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芝;常学辉
目的:探究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对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组成管理小组,针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调整,比较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前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仙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问诊是中医四诊诊法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医考形势下需要对问诊方法进行改革.作者认为应以夯实中医基础知识积累,注重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强化理论联系实践技能应为改革主要思路;用歌诀法、归纳法、图示法促进问诊基本知识的掌握;典型视频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教师示范性教学法、标准化患者教学法、临床实践观摩法加强问诊技能的培养;采用教考分离、题库出题计算机考试、引入SP考核等促进问诊考核方法的改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学生问诊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医院门诊中药房服务质量的意义.方法:通过解决门诊中药房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调查分析提高医院门诊中药房服务质量的意义.结果:增强了门诊中药房中临床医生处方的规范性,提高了临床药师的配药效率,增强了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解决了门诊中药房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高了医院门诊中药房的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医疗意义.
作者: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加施风险管理,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文字书写、理论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及操作技术考核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险管理在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郑灵芝;余慧;王灵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药学管理系统处方点评模块警示及判断用药医嘱准确性,为药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医医院2015年1~3月门诊处方16268张,利用药学管理系统2.0处方点评模块进行点评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人工审核软件点评结果.结果:共抽取门诊处方16268张,1月份5907张,2月份5394张,3月份4967张,门诊处方分布10个科室,主要为专科门诊,药学管理系统2.0软件点评处的警示处方共包括1699张,占10.4%,人工审核软件点评结果、存在配伍禁忌和可能有影响的警示处方占2.06%,软件判断错误处方123张,占7.24%.结论:药学管理系统2.0处方点评能够节省人力物力,但是需要完善,需要加大点评审核力度,加强警示处方的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胡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后调查其服药依从性及认知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状况;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干预后规律服药和按时服药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漏服药、断续服药、自行停药及错服药物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干预后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33%.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改善其睡眠质量,避免跌倒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其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如此良性循环将有助于促进医院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更好的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吕佩英;费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护理缺陷,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有效防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5例手术室护士.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 7年1~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物品准备不当、健康宣讲不达标和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主要为环境、制度和人为因素等三方面,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其应用效果理想,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伟丽;程锐;柳王美;陈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全程质量管理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护理的334名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6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器械使用及感染发病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器械感染率上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器械感染率;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要较差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P<0.05).结论: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全程质量管理的模式,对于加强病房护理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实施全程质量管理能降低感染发病情况,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葛玲飞;徐玉红;杨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在在老年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1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则给予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情绪管理、适当运动、遵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用药依从性行为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跌倒、意外拔管、输液外渗、记录不详等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应急处理能力、病例分析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能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管理有助于促进医护患间的沟通,帮助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其健康状态的恢复.
作者:陈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为了加强对医院用药的管理,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对杭州市中医院2017年1~6月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1~6月门诊处方总计411 838张,其中第二类精神处方有9 053张,占处方总数的2.19%.共有11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种,7种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1.00,两种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1.00,两种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为1.00.结论: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余青;陈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对提高产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产科实施全程一体化管理前后收治的102例瘢痕子宫分娩产妇的资料,观察和比较实施前后产科医生对护士沟通能力、护理服务态度、产妇遵医行为、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医护工作配合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实施后,产科医生对护士沟通能力与护理服务态度、产妇遵医行为、与健康知识掌握、医护工作配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可以大大提升产科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产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杨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用于产后产妇抑郁预防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医院分娩的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心理护理管理方案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干预,对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相较于传统心理护理管理方案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更具有优势,能使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降低,提高了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有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
作者:曹慧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优化门诊管理措施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起进行门诊管理制度优化,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优化门诊护理服务流程,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因素及知情权,规范服务语言,强化沟通交流,满足患者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优化前后门诊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情况.结果:门诊管理制度优化后,护理投诉率从4.31%降为0.62%,护理满意度从90.46%提升至99.22% (P<0.05).结论:对门诊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能够加强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患者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文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的效果.方法: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5月救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68例进行传统救护模式为对照组,另68例采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救治为观察组,组建包含急诊科室的医生和分诊护士、溶栓小组的医生和护士、影像科技师、介入医生和护士、脑血管医生和护士的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救护团队.比较两组DNT、Barthel.结果:观察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和DN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
作者:丁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骨科护理工作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其原因,并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开始对骨科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和评价安全管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骨科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均较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前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引进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骨科护理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终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楼芳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增加,然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保健和管理水平,也是衡量我国及浙江省绍兴市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等人员不断增加,然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浙江省绍兴市各社区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境.加强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成为当前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困境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应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数量的增加,更好的保障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为完善浙江省绍兴市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俞琼;蒋玲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 6年收治的6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行常规风险管理,将入选的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加行包括体位标识牌的眼科护理风险管理,将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优质护理概念的推行,居民在医院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希望得到优质的治疗效果也希望得到优质的护理质量.而门诊外科面对的患者数量较多,容易发生医患纠纷,通过绩效考核在天台县中医院的应用,可以改善门诊外科的护理效果和患者体验.
作者:陈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中医学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临床实践中,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其内容之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康复科承担了中医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带教工作.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将W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内科临床实习临床带教中,引导学生在有限的临床实践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中医知识信息,提高其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的运用中医内科知识能力,提高其临床应用中医四诊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能力,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思维,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诊疗及临床科研打下基础,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提高中医内科临床的教学水平.
作者:赵妍妍;姜永珊;王承明;沈会;易桂兰;崔晓雯;朱炜楷;王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拟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产科分娩的86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调查两组干预前后孕产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两组产妇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孕产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孕产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旌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助于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孕产知识掌握度,促使其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获得产妇的肯定.
作者: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