高(均P<0.05);SPO23组与注射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乌拉地尔和艾司洛尔均能有效预防老年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作者:张瑞;郭慧琴;翁浩;冯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奇经疗法治疗肩周炎122例

    我院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2例,男50例,女72例;左肩76例,右肩38例,双肩8例;年龄35-72岁,平均48岁;病程1周-4年,平均3个月;有明显外伤史11例,有功能障碍88例.均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①慢性劳损或外伤;②年龄约50岁;③肩关节广泛性疼痛和压痛,昼轻夜重;④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⑤有外展扛肩现象;⑥X线检查阴性.122例患者给予奇经疗法[1]配合中药外敷(增效垫)治疗.①奇经疗法:取效灵穴(在中诸穴上0.5寸处)、肩髃、天宗、肩贞、肩髎、肱骨大结节及三角肌止点压痛处[2].

    作者:李忠;黄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外线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外线组24例给予紫外线照射;药物组24例口服阿昔洛韦,疗程7 d,治疗前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定及疗效评定.结果:紫外线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显效率87.5%.药物组分别为4、11、7、2例及6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VAS评定,紫外线组优于药物组.结论: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建宏;范建中;彭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脑梗死

    目的:探讨综合物理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声、光、电物理治疗组(物理组)36例和以药物治疗为主的药物组36例,治疗前后检查TCD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物理组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并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超声、激光、肌电反馈治疗脑梗死可以促进偏瘫肢体康复,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庄桂英;张道平;王澎;郭其领;张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电生理检测

    目的:分析腕管综合征(CTS)的肌电图表现.方法:对50例CTS患者(病例组)的肌电图进行分析,并与68例正常肌电图(正常组)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正中神经远端传导速度减慢,感觉潜伏期延长.结论:CTS的诊断应结合临床及电生理检查,早期肌电图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叶爱萍;刘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