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蔡美玲
目的:探讨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摔倒、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护理风险安全管理不但可以减少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及药物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喜阳;郁雅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医院急诊危重患者106例,将急诊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53例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将两组急诊危重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诊危重患者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进行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还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障急诊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金爱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且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关心程度逐渐加深,而在临床的表现为手术量增加.而麻醉作为手术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提升麻醉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生命安全保障,也是为医院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李巧;陈敏;李海霞;张耀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例,研究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按时期分组,以2016年收治64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17年收治64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采用生活及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自我管理能力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提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从而加速疾病康复.
作者:楼红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贵重器械的规范化管理举措,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自2017年1月起对手术室贵重器械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实施规范化管理,从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管理制度、调整管理流程等方面人手,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以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器械完好率、无菌器械合格率、器械准备时间,并统计实施前后手术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贵重器械完好率、无菌器械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器械准备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医师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贵重器械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贵重器械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
作者:陈亚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结合目前已发B超室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其B超室医院感染可能的原因及环节,从而探索实施可能的有效措施与控制手段.方法:选取既往在医院出现的B超室感染事件50例,探索其发生感染的可能原因,并制定实施相应地控制措施.选取措施实施前后各10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B超室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既往病例分析得出B超室出现医院感染可能原因较多,主要有医护人员预防意识不够、消毒工作不完善、B超室空气环境比较差、患者医护人员经常出入、可能出现患者呕吐情况、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等,根据这些因素制定实施相应的措施,实施后感染率显著低于采取措施前,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合理有效实施B超室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降低B超室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徐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实施流程再造前急诊输液患者400例和实施后患者400例.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急诊科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例数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急诊输液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再造管理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流程再造后患者对流程管理、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全管理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高效、安全、合理,能够降低输液过程中的事故率,有效提升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菊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护理缺陷,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有效防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5例手术室护士.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 7年1~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物品准备不当、健康宣讲不达标和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主要为环境、制度和人为因素等三方面,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其应用效果理想,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伟丽;程锐;柳王美;陈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面对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管好方向、管好思想和管好协调,这“三管”的落实都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队伍.文章根据15家上海市三级医院(处级单位)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任机制现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和制度配套的纬度,对于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拔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试图破解新背景下医院干部队伍建设中所遇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努力营造激发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良好氛围.
作者:王倩蕾;吴佳莹;何洁;夏文芳;陈秋生;王英;李靖;千英信;金晶;徐本明;俞佳;刘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开展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患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手术麻醉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术前流程的基础上要求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认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开展麻醉医生访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蔡晓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90后”儿科实习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临床中儿科实习生带教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提高儿科临床带教的质量与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张丽;贾苏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按JCI标准要求,完善产科护理过程中已有的护理制度、规范和流程,通过JCI理念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使用,规范产科护理过程中的相关制度,确保孕产妇在产科的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
作者:任巧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感染管理对防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2014年强化感染管理前新生儿科患儿32例为对照组;同时另选2015~2016年强化感染管理后新生儿科患儿3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感染管理.分析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强化感染管理前后新生儿科管理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新生儿科实施强化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科室感染管理质量,使院内感染得到一定程度的防控.
作者:项晓珍;梁冬秋;陈明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运用于血液透析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在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对照组只运用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夜班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孔玉琴;章飞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结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实际情况,研究关键敏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指标,着力构建规范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对临床护理科室及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科学精细管理,并依据临床和管理实践调整指标的内容和考核的重点,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何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优质护理概念的推行,居民在医院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希望得到优质的治疗效果也希望得到优质的护理质量.而门诊外科面对的患者数量较多,容易发生医患纠纷,通过绩效考核在天台县中医院的应用,可以改善门诊外科的护理效果和患者体验.
作者:陈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值得当代借鉴.“中医各家学说”涵盖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医事活动等内容,具有学术探究与文化传承双重属性.大量名医事迹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是德育教育的鲜活案例.“各家学说”课程改革尝试将德育元素从课堂、课外、网络等方面融入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多元化的道德养成,培养医者仁心的大医情怀.
作者:李明;尚力;焦颖;项乐源;许瑜函;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 6年收治的6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行常规风险管理,将入选的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加行包括体位标识牌的眼科护理风险管理,将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对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组成管理小组,针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调整,比较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前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仙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病理是中医院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点学科,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纽带学科,病理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对病理教学进行有中医院校特色的改革意义重大.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级、2015级中医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师生一体化”教学改革,对照组仍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习结束后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中医药院校实行病理教学“师生一体化”,对推进中医院校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有深远意义.
作者:陈芳;李春花;曹珊;张炅;孙洁;王丽;李珊;高爱社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