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

李巧;陈敏;李海霞;张耀飞

关键词:手术, 麻醉, 质量, 安全, 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且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关心程度逐渐加深,而在临床的表现为手术量增加.而麻醉作为手术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提升麻醉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生命安全保障,也是为医院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在中医学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临床实践中,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习是其内容之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康复科承担了中医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带教工作.随着全媒体时代到来,将W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内科临床实习临床带教中,引导学生在有限的临床实践时间里掌握更多的中医知识信息,提高其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的运用中医内科知识能力,提高其临床应用中医四诊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能力,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内科临床思维,为将来独立工作、独立诊疗及临床科研打下基础,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提高中医内科临床的教学水平.

    作者:赵妍妍;姜永珊;王承明;沈会;易桂兰;崔晓雯;朱炜楷;王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对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资护士护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究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对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资护士护理质量的效果,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工作的148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7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加强了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对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分析两组结果的不同之处.结果:在护理管理质量比较情况上,观察组的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管理质量要好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质量考核成绩要较差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耳鼻喉科的护理操作流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护理能力,有利于科室的整体发展.

    作者:刘慧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骨科护理工作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其原因,并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开始对骨科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和评价安全管理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骨科护理综合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均较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前得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引进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骨科护理服务过程中的风险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终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楼芳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急诊科2016年1~6月未经责任制分层管理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经责任制分层护理管理后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观察室通过责任制分层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很大程度降低了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德育融入“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探索

    中医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值得当代借鉴.“中医各家学说”涵盖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医事活动等内容,具有学术探究与文化传承双重属性.大量名医事迹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是德育教育的鲜活案例.“各家学说”课程改革尝试将德育元素从课堂、课外、网络等方面融入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多元化的道德养成,培养医者仁心的大医情怀.

    作者:李明;尚力;焦颖;项乐源;许瑜函;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的管理与探索

    探讨延续性护理的发展.延续性护理突破了传统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受护理服务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医联体的作用,减轻医院人力、物资资源压力,确保患者康复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性.

    作者:任秀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

    文章针对妇产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提升感染防范的管理工作及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等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徐静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化门诊管理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目的:探究优化门诊管理措施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起进行门诊管理制度优化,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优化门诊护理服务流程,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因素及知情权,规范服务语言,强化沟通交流,满足患者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优化前后门诊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情况.结果:门诊管理制度优化后,护理投诉率从4.31%降为0.62%,护理满意度从90.46%提升至99.22% (P<0.05).结论:对门诊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能够加强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患者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文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强化感染管理对防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意义

    目的:探讨强化感染管理对防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3~2014年强化感染管理前新生儿科患儿32例为对照组;同时另选2015~2016年强化感染管理后新生儿科患儿3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感染管理.分析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强化感染管理前后新生儿科管理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新生儿科实施强化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科室感染管理质量,使院内感染得到一定程度的防控.

    作者:项晓珍;梁冬秋;陈明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的防范管理措施思考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因素,探讨防范管理措施,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3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误诊防范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误诊情况.结果:加强误诊防范管理后,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分析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原因,加强临床医生的整体能力,防范误诊,有助于保证诊断准确率.

    作者:周贵龙;蒋松涛;谢民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系统化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女性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究系统化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女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日到科室接受治疗的更年期女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50例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健康管理,后50例更年期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疾病的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妇女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妇女的疾病恢复情况较好,其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在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女性患者知信行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对疾病的知晓率也在增高,为医院的健康管理工作管理指明了方向.

    作者:阮伶俐;汪君芬;张艳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摔倒、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护理风险安全管理不但可以减少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及药物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喜阳;郁雅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绩效考核在门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优质护理概念的推行,居民在医院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希望得到优质的治疗效果也希望得到优质的护理质量.而门诊外科面对的患者数量较多,容易发生医患纠纷,通过绩效考核在天台县中医院的应用,可以改善门诊外科的护理效果和患者体验.

    作者:陈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起,对于浙江省荣军医院急诊护理管理,采取量化考核.建立量化考核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根据急诊科常见疾病的类型及护理的特点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标准,并监督执行.对于科室的护理人员,量化考核小组要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汇总和汇报.结果:与量化考核实施前相比,量化考核实施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分诊准确率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量化考核,可以降低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分诊准确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以避免以往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和护理效率.

    作者:江琴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且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关心程度逐渐加深,而在临床的表现为手术量增加.而麻醉作为手术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提升麻醉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生命安全保障,也是为医院的医疗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李巧;陈敏;李海霞;张耀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强化中医护理管理培训 提升乳腺科管理质量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管理培训对乳腺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产后乳房胀痛为研究课题,按时期分组,将2016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观察组,自201 7年起在乳腺科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对应调整管理制度,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改善情况、开始泌乳时间,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护理内容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并强化相关培训,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顾丽英;冯静英;沈红丽;茹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应急管理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应急管理模式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急诊手术室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用应急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危险事件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应急管理模式后,护理危机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表明应急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颜海燕;马迪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BL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PBL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医院的1 67例实习护生,根据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BL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记录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对教学模式认同情况及患者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PBL教学模式认可度及满意度均较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能激发实习护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护理管理思维,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带教模式.

    作者:叶凌燕;吴丹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全科医生服务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索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某社区1000例社区全科医生签约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资料和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签约居民对全科医生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主要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家庭成员的满意度,从而为社区全科医生的服务模式提出建议.调查签约居民的高血压管理率、高血压有效控制率、糖尿病管理率及健康管理率.结果:签约居民对社区全科医生的满意度较高,签约居民的高血压管理率为76.50%、高血压有效控制率为68.40%、糖尿病管理率为81.70%、健康管理率为74.10%.结论:目前存在全科医生签约率低、全科医生的供需差别大、社区居民择医倾向阻碍了医疗服务等问题,因此要改善全科医生的执业环境,改变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社区全科医生才能更好维护社区居民的健康,提高社区医院的服务能力.

    作者:徐鼎;周蕾;张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

    目的:分析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在问卷调查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360度评估法的指导下,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15所大学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在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探讨构建模型的预测因素,由艾滋病领域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对所得各指标进行反复的筛选,后筛选出的指标形成《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重要指标.结果:构建的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包含4个维度,权重分别为个性特质、自我控制、性价值取向、艾滋病知识.17个特征(二级指标),包括安全意识、隐私、抗压能力、预见能力、责任心、自我保护、性意识、健康意识、适应能力、自我形象、分析判断能力、自信、敌对、自律、家庭观念、知识水平、体质.结论:构建的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是科学、可靠、完整的,对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