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妇产科防范产房感染的措施探讨

陈春燕

关键词:基层医院, 妇产科, 产房感染, 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防范产房感染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15年某基层医院妇产科的产房感染防范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与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及产房护理管理情况,对产房的感染防范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产妇的总感染率为1.56%,生殖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感染类型;新生儿的总感染率为0.69%,下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眼部感染及胃肠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类型.产房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产房布局、产房环境评分为良好,产房消毒工作的落实与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评分为及格,产房医疗物品及污物的处理与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知度评分为不及格.结论:调查的基层医院妇产科产房的管理制度与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但在相关流程落实上并不理想,致使产房存在感染隐患,因此只有持续加强妇产科产房的感染管理,才能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为了加强对医院用药的管理,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对杭州市中医院2017年1~6月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1~6月门诊处方总计411 838张,其中第二类精神处方有9 053张,占处方总数的2.19%.共有11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种,7种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1.00,两种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1.00,两种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为1.00.结论:医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余青;陈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路径教学结合导师制在手术室带教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教学结合导师制在手术室带教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 5年7月~2017年6月参与手术室培训的护生68例,根据时期进行分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35例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案及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33例护生,则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带教模式转为临床路径教学结合导师制带教,设为观察组.完成培训后进行考核,比较不同带教管理模式下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核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操作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模式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结合导师制带教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带教质量,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

    作者:沈锳;沈娟月;沈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对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资护士护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究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对提高耳鼻咽喉科低年资护士护理质量的效果,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工作的148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7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加强了护理操作流程管理.对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分析两组结果的不同之处.结果:在护理管理质量比较情况上,观察组的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管理质量要好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质量考核成绩要较差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强耳鼻喉科的护理操作流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护理能力,有利于科室的整体发展.

    作者:刘慧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 6年收治的6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行常规风险管理,将入选的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加行包括体位标识牌的眼科护理风险管理,将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强化中医护理管理培训 提升乳腺科管理质量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管理培训对乳腺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产后乳房胀痛为研究课题,按时期分组,将2016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观察组,自201 7年起在乳腺科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对应调整管理制度,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改善情况、开始泌乳时间,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护理内容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并强化相关培训,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顾丽英;冯静英;沈红丽;茹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管理的困境与措施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增加,然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保健和管理水平,也是衡量我国及浙江省绍兴市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等人员不断增加,然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浙江省绍兴市各社区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境.加强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成为当前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困境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应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数量的增加,更好的保障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为完善浙江省绍兴市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俞琼;蒋玲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过程管理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施过程管理法对急诊分诊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医院急诊分诊实施过程管理前后收治的279例急诊患者资料,比较过程管理实施前后的分诊效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等.结果:实施过程管理后,急诊科的分诊时间与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分诊准确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分诊投诉率明显降低,且与实施前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过程管理法可明显提高急诊分诊质量和工作效率,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阮潇潇;何燕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医院急诊危重患者106例,将急诊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3例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53例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将两组急诊危重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急诊危重患者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进行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还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障急诊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金爱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

    目的:观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6年7~12月期间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及对应的手术室护理人员25名设为对照组,该期间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另选2017年1~7月期间在医院择期进行手术的150例患者及对应的手术室护理人员25名设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护理后给所有患者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给每位护理人员发放管理满意度调查表,并统计两组的护理纠纷与护理差错.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管理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护理纠纷率与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可以使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得到有效提高,降低纠纷率与护理差错率,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沈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缺陷的分析与防范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护理缺陷,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有效防范.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15例手术室护士.选择2016年6~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 7年1~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手术室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物品准备不当、健康宣讲不达标和无菌操作不达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主要为环境、制度和人为因素等三方面,结合护理缺陷进行手术室安全管理,其应用效果理想,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伟丽;程锐;柳王美;陈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系统化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女性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探究系统化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女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日到科室接受治疗的更年期女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50例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健康管理,后50例更年期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疾病的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妇女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妇女的疾病恢复情况较好,其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在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女性患者知信行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对疾病的知晓率也在增高,为医院的健康管理工作管理指明了方向.

    作者:阮伶俐;汪君芬;张艳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肿瘤内科癌痛患者治疗中全程疼痛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癌痛患者的治疗状况及全程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医院2016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程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强度量评分,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RE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RP、VT、MH、BP、SF及G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癌痛患者采用全程疼痛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玲燕;傅月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绩效考核在门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优质护理概念的推行,居民在医院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希望得到优质的治疗效果也希望得到优质的护理质量.而门诊外科面对的患者数量较多,容易发生医患纠纷,通过绩效考核在天台县中医院的应用,可以改善门诊外科的护理效果和患者体验.

    作者:陈丽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药房管理中质量规范化管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开化县中医院中药房于201 5年1月开始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于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分别选取100例患者及20例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将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服务水平情况、管理情况及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中药房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服务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工作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质量规范化管理在提高中药房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升各项管理水平,还能明显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是进一步规范中药房管理制度并持续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占永良;程志娟;邱美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医考形势下中医问诊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

    问诊是中医四诊诊法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医考形势下需要对问诊方法进行改革.作者认为应以夯实中医基础知识积累,注重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强化理论联系实践技能应为改革主要思路;用歌诀法、归纳法、图示法促进问诊基本知识的掌握;典型视频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教师示范性教学法、标准化患者教学法、临床实践观摩法加强问诊技能的培养;采用教考分离、题库出题计算机考试、引入SP考核等促进问诊考核方法的改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学生问诊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探讨

    感染性疾病科收治患者特殊,患者疾病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具有高传染性,易出现交叉感染,因此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更是重中之重.从以往工作情况来看,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控制存在无菌观念单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非侵入性护理用具管理不当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控制与防范对策.

    作者:应小燕;王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肾移植患者的长期护理管理策略研究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但在进行肾移植以后常发生排斥反应,从而导致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有效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肾移植后的生存率,因此,对进行肾移植后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佳静;杨娇弟;叶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在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在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两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网络化医院一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对照组应用常规随访管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返院化疗率、导管维护依从率、定期复查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应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按时定期维护导管及化疗,具有较高可行性.

    作者:寿之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科开展全程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在在老年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1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则给予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情绪管理、适当运动、遵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用药依从性行为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跌倒、意外拔管、输液外渗、记录不详等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应急处理能力、病例分析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能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管理有助于促进医护患间的沟通,帮助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其健康状态的恢复.

    作者:陈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

    目的:分析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构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为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在问卷调查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360度评估法的指导下,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15所大学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在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探讨构建模型的预测因素,由艾滋病领域专家进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对所得各指标进行反复的筛选,后筛选出的指标形成《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重要指标.结果:构建的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包含4个维度,权重分别为个性特质、自我控制、性价值取向、艾滋病知识.17个特征(二级指标),包括安全意识、隐私、抗压能力、预见能力、责任心、自我保护、性意识、健康意识、适应能力、自我形象、分析判断能力、自信、敌对、自律、家庭观念、知识水平、体质.结论:构建的浙江省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预测模型是科学、可靠、完整的,对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