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

宋金辉;徐金枝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 临床特点, 帕罗西汀
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8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每天服用帕罗西汀20 mg,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HAMD和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痊愈68.8%,显效15.0%,进步11.3%,无效5.0%.结论:帕罗西汀可有效缓解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不适症状.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高电位治疗慢性疼痛

    目的:观察高电位治疗对慢性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方法:慢性颈肩腰腿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电疗组采用高电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因子治疗.2组均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等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电疗组治愈率达71.1%明显高于对照组40%(P<0.01).结论:高电位治疗仪治疗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敏;顾旭东;姚云海;傅建明;尹汉奎;任芸;张雄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二甲胺四环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Bcl-2、Bax和Bcl-xl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甲胺四环素(minocycl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对损伤脊髓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6 只SD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只暴露脊髓,不损伤,A、B组及损伤组建立脊髓损伤模型.A、B组分别给予二甲胺四环素和甲基强的松龙腹腔内注射;损伤组和空白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免疫组化法检测4组大鼠损伤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因子(Bcl-2 、Bcl-xl、 Bax)的表达; TUNEL 标记凋亡细胞.结果:A组的神经功能高于损伤组(P<0.01),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损伤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多于A、B组(P<0.05);A组Bcl-2阳性表达细胞多于损伤组(P<0.05),而Bcl-xl、 Bax表达与损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凋亡是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甲胺四环素能上调Bcl-2的表达,改变Bcl-2/Bax的比值,从而抑制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对损伤脊髓的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钢;梁群;陈安民;郭风劲;李江林;徐卫国;游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推拿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39-65岁,平均(48.5±7.8)岁;病程3.5个月-14.5年;颈椎X线片或CT及MRI均示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部分斜位片示椎间孔狭窄变形,椎间盘膨隆或突出改变;临床表现为颈部及上肢疼痛、僵硬、前臂及手指麻木.80例分为2组,A组42例采用推拿加牵引治疗.

    作者:郭效德;刘建勇;苏凤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皮神经电刺激并超短波治疗偏瘫肩痛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并超短波治疗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72例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电刺激组36例,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并超短波治疗;超短波组36例,接受单纯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20 d后,电刺激组肩痛程度明显减低,上肢运动功能达>4级由27.7%提高到66.6%,有效率明显优于超短波组(P<0.01).结论:TENS并超短波治疗能显著提高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郑红;王少军;徐璐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梗死血清MMP-3与MMP-9 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1和2,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发病2-5 d、15 d及对照组的血清 MMP-3、MMP-9的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结果:血清MMP-9和MMP-3水平发病2-5 d时,观察组1、2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1 MMP-9水平比观察组2升高更显著(P<0.01);发病15 d时,观察组1、2 MMP-9和 MMP-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发病2-5 d的血清MMP-9和MMP-3水平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发病早期血清MMP-9与MMP-3水平的高低与临床病程有关,而且是判断脑梗死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虹;魏桂荣;李红戈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结合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76例,均符合CCMD-2抑郁症诊断标准[1],男29例,女49例;年龄20-67岁,平均(36.7±10.8)岁;平均病程(4.3±2.2)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平均评分(29.6±6.9).

    作者:茅跃平;范畴;徐浩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成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康复护理措施,预防再脱位.方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患者5例,均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随访3年无1例发生再脱位.结论: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系统的出院指导是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再脱位的重要因素.

    作者:江雪莲;郭小玲;王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硬膜外腔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8例

    经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8例,男188例,女130例;年龄28-65岁,平均43.2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3.8年;临床表现单节段突出283例,双节段35例;中央型突出15例,旁侧型303例.318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腔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

    作者:李慧;刘秀财;印春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34例老年休克型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性休克型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老年休克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胸片及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和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起病急骤,实验室检查多项异常,X片表现为肺炎,心电图示肺心病变化.治疗以抗菌素为主,辅以超短波.结论:早期确诊,合理用药,防止并发症,加强预防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宁守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胰腺移植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胰腺移植的保护作用. 方法: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F组)各30只,2组移植前2日,再灌注3和7日各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血测血糖及淀粉酶,同时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用于观测各种代谢指标;其余6只大鼠观察1个月存活率.结果:再灌注后SF组1个月存活率高于I-R组(5/6∶3/6),各时间点血糖、血淀粉酶、进食量、排尿量和饮水量均低于I-R组(P<0.01或0.05);I-R组移植胰的损伤程度大于SF组.结论:参附注射液预处理可增加大鼠胰腺移植的存活率,降低血淀粉酶活性,减轻胰腺的再灌注损伤程度,对大鼠胰腺移植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小南;霍婷婷;王为忠;李开宗;管文贤;陈冬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肺癌化疗患者的作用

    目的:观察护理工作中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肺癌化疗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系统组30例,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健康教育,2-3 d后评价疗效.结果:系统组各项保健预防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增强肺癌化疗患者疾病应对的能力.

    作者:王超;张玉;宋永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就713例COPD患者资料对原中美COPD分级标准的比较与评价

    目的:比较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之前中华呼吸学会(CR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及GOLD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级标准.方法:对713例CODP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分别按1997年CRA和1995年ATS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同时对FEV1%预计值与PEF%、Vmax75%、Vmax50%、Vmax25%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反映气流受限及肺功能受损程度的FEV1%预计值及FEV1/FVC、FVC%、PEF%、Vmax75%、Vmax50%、Vmax25%、MVV%、VC%等指标CRA和ATS的分级标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按CRA分级标准,713例中COPD重度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5.9%;按ATS分级标准则是轻度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4.1%.相关分析显示,按CRA分级标准,轻度COPD患者的FEV1%预计值与PEF%和Vmax75%无明显相关性,但与Vmax50%、Vmax25%明显相关;中、重度及按ATS分级标准划定的轻、中、重度患者FEV1%预计值与PEF%、Vmax75%、Vmax50%、Vmax25%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1997年CRA的COPD分级标准较1995年ATS标准以及以ATS标准为蓝本的GOLD标准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COPD患者的肺部病变及肺功能受损程度、工作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情况.

    作者:李志平;唐可京;黄建强;郭禹标;罗益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智力量表(HDS)、韦氏记忆量表(WMS)、临床痴呆量表(CDR)、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定期对2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治疗第4周时康复组MMSE、WMS、SCAG、HD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对照组仅WMS和HDS评分有明显改善(均P<0.05或0.01);治疗8周后,康复组CDR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MMSE、ADL、SCAG评分出现明显改善(P<0.05或0.01),CDR则无改变.治疗后各时间段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康复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潘大津;程英;杨苏骏;朱满莲;徐哲明;吴绍长;叶双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的发生率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的发生率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方法:评定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肌张力,在病程6个月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及Barthel指数(BI)分别评定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在病程满6个月时患者中大多数存在肢体肌张力增高,MAS分级与FMA和BI得分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发生率较高,而且痉挛程度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相关,康复治疗应关注痉挛问题.

    作者:陆敏;彭军;尤春景;黄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正负气压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观察正负气压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2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按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正负气压按摩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1),按摩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3.3%,常规组为13.3%和60.3%,按摩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结合正负气压按摩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作者:尚翠侠;刘珊珊;候海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评估系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关节疾病日益增多[1],其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15年成功率已超过90%[2].

    作者:程千;谷贵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APLD)后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30例APLD患者术后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2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基本能从事原有工作和生活,优良率达90%.结论:APLD患者术后加强早期康复护理,能提高手术和护理的成功率.

    作者:时美芳;俞玲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康复指导.方法: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并配合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按Nakai评分,优良率95.8%.结论: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对促进术后康复有显著作用.

    作者:李沂红;于英兰;白彦红;王爱琴;王翠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患者专用服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大多数气管切开的患者术后意识模糊伴肢体功能障碍,为了便于护理,患者常不能穿衣,既不文明又增加伤口污染机会.为解决这一难题,作者于2003年自行设计一款昏迷患者专用服,临床应用10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潘清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泥鳅汤治疗小儿烧伤后瘙痒43例

    烧伤康复期伴瘙痒患儿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10个月-6岁;烧伤面积2%-60%;均为烫伤、烧伤、电击伤等,创面愈合,有搔抓行为及抓伤.治疗取活泥鳅2.5 g,放清水中养1 d排出肠内物,去内脏,加生姜0.4 g、水200 ml,小火煨,盐调味后服汤,早晚各1次,3 d 1个疗程.

    作者:鲁延林;张悦安;徐旭;陈万安;朱志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