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院志编纂为例

毛婧婧

关键词:医院文化, 档案, 院志
摘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经济走向的大趋势.院志的编纂是记录历史、巩固医院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查阅档案是提高志书质量、丰富文化建设的基础.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急诊科2016年1~6月未经责任制分层管理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经责任制分层护理管理后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观察室通过责任制分层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很大程度降低了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实施流程再造前急诊输液患者400例和实施后患者400例.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急诊科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例数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急诊输液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再造管理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流程再造后患者对流程管理、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全管理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高效、安全、合理,能够降低输液过程中的事故率,有效提升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菊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网络建设在医院检验科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随着科技发展,医疗技术及配套设施也在不断进步,医疗检验仪器越趋自动化,检验结果更加精准化.医院检验科建立网络后,可以将各先进检验分析仪间的检验程序、检验结果等联系起来,为检验科大量的数据计算及统计工作提供支持,避免手工操作误差及数据统计误差,提高了检验科工作效率及准确率.

    作者:何晓芳;汪建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意义与体会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拟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产科分娩的86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调查两组干预前后孕产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两组产妇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孕产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孕产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旌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助于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孕产知识掌握度,促使其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获得产妇的肯定.

    作者: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肿瘤内科癌痛患者治疗中全程疼痛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癌痛患者的治疗状况及全程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医院2016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程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强度量评分,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RE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RP、VT、MH、BP、SF及G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癌痛患者采用全程疼痛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玲燕;傅月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

    文章针对妇产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提升感染防范的管理工作及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等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徐静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任机制探索——健全制度 创新机制

    面对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管好方向、管好思想和管好协调,这“三管”的落实都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队伍.文章根据15家上海市三级医院(处级单位)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任机制现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和制度配套的纬度,对于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拔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试图破解新背景下医院干部队伍建设中所遇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努力营造激发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良好氛围.

    作者:王倩蕾;吴佳莹;何洁;夏文芳;陈秋生;王英;李靖;千英信;金晶;徐本明;俞佳;刘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儿科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医院儿科接受护理服务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5月~2014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前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后的5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 (P<0.05).结论: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社会的整体形象.

    作者:夏凡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

    目的:分析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在问卷调查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360度评估法的指导下,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15所大学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在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探讨构建模型的预测因素,由艾滋病领域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对所得各指标进行反复的筛选,后筛选出的指标形成《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重要指标.结果:构建的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包含4个维度,权重分别为个性特质、自我控制、性价值取向、艾滋病知识.17个特征(二级指标),包括安全意识、隐私、抗压能力、预见能力、责任心、自我保护、性意识、健康意识、适应能力、自我形象、分析判断能力、自信、敌对、自律、家庭观念、知识水平、体质.结论:构建的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是科学、可靠、完整的,对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麻醉医生开展患者术前访视的意义

    目的:探讨麻醉医生开展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患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进行手术麻醉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流程,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术前流程的基础上要求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健康知识认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开展麻醉医生访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蔡晓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的防范管理措施思考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因素,探讨防范管理措施,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3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误诊防范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误诊情况.结果:加强误诊防范管理后,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分析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原因,加强临床医生的整体能力,防范误诊,有助于保证诊断准确率.

    作者:周贵龙;蒋松涛;谢民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管理的困境与措施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增加,然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保健和管理水平,也是衡量我国及浙江省绍兴市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等人员不断增加,然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浙江省绍兴市各社区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境.加强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成为当前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困境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应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数量的增加,更好的保障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为完善浙江省绍兴市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俞琼;蒋玲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内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后调查其服药依从性及认知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状况;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干预后规律服药和按时服药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漏服药、断续服药、自行停药及错服药物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干预后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33%.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改善其睡眠质量,避免跌倒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其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如此良性循环将有助于促进医院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更好的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吕佩英;费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的管理与探索

    探讨延续性护理的发展.延续性护理突破了传统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受护理服务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医联体的作用,减轻医院人力、物资资源压力,确保患者康复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性.

    作者:任秀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处方点评对提高处方质量的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的质量提升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修改.方法:随机选取在处方点评制度实施初期的300份门诊处方,另再随机选取300份采用节点以后的门诊处方,对两者的合格率和处方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在实施处方点评之后,处方合格率从实施初期的82%提升到96%,处方质量也得到提升.结论:处方点评的实施能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使门诊处方趋于合格规范.

    作者:周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JCI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按JCI标准要求,完善产科护理过程中已有的护理制度、规范和流程,通过JCI理念在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使用,规范产科护理过程中的相关制度,确保孕产妇在产科的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

    作者:任巧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药大学推进“师生一体化”式病理教学的应用效果

    目的:病理是中医院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点学科,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纽带学科,病理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对病理教学进行有中医院校特色的改革意义重大.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级、2015级中医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师生一体化”教学改革,对照组仍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习结束后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中医药院校实行病理教学“师生一体化”,对推进中医院校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有深远意义.

    作者:陈芳;李春花;曹珊;张炅;孙洁;王丽;李珊;高爱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强化中医护理管理培训 提升乳腺科管理质量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管理培训对乳腺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产后乳房胀痛为研究课题,按时期分组,将2016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观察组,自201 7年起在乳腺科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对应调整管理制度,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改善情况、开始泌乳时间,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护理内容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并强化相关培训,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顾丽英;冯静英;沈红丽;茹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德育融入“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探索

    中医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值得当代借鉴.“中医各家学说”涵盖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医事活动等内容,具有学术探究与文化传承双重属性.大量名医事迹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是德育教育的鲜活案例.“各家学说”课程改革尝试将德育元素从课堂、课外、网络等方面融入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多元化的道德养成,培养医者仁心的大医情怀.

    作者:李明;尚力;焦颖;项乐源;许瑜函;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医考形势下中医问诊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

    问诊是中医四诊诊法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医考形势下需要对问诊方法进行改革.作者认为应以夯实中医基础知识积累,注重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强化理论联系实践技能应为改革主要思路;用歌诀法、归纳法、图示法促进问诊基本知识的掌握;典型视频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教师示范性教学法、标准化患者教学法、临床实践观摩法加强问诊技能的培养;采用教考分离、题库出题计算机考试、引入SP考核等促进问诊考核方法的改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学生问诊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