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薇
目的:探讨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开化县中医院中药房于201 5年1月开始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于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分别选取100例患者及20例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将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服务水平情况、管理情况及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中药房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服务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工作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质量规范化管理在提高中药房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升各项管理水平,还能明显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是进一步规范中药房管理制度并持续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占永良;程志娟;邱美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实施流程再造前急诊输液患者400例和实施后患者400例.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急诊科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例数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急诊输液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再造管理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流程再造后患者对流程管理、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全管理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高效、安全、合理,能够降低输液过程中的事故率,有效提升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菊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科技发展,医疗技术及配套设施也在不断进步,医疗检验仪器越趋自动化,检验结果更加精准化.医院检验科建立网络后,可以将各先进检验分析仪间的检验程序、检验结果等联系起来,为检验科大量的数据计算及统计工作提供支持,避免手工操作误差及数据统计误差,提高了检验科工作效率及准确率.
作者:何晓芳;汪建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深入探究责任分组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精神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行责任分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69例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责任分组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鲁宇丰;袁妙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对提高产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产科实施全程一体化管理前后收治的102例瘢痕子宫分娩产妇的资料,观察和比较实施前后产科医生对护士沟通能力、护理服务态度、产妇遵医行为、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医护工作配合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实施后,产科医生对护士沟通能力与护理服务态度、产妇遵医行为、与健康知识掌握、医护工作配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可以大大提升产科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产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杨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加施风险管理,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文字书写、理论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及操作技术考核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险管理在烧伤整形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郑灵芝;余慧;王灵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泌尿肿瘤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意见,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整改,比较管理制度调整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从4.30%降到了0.60%,患者满意度从92.40%提升到了98.90%,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均明显提升.结论:总结回顾泌尿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刘文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手术室实施精细化管理,成立管理小组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加强过程控制、重视人员管理、重视环境管理、重视物品管理等环节入手,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无菌用品的检测合格率.结果: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无菌用品的检测合格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制度应用于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医疗安全质量.
作者:潘玲菲;俞丽芳;孙莉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坐班答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激励计划的重要内容,自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学生科创计划是锻炼大学生科研能力,激发科创热情的重要手段.在坐班答疑活动中,对接大学生科创计划,利用坐班答疑时间推进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实施,将科创项目的进展与坐班答疑有机结合,引入PBL教学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的坐班答疑,从而形成坐班答疑与大学生科创项目的良性互动.项目的实施,为坐班答疑活动引入了新的模式,有效衔接大学生科创项目,实现两者的协同促进.
作者:张永太;沈岚;王志;魏莉;赵继会;林晓;刘颖;冯年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急管理模式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急诊手术室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用应急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危险事件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应急管理模式后,护理危机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表明应急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颜海燕;马迪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的效果.方法: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5月救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68例进行传统救护模式为对照组,另68例采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救治为观察组,组建包含急诊科室的医生和分诊护士、溶栓小组的医生和护士、影像科技师、介入医生和护士、脑血管医生和护士的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救护团队.比较两组DNT、Barthel.结果:观察组就诊-CT检查时间、CT检查-用药时间和DN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
作者:丁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信息化时代,PDCA循环法作为新型管理方法,通过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的病案管理质量,提升病案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董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癌痛患者的治疗状况及全程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医院2016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程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强度量评分,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RE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RP、VT、MH、BP、SF及G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癌痛患者采用全程疼痛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玲燕;傅月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防范产房感染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15年某基层医院妇产科的产房感染防范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与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及产房护理管理情况,对产房的感染防范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产妇的总感染率为1.56%,生殖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感染类型;新生儿的总感染率为0.69%,下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眼部感染及胃肠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类型.产房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产房布局、产房环境评分为良好,产房消毒工作的落实与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评分为及格,产房医疗物品及污物的处理与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知度评分为不及格.结论:调查的基层医院妇产科产房的管理制度与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但在相关流程落实上并不理想,致使产房存在感染隐患,因此只有持续加强妇产科产房的感染管理,才能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总结回顾以往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人为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用药因素、沟通因素、疾病因素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在针对性的进行护理管理对策调整后,妇产科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妇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分析总结这些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巧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16年1~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急诊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急诊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护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和急救物品完好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周文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结合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实际情况,研究关键敏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指标,着力构建规范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对临床护理科室及临床护理人员实施科学精细管理,并依据临床和管理实践调整指标的内容和考核的重点,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何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延伸护理是对在院内进行的整体护理的延伸,使患者不仅是在医院享受护理的关照,也可以在家和社区享受到护理服务,使在医院和社区的护理服务形成闭环,以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医院采用医生、护士和社区护士形成团队联动式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和社会效益.
作者:夏美杏;林乐丹;曾卫芳;张王琴;周慧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医院门诊中药房服务质量的意义.方法:通过解决门诊中药房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调查分析提高医院门诊中药房服务质量的意义.结果:增强了门诊中药房中临床医生处方的规范性,提高了临床药师的配药效率,增强了患者的就医依从性,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解决了门诊中药房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高了医院门诊中药房的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医疗意义.
作者: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病科开展患者及家属交叉感染知识健康宣教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 5年9月~2016年9月入住医院肝病科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病科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关于交叉感染知识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健康宣教知识得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对肝病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于交叉感染知识的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与此同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从而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通过健康宣教也可以更好保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陈珊珊;田智春;施建女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