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之炜
问诊是中医四诊诊法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医考形势下需要对问诊方法进行改革.作者认为应以夯实中医基础知识积累,注重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强化理论联系实践技能应为改革主要思路;用歌诀法、归纳法、图示法促进问诊基本知识的掌握;典型视频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教师示范性教学法、标准化患者教学法、临床实践观摩法加强问诊技能的培养;采用教考分离、题库出题计算机考试、引入SP考核等促进问诊考核方法的改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学生问诊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某社区1000例社区全科医生签约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资料和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签约居民对全科医生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主要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家庭成员的满意度,从而为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提出建议.调查签约居民的高血压管理率、高血压有效控制率、糖尿病管理率及健康管理率.结果:签约居民对社区全科医生的满意度较高,签约居民的高血压管理率为76.50%、高血压有效控制率为68.40%、糖尿病管理率为81.70%、健康管理率为74.10%.结论:目前存在全科医生签约率低、全科医生的供需差别大、社区居民择医倾向阻碍了医疗服务等问题,因此要改善全科医生的执业环境,改变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社区全科医生才能更好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提高社区医院的服务能力.
作者:徐鼎;周蕾;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开展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患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手术麻醉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术前流程的基础上要求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认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开展麻醉医生访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蔡晓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究责任分组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精神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行责任分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69例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责任分组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鲁宇丰;袁妙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70例急诊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科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急诊护理工作.
作者:李亚;留静;谢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坐班答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激励计划的重要内容,自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学生科创计划是锻炼大学生科研能力,激发科创热情的重要手段.在坐班答疑活动中,对接大学生科创计划,利用坐班答疑时间推进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实施,将科创项目的进展与坐班答疑有机结合,引入PBL教学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坐班答疑,从而形成坐班答疑与大学生科创项目的良性互动.项目的实施,为坐班答疑活动引入了新的模式,有效衔接大学生科创项目,实现两者的协同促进.
作者:张永太;沈岚;王志;魏莉;赵继会;林晓;刘颖;冯年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全程质量管理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护理的334名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6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器械使用及感染发病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器械感染率上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器械感染率;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要较差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P<0.05).结论: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全程质量管理的模式,对于加强病房护理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实施全程质量管理能降低感染发病情况,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葛玲飞;徐玉红;杨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16年1~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急诊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急诊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护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和急救物品完好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周文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贵重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举措,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自2017年1月起对手术室贵重器械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实施规范化管理,从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管理制度、调整管理流程等方面人手,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器械完好率、无菌器械合格率、器械准备时间,并统计实施前后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贵重器械完好率、无菌器械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器械准备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医师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贵重器械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贵重器械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作者:陈亚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泌尿肿瘤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意见,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整改,比较管理制度调整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从4.30%降到了0.60%,患者满意度从92.40%提升到了98.90%,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均明显提升.结论:总结回顾泌尿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刘文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值得当代借鉴.“中医各家学说”涵盖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医事活动等内容,具有学术探究与文化传承双重属性.大量名医事迹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是德育教育的鲜活案例.“各家学说”课程改革尝试将德育元素从课堂、课外、网络等方面融入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多元化的道德养成,培养医者仁心的大医情怀.
作者:李明;尚力;焦颖;项乐源;许瑜函;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优质护理概念的推行,居民在医院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希望得到优质的治疗效果也希望得到优质的护理质量.而门诊外科面对的患者数量较多,容易发生医患纠纷,通过绩效考核在天台县中医院的应用,可以改善门诊外科的护理效果和患者体验.
作者:陈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儿科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医院儿科接受护理服务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5月~2014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前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后的5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 (P<0.05).结论: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社会的整体形象.
作者:夏凡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联合惩罚制度对ICU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医院ICU护理岗位的特点在2016年6月起实施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将护理质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绩效薪酬结合,比较实施此项制度前和实施后1年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在实施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两年后,ICU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ICU护理工作繁重,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不良影响,实施绩效考核联合惩罚制度后,工作人员的护理考核评分明显提高,同时对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帆;吴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探讨延续性护理的发展.延续性护理突破了传统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受护理服务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医联体的作用,减轻医院人力、物资资源压力,确保患者康复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性.
作者:任秀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中医学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临床实践中,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其内容之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康复科承担了中医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带教工作.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将W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内科临床实习临床带教中,引导学生在有限的临床实践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中医知识信息,提高其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的运用中医内科知识能力,提高其临床应用中医四诊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能力,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思维,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诊疗及临床科研打下基础,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提高中医内科临床的教学水平.
作者:赵妍妍;姜永珊;王承明;沈会;易桂兰;崔晓雯;朱炜楷;王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拟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产科分娩的86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调查两组干预前后孕产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两组产妇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孕产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孕产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旌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助于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孕产知识掌握度,促使其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获得产妇的肯定.
作者: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文章针对妇产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提升感染防范的管理工作及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等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徐静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起,对于浙江省荣军医院急诊护理管理,采取量化考核.建立量化考核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根据急诊科常见疾病的类型及护理的特点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标准,并监督执行.对于科室的护理人员,量化考核小组要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汇总和汇报.结果:与量化考核实施前相比,量化考核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分诊准确率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量化考核,可以降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分诊准确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以避免以往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和护理效率.
作者:江琴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实施流程再造前急诊输液患者400例和实施后患者400例.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急诊科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例数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急诊输液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再造管理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流程再造后患者对流程管理、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全管理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高效、安全、合理,能够降低输液过程中的事故率,有效提升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菊香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