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急诊科是医院门诊科室中极为特殊的部门,不仅需要全天候应诊,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急诊科患者病情特殊,病情重且急,医护工作繁重.因此,医护人员能够良好合作是急诊科开展好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影响急诊科室医护合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提高诊疗质量和效果.
作者:朱芳芳;卢阳阳;吕洋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的60例口腔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四手操作技能的基础培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联用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四手操作技能培训,对口腔门诊护理带教的改善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学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同时也受到了科室医生和带教护生的认可.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7S理论对输液室工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输液室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7S理论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静脉渗液率和脱针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与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7S理论在输液室工作改善中可发挥良好作用,有助于提升输液室的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率与患者投诉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丹红;张潭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避孕节育与流产后保健的管理现状.方法:选择140所具有终止妊娠技术和开展节育手术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通过问卷调查避孕节育服务提供者,以访谈方式了解医疗机构的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结果:三级医院的职称分布显著优于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人员配置较一级医院年轻.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较大,人员短缺较严重.计划生育信息登记主要为纸质文档,各医疗机构的登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140所医疗机构中,95所有独立的休息室;130所有避孕药具样品,133所提供免费避孕套,115所提供口服避孕药,128所提供宫内节育器;132所提供咨询服务,129所提供健康教育.结论:在积极开展避孕节育与流产后保健服务时,应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技术规范,加强相关培训,合理安排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作者:程俊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PDA数据管理中的运用,以及对提高门诊输液安全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4月的16071例输液患儿(共44998袋液体)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5~6月的13703例输液患儿(共38368袋液体)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输液数据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输液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在PDA扫描护士操作方面和系统方面不合格液体袋数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PDA扫描护士操作与系统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72%和0.6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数据管理不仅可以使输液室护士PDA操作更加规范严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科学的输液数据;可以有效减少输液患儿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液室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实现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安全管理.
作者:叶雪芬;郑虹英;章赛春;康孟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中成药处方,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2400张,对其用药信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共发现有21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8.75%,主要存在辨证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重复使用、无适应证或超适应症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使用中成药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需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注重合理用药的沟通与反馈,强化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考核,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徐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危药品安全的临床分级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5月医院急诊科的3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和收治的274例患者为观察组,2015年7~11月医院急诊科的31名高危药品管理人员和收治的27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高危药品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根据高危药品安全进行临床分级管理,统计两组高危药品管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考试成绩、高危药品管理考核成绩及患者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高危药品知识考试成绩和高危药品管理考核成绩均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科高危药品进行临床安全分级管理,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管理能力,减少患者中间高危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留静;李亚;李超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ICU护士的成绩考核及护士工作满意度受到层级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ICU科室从事护理工作的14名护士,在2016年1月之前对护士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为实施前.2016年1月之后对ICU护士进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为实施后.然后对实施前后护理管理的人员进行成绩及满意度的考核.成绩主要包括有护士的心理状况、综合能力及工作的质量.结果:实施后护士各项成绩及满意度明显高于接受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之前(P<0.05).结论:利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ICU护士进行管理,可以使得护士的各项成绩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也能加强其自身的心理素质.
作者:王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安全用药是临床疾病治疗的基本要求,高警讯药物应用安全更是安全用药管理中的重点科目.美国每年约有4.4~9.8万人死于医疗差错,是疾病之外的第一致死因素,而用药差错是医疗差错的主要原因.现在,世界各国都已开始重视用药安全性管理,尤其是高警讯药物在临床应用的管理.美国在2003年就已将提高高警讯药物应用安全性列为国家疾患安全管理的目标.医院重症医学科是高警讯药物应用多的科室,其内部医护人员每时每刻都与高警讯药物打交道,因此在高警讯药物管理中应将重点放在医院重症医学科.
作者:仇立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影响心血管内科的用药安全管理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改进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患有心血管疾病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安全情况及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在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找出相关改进措施,同时,调查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这360例患者的用药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影响用药安全的19个不规范事项,这些事项涉及三个重要因素,包括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护人员因素,其中药物因素6项,患者自身因素3项,医护人员因素10项;360例患者中对护理质量感到非常满意的有96人,感到满意的有137人,感到一般的有127人,满意度为64.7%.结论: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加强对用药安全的管理,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其护理质量,以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吴秀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外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外科2016年新入科实习的护士9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法带教.比较两组护士的带教效果,从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日常护理表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在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日常护理表现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目标管理在外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新入科实习护士的护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周玲;孔红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女性生殖系统超声检查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超声检查的女性10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医师申请提示要求,按照编号顺序进行常规超声扫查.观察组采用超声科女性生殖系统检查管理办法:主要包括分类超声扫查管理、超声医师工作制度管理、疑难病例会诊管理、报告单管理、患者及效果评价管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女性生殖系统分类超声检查管理,落实超声医师工作制度,实施疑难病例会诊管理、报告单管理、患者及效果评价管理等,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诊断符合率.
作者:李静云;周惠如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规范管理的效果,总结管理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完善管理制度.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8家规范化管理程度不同的医院400名不同工作年限、学历和职务的医护人员1年内锐器伤事件的情况.结果:规范化管理越强的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比例越低,过去1年培训次数、锐器及时放在规定位置的比例、操作时是否按规定使用防护措施的比例、锐器垃圾分类处理的比例与平均锐器伤数量都呈线性关系.工作年限较短和工作年限较长的人员平均锐器伤事件均较多,医务人员中,护士的锐器伤事件多.结论:规范化管理能够显著减少锐器伤,无论工作年限长短均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作者:洪琪儿;成医锋;张文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PBL在口腔内科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7年在医院口腔内科实习的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观察组采用PBL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普通法教学,实习期满后,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分,以及患者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和带教老师对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用于口腔内科带教,能够提高实习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黄彩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产科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慈溪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500份病历,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产科抗菌药物应用现状.结果:产科抗菌药物应用率为67.0%,应用方式多为联合应用,占比64.8%;抗菌药物种类多为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等基础抗菌药,占比76.1%;给药方式多为静脉给药,占比56.7%,其次为口服给药,占比31.3%;用药目的多为预防性用药,占比58.2%.结论:产科抗菌药物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应当加强管理,针对现状进行质量改进,包括重视药物选择监管、强化临床用药监管、开展抗菌药物宣讲、定期进行医师和药师培训、加强院方监管力度等,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创造条件.
作者:周乃飞;蔡巧云;陆巧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OEC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引入OEC护理管理模式,将引入OEC管理模式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引入OEC管理模式前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引入OEC管理模式后,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次数,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
作者:张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分析2015—2016年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医嘱执行、风险意识、培训管理、服务意识、法制观念等因素入手进行总结,针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调整,全面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在进行管理策略调整后,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相关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了解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管理策略调整,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作者:于伟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手术室新入职的9名护士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医院手术室新入职的17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取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法,共培训1年,分别于3个月、6个月和1年对两组护士进行考核,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考核成绩逐步提高,1年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以案名分析为主导的多媒体视频教学法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带教,能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操作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院是一整体,而药房作为医院的一部分,处于处方医生与患者中间,是不可或缺的,在信息化时代,应当把握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发展趋势,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更应结合医院实际积极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架起患者与医生的桥梁,既可有助于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异的医疗服务.桐乡市中医医院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利用患者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处方动态信息及药事咨询,不但提升了药事服务质量,而且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
作者:金利家;沈伟;梅柳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7年1~6月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6年3~12月未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和手术科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出现不良事件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进行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较高价值,可明显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同时增强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俞文翼;颜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