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
医用气体的使用安全关系到临床诊断、治疗的正常开展和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在医院手术室患者的治疗和抢救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手术室中心供气和瓶装医用气体的安全使用和操作流程管理,从而保证医用气体安全使用的目的.
作者:金国春;金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的效果.方法: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5月救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68例进行传统救护模式为对照组,另68例采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救治为观察组,组建包含急诊科室的医生和分诊护士、溶栓小组的医生和护士、影像科技师、介入医生和护士、脑血管医生和护士的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救护团队.比较两组DNT、Barthel.结果:观察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和DN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
作者:丁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例,研究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按时期分组,以2016年收治64例COP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17年收治64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采用生活及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自我管理能力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提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自我管理清单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从而加速疾病康复.
作者:楼红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经济走向的大趋势.院志的编纂是记录历史、巩固医院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查阅档案是提高志书质量、丰富文化建设的基础.
作者:毛婧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值得当代借鉴.“中医各家学说”涵盖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医事活动等内容,具有学术探究与文化传承双重属性.大量名医事迹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是德育教育的鲜活案例.“各家学说”课程改革尝试将德育元素从课堂、课外、网络等方面融入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多元化的道德养成,培养医者仁心的大医情怀.
作者:李明;尚力;焦颖;项乐源;许瑜函;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延伸护理是对在院内进行的整体护理的延伸,使患者不仅是在医院享受护理的关照,也可以在家和社区享受到护理服务,使在医院和社区的护理服务形成闭环,以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医院采用医生、护士和社区护士形成团队联动式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和社会效益.
作者:夏美杏;林乐丹;曾卫芳;张王琴;周慧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 6年收治的6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行常规风险管理,将入选的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加行包括体位标识牌的眼科护理风险管理,将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危化品三层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手术室护士随机分两组,各36名,观察组实施危化品三层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手术室药品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风险等管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士危化品认知的知晓率、危化品防护行为的执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化品三层级精细化管理模式可增强护士的危化品认知及危化品防护行为,减少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陈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科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儿科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儿科临床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风险防范式临床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和家属焦虑度,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家属满意度评分、家属焦虑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医院儿科的护理质量,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俞玲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9例医院门诊药房药师,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行门诊药房常规管理,设为实施前;2017年1~6月期间加行精细化管理,设为实施后.总结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其应用结果.结果:实施后人均调剂量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单张调剂时间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等候时间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避免药品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莫有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起,对于浙江省荣军医院急诊护理管理,采取量化考核.建立量化考核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根据急诊科常见疾病的类型及护理的特点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标准,并监督执行.对于科室的护理人员,量化考核小组要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汇总和汇报.结果:与量化考核实施前相比,量化考核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分诊准确率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量化考核,可以降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分诊准确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以避免以往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和护理效率.
作者:江琴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拟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产科分娩的86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调查两组干预前后孕产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两组产妇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孕产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孕产知识掌握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旌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助于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孕产知识掌握度,促使其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获得产妇的肯定.
作者: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金华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为研究对象,2016年1~9月为整治前,医院常规运行.2016年10月~2017年6月为整治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比较整治前后对抗菌药物品种等和接受限制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等数据.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活动前品种有66种,整治后一直保持在50种.整治后急诊处方、门诊处方、抗菌药物费用占比均小于整治前(P<0.05).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显著低于整治前(P<0.05).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率低于整治前;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术前30min~2 h使用率高于整治前(P<0.05).结论:专项整治使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讲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莫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病房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住入金华市第二医院的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入组6周末和12周末进行BPRS表、护士用NOSIE表,社会功能缺陷生活程度(SSP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定.结果:管理组和对照组BPRS总分比较,入组时差异不明显(P>0.05),6周后和12周后管理组BPRS总分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和对照组NOSIE总分比较,入组入组时差异不明显(P>0.05),6周后和12周后管理组NOSIE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和对照组ADL总分比较,入组无明显差异(P>0.05),6周后和12周后管理组ADL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患者SSPI评分比较入组无明显差异(P>0.05),6周后和12周后管理组SSP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病房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改善精神症状,对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化护理服务,尽早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儿科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医院儿科接受护理服务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5月~2014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前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后的5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 (P<0.05).结论: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社会的整体形象.
作者:夏凡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泌尿肿瘤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意见,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整改,比较管理制度调整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从4.30%降到了0.60%,患者满意度从92.40%提升到了98.90%,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均明显提升.结论:总结回顾泌尿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刘文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急管理模式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急诊手术室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用应急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危险事件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应急管理模式后,护理危机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表明应急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颜海燕;马迪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成立管理小组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加强过程控制、重视人员管理、重视环境管理、重视物品管理等环节入手,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无菌用品的检测合格率.结果: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无菌用品的检测合格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制度应用于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医疗安全质量.
作者:潘玲菲;俞丽芳;孙莉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联合惩罚制度对ICU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医院ICU护理岗位的特点在2016年6月起实施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将护理质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绩效薪酬结合,比较实施此项制度前和实施后1年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在实施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两年后,ICU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ICU护理工作繁重,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不良影响,实施绩效考核联合惩罚制度后,工作人员的护理考核评分明显提高,同时对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帆;吴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病理是中医院校基础医学教育的重点学科,是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纽带学科,病理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对病理教学进行有中医院校特色的改革意义重大.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级、2015级中医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师生一体化”教学改革,对照组仍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习结束后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中医药院校实行病理教学“师生一体化”,对推进中医院校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中西医结合人才有深远意义.
作者:陈芳;李春花;曹珊;张炅;孙洁;王丽;李珊;高爱社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