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法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

董虹

关键词:PDCA循环法, 病案管理, 应用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PDCA循环法作为新型管理方法,通过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的病案管理质量,提升病案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大学推进“师生一体化”式病理教学的应用效果

    目的:病理是中医院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点学科,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纽带学科,病理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对病理教学进行有中医院校特色的改革意义重大.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级、2015级中医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师生一体化”教学改革,对照组仍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习结束后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中医药院校实行病理教学“师生一体化”,对推进中医院校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有深远意义.

    作者:陈芳;李春花;曹珊;张炅;孙洁;王丽;李珊;高爱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在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在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两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网络化医院一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对照组应用常规随访管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返院化疗率、导管维护依从率、定期复查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应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按时定期维护导管及化疗,具有较高可行性.

    作者:寿之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院志编纂为例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经济走向的大趋势.院志的编纂是记录历史、巩固医院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查阅档案是提高志书质量、丰富文化建设的基础.

    作者:毛婧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泌尿肿瘤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意见,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整改,比较管理制度调整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从4.30%降到了0.60%,患者满意度从92.40%提升到了98.90%,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均明显提升.结论:总结回顾泌尿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刘文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

    文章针对妇产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提升感染防范的管理工作及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等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徐静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

    目的: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6年7~12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及对应的手术室护理人员25名设为对照组,该期间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另选2017年1~7月期间在医院择期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及对应的手术室护理人员25名设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护理后给所有患者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给每位护理人员发放管理满意度调查表,并统计两组的护理纠纷与护理差错.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管理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护理纠纷率与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使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得到有效提高,降低纠纷率与护理差错率,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沈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医院药事管理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未进行药事管理前医院所接收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进行药事管理后医院所接收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研究统计.结果:数据结果表明,改革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改革前的,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的为78.00% (P<0.05),改革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改革前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医患纠纷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用药周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医院药事管理应用于临床药学服务中,能够提升并改善药物管理机制,降低药物服务不满意的发生率,同时还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将滥用和误用药物的现象减少,同时还将不良反应概率降低.

    作者:范利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病科开展交叉感染知识健康宣教的意义

    目的:探讨肝病科开展患者及家属交叉感染知识健康宣教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 5年9月~2016年9月入住医院肝病科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病科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关于交叉感染知识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健康宣教知识得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对肝病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于交叉感染知识的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与此同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从而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通过健康宣教也可以更好保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陈珊珊;田智春;施建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 6年收治的6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行常规风险管理,将入选的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加行包括体位标识牌的眼科护理风险管理,将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0例于2016年期间直接接受医院西药房服务和药品出库记录的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1~6月期间的30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6年7~12月期间的3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品管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药品合理分类和药品监管制度下的联合管理;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显著,降低差错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江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管理的困境与措施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增加,然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保健和管理水平,也是衡量我国及浙江省绍兴市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等人员不断增加,然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浙江省绍兴市各社区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境.加强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成为当前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困境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应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数量的增加,更好的保障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为完善浙江省绍兴市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俞琼;蒋玲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过程管理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过程管理法对急诊分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医院急诊分诊实施过程管理前后收治的279例急诊患者资料,比较过程管理实施前后的分诊效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等.结果:实施过程管理后,急诊科的分诊时间与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分诊准确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分诊投诉率明显降低,且与实施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过程管理法可明显提高急诊分诊质量和工作效率,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阮潇潇;何燕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麻醉医生开展患者术前访视的意义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开展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患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手术麻醉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术前流程的基础上要求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认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开展麻醉医生访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蔡晓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70例急诊科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科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带教效果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急诊护理工作.

    作者:李亚;留静;谢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纠纷的调查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发生的17例护理纠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整理,同时分析被投诉护士的资料,分析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结果: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纠纷的原因包括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沟通能力不足、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护理风险评估不足等.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客观存在,需加强护理人员对医疗纠纷和相关法律意识的教育,提高整体业务水平,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加大监督力度,减少或避免发生护理纠纷.

    作者:朱爱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缺陷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护理缺陷,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有效防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5例手术室护士.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 7年1~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物品准备不当、健康宣讲不达标和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主要为环境、制度和人为因素等三方面,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其应用效果理想,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伟丽;程锐;柳王美;陈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JCI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按JCI标准要求,完善产科护理过程中已有的护理制度、规范和流程,通过JCI理念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使用,规范产科护理过程中的相关制度,确保孕产妇在产科的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

    作者:任巧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16年1~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急诊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急诊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护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和急救物品完好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周文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责任分组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深入探究责任分组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精神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行责任分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69例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责任分组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鲁宇丰;袁妙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程质量管理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全程质量管理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护理的334名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6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器械使用及感染发病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器械感染率上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器械感染率;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要较差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P<0.05).结论: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全程质量管理的模式,对于加强病房护理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实施全程质量管理能降低感染发病情况,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葛玲飞;徐玉红;杨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