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医用气体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金国春;金薇

关键词:医用气体, 安全管理, 医院, 手术室
摘要:医用气体的使用安全关系到临床诊断、治疗的正常开展和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在医院手术室患者的治疗和抢救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手术室中心供气和瓶装医用气体的安全使用和操作流程管理,从而保证医用气体安全使用的目的.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对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对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组成管理小组,针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调整,比较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前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仙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加施风险管理,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文字书写、理论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及操作技术考核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险管理在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郑灵芝;余慧;王灵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例,研究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按时期分组,以2016年收治64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17年收治64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采用生活及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自我管理能力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提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从而加速疾病康复.

    作者:楼红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用于产妇产后抑郁预防的效果

    目的:探究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用于产后产妇抑郁预防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医院分娩的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心理护理管理方案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干预,对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相较于传统心理护理管理方案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更具有优势,能使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降低,提高了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有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

    作者:曹慧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JCI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按JCI标准要求,完善产科护理过程中已有的护理制度、规范和流程,通过JCI理念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使用,规范产科护理过程中的相关制度,确保孕产妇在产科的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

    作者:任巧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循环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期间医院血透室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期间医院血透室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纠纷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钟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麻醉医生开展患者术前访视的意义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开展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患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手术麻醉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术前流程的基础上要求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认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开展麻醉医生访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蔡晓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儿科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医院儿科接受护理服务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5月~2014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前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后的5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 (P<0.05).结论: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社会的整体形象.

    作者:夏凡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泌尿肿瘤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意见,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整改,比较管理制度调整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从4.30%降到了0.60%,患者满意度从92.40%提升到了98.90%,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均明显提升.结论:总结回顾泌尿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刘文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且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关心程度逐渐加深,而在临床的表现为手术量增加.而麻醉作为手术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提升麻醉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生命安全保障,也是为医院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李巧;陈敏;李海霞;张耀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在中医学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临床实践中,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其内容之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康复科承担了中医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带教工作.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将W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内科临床实习临床带教中,引导学生在有限的临床实践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中医知识信息,提高其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的运用中医内科知识能力,提高其临床应用中医四诊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能力,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思维,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诊疗及临床科研打下基础,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提高中医内科临床的教学水平.

    作者:赵妍妍;姜永珊;王承明;沈会;易桂兰;崔晓雯;朱炜楷;王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摔倒、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护理风险安全管理不但可以减少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及药物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喜阳;郁雅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0例于2016年期间直接接受医院西药房服务和药品出库记录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1~6月期间的30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6年7~12月期间的3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品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下的联合管理;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显著,降低差错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缺陷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护理缺陷,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有效防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5例手术室护士.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 7年1~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物品准备不当、健康宣讲不达标和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主要为环境、制度和人为因素等三方面,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其应用效果理想,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伟丽;程锐;柳王美;陈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团队资源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的效果.方法: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5月救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68例进行传统救护模式为对照组,另68例采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救治为观察组,组建包含急诊科室的医生和分诊护士、溶栓小组的医生和护士、影像科技师、介入医生和护士、脑血管医生和护士的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救护团队.比较两组DNT、Barthel.结果:观察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和DN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

    作者:丁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医院药事管理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未进行药事管理前医院所接收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进行药事管理后医院所接收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研究统计.结果:数据结果表明,改革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改革前的,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的为78.00% (P<0.05),改革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改革前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医患纠纷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用药周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医院药事管理应用于临床药学服务中,能够提升并改善药物管理机制,降低药物服务不满意的发生率,同时还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将滥用和误用药物的现象减少,同时还将不良反应概率降低.

    作者:范利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肿瘤内科癌痛患者治疗中全程疼痛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癌痛患者的治疗状况及全程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医院2016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程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强度量评分,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RE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RP、VT、MH、BP、SF及G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癌痛患者采用全程疼痛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玲燕;傅月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实施流程再造前急诊输液患者400例和实施后患者400例.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急诊科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例数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急诊输液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再造管理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流程再造后患者对流程管理、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全管理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高效、安全、合理,能够降低输液过程中的事故率,有效提升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菊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肾移植患者的长期护理管理策略研究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但在进行肾移植以后常发生排斥反应,从而导致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有效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肾移植后的生存率,因此,对进行肾移植后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佳静;杨娇弟;叶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在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在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两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网络化医院一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对照组应用常规随访管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返院化疗率、导管维护依从率、定期复查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应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按时定期维护导管及化疗,具有较高可行性.

    作者:寿之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