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任机制探索——健全制度 创新机制

王倩蕾;吴佳莹;何洁;夏文芳;陈秋生;王英;李靖;千英信;金晶;徐本明;俞佳;刘胜

关键词:中层党政管理人才, 选任制度, 机制创新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管好方向、管好思想和管好协调,这“三管”的落实都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队伍.文章根据15家上海市三级医院(处级单位)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任机制现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和制度配套的纬度,对于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拔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试图破解新背景下医院干部队伍建设中所遇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努力营造激发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良好氛围.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团队资源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的效果.方法: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5月救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68例进行传统救护模式为对照组,另68例采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救治为观察组,组建包含急诊科室的医生和分诊护士、溶栓小组的医生和护士、影像科技师、介入医生和护士、脑血管医生和护士的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救护团队.比较两组DNT、Barthel.结果:观察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和DN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

    作者:丁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急诊科2016年1~6月未经责任制分层管理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经责任制分层护理管理后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观察室通过责任制分层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很大程度降低了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处方点评对提高处方质量的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的质量提升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修改.方法:随机选取在处方点评制度实施初期的300份门诊处方,另再随机选取300份采用节点以后的门诊处方,对两者的合格率和处方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在实施处方点评之后,处方合格率从实施初期的82%提升到96%,处方质量也得到提升.结论:处方点评的实施能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使门诊处方趋于合格规范.

    作者:周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循环法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时代,PDCA循环法作为新型管理方法,通过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的病案管理质量,提升病案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董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骨科护理工作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其原因,并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开始对骨科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和评价安全管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骨科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均较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前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引进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骨科护理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终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楼芳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产科病房的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总结回顾以往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人为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用药因素、沟通因素、疾病因素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在针对性的进行护理管理对策调整后,妇产科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妇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分析总结这些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巧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医院药事管理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未进行药事管理前医院所接收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进行药事管理后医院所接收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研究统计.结果:数据结果表明,改革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改革前的,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的为78.00% (P<0.05),改革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改革前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医患纠纷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用药周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医院药事管理应用于临床药学服务中,能够提升并改善药物管理机制,降低药物服务不满意的发生率,同时还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将滥用和误用药物的现象减少,同时还将不良反应概率降低.

    作者:范利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绩效管理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眼科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绩效管理实施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绩效管理实施前,2016年1~9月)和观察组(绩效管理实施后,2016年10月~2017年6月),每组各80例,针对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文书书写、应急处理方面进行两组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比较,并对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方面评分较对照组均大幅增高;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绩效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眼科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责任分组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深入探究责任分组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精神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行责任分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69例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责任分组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鲁宇丰;袁妙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摔倒、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护理风险安全管理不但可以减少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及药物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喜阳;郁雅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16年1~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急诊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急诊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护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和急救物品完好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周文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缺陷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护理缺陷,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有效防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5例手术室护士.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 7年1~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物品准备不当、健康宣讲不达标和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主要为环境、制度和人为因素等三方面,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其应用效果理想,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伟丽;程锐;柳王美;陈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眼科门诊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眼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探讨健康教育咨询室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分析眼科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及主要获取途径.成立健康教育咨询室,制定咨询室工作人员准入条件、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培训、激励监督等机制,解答患者疑问及做好健康宣教.结果:成立健康教育咨询室后患者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对讲解内容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在等待时间方面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咨询室环境方面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有助于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护患沟通效率,减轻医生工作负担,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作者:蔡卫卫;陈华蓉;游肖露;黄素素;叶嫦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妇产科防范产房感染的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防范产房感染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15年某基层医院妇产科的产房感染防范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与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及产房护理管理情况,对产房的感染防范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产妇的总感染率为1.56%,生殖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感染类型;新生儿的总感染率为0.69%,下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眼部感染及胃肠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类型.产房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产房布局、产房环境评分为良好,产房消毒工作的落实与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评分为及格,产房医疗物品及污物的处理与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知度评分为不及格.结论:调查的基层医院妇产科产房的管理制度与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但在相关流程落实上并不理想,致使产房存在感染隐患,因此只有持续加强妇产科产房的感染管理,才能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内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后调查其服药依从性及认知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状况;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干预后规律服药和按时服药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漏服药、断续服药、自行停药及错服药物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干预后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33%.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改善其睡眠质量,避免跌倒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其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如此良性循环将有助于促进医院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更好的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吕佩英;费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体检中心健康档案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分析医院体检中心现状,并进行管理改革,探索解决方案,为广大体检中心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医院体检的60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人.2017年4~6月体检者为对照组,2017年7~9月为管理模式改革后的观察组,通过填写问卷的方式比较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检者的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医生、护士对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体检中心应严格准人制度,强化体检中心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转变体检中心职能,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努力将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化.

    作者:陈青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麻醉医生开展患者术前访视的意义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开展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患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手术麻醉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术前流程的基础上要求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认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开展麻醉医生访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蔡晓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循环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期间医院血透室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期间医院血透室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纠纷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钟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教学结合导师制在手术室带教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教学结合导师制在手术室带教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5年7月~2017年6月参与手术室培训的护生68例,根据时期进行分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35例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案及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33例护生,则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带教模式转为临床路径教学结合导师制带教,设为观察组.完成培训后进行考核,比较不同带教管理模式下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核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操作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模式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结合导师制带教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带教质量,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

    作者:沈锳;沈娟月;沈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绩效考核联合奖惩制度对ICU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联合惩罚制度对ICU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医院ICU护理岗位的特点在2016年6月起实施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将护理质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绩效薪酬结合,比较实施此项制度前和实施后1年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在实施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两年后,ICU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ICU护理工作繁重,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不良影响,实施绩效考核联合惩罚制度后,工作人员的护理考核评分明显提高,同时对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帆;吴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