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妇产科防范产房感染的措施探讨

陈春燕

关键词:基层医院, 妇产科, 产房感染, 防范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妇产科防范产房感染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15年某基层医院妇产科的产房感染防范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与新生儿的感染情况及产房护理管理情况,对产房的感染防范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产妇的总感染率为1.56%,生殖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感染类型;新生儿的总感染率为0.69%,下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眼部感染及胃肠道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类型.产房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产房布局、产房环境评分为良好,产房消毒工作的落实与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评分为及格,产房医疗物品及污物的处理与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知度评分为不及格.结论:调查的基层医院妇产科产房的管理制度与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但在相关流程落实上并不理想,致使产房存在感染隐患,因此只有持续加强妇产科产房的感染管理,才能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保障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16年1~6月选取医院收治的急诊患者2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0例和对照组10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急诊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率、护理合格率、护理差错率和急救物品完好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差错率、护理缺陷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周文聪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科开展全程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在在老年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1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则给予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情绪管理、适当运动、遵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用药依从性行为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跌倒、意外拔管、输液外渗、记录不详等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应急处理能力、病例分析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能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管理有助于促进医护患间的沟通,帮助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其健康状态的恢复.

    作者:陈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儿科于2014年4月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选择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医院儿科接受护理服务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5月~2014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前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后的5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 (P<0.05).结论: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在社会的整体形象.

    作者:夏凡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化门诊管理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目的:探究优化门诊管理措施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2017年1月起进行门诊管理制度优化,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优化门诊护理服务流程,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因素及知情权,规范服务语言,强化沟通交流,满足患者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前,2017年工作情况为实施后,比较优化前后门诊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情况.结果:门诊管理制度优化后,护理投诉率从4.31%降为0.62%,护理满意度从90.46%提升至99.22% (P<0.05).结论:对门诊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符合患者的护理需求,能够加强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患者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文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

    文章针对妇产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提升感染防范的管理工作及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等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降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徐静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内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后调查其服药依从性及认知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状况;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干预后规律服药和按时服药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漏服药、断续服药、自行停药及错服药物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干预后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33%.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改善其睡眠质量,避免跌倒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其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如此良性循环将有助于促进医院心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更好的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吕佩英;费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病房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病房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住入金华市第二医院的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入组6周末和12周末进行BPRS表、护士用NOSIE表,社会功能缺陷生活程度(SSPI)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定.结果:管理组和对照组BPRS总分比较,入组时差异不明显(P>0.05),6周后和12周后管理组BPRS总分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和对照组NOSIE总分比较,入组入组时差异不明显(P>0.05),6周后和12周后管理组NOSIE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和对照组ADL总分比较,入组无明显差异(P>0.05),6周后和12周后管理组ADL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患者SSPI评分比较入组无明显差异(P>0.05),6周后和12周后管理组SSP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病房护理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能更有效地改善精神症状,对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化护理服务,尽早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院志编纂为例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经济走向的大趋势.院志的编纂是记录历史、巩固医院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查阅档案是提高志书质量、丰富文化建设的基础.

    作者:毛婧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强化中医护理管理培训 提升乳腺科管理质量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管理培训对乳腺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产后乳房胀痛为研究课题,按时期分组,将2016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观察组,自201 7年起在乳腺科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对应调整管理制度,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改善情况、开始泌乳时间,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护理内容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并强化相关培训,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顾丽英;冯静英;沈红丽;茹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责任分组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深入探究责任分组护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精神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行责任分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69例和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责任分组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鲁宇丰;袁妙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在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医院药事管理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未进行药事管理前医院所接收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进行药事管理后医院所接收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进行研究统计.结果:数据结果表明,改革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改革前的,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的为78.00% (P<0.05),改革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改革前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医患纠纷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用药周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将医院药事管理应用于临床药学服务中,能够提升并改善药物管理机制,降低药物服务不满意的发生率,同时还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将滥用和误用药物的现象减少,同时还将不良反应概率降低.

    作者:范利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妇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妇科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压疮、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摔倒、药物外渗及坠床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护理风险安全管理不但可以减少医嘱漏执行、给药错误及药物外渗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喜阳;郁雅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德育融入“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探索

    中医传统文化是现代德育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值得当代借鉴.“中医各家学说”涵盖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医事活动等内容,具有学术探究与文化传承双重属性.大量名医事迹中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是德育教育的鲜活案例.“各家学说”课程改革尝试将德育元素从课堂、课外、网络等方面融入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多元化的道德养成,培养医者仁心的大医情怀.

    作者:李明;尚力;焦颖;项乐源;许瑜函;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BL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PBL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医院的1 67例实习护生,根据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BL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记录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对教学模式认同情况及患者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PBL教学模式认可度及满意度均较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能激发实习护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护理管理思维,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带教模式.

    作者:叶凌燕;吴丹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循环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期间医院血透室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期间医院血透室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纠纷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钟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泌尿肿瘤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从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沟通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意见,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制度整改,比较管理制度调整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在针对性的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后,泌尿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改善,护理差错发生率从4.30%降到了0.60%,患者满意度从92.40%提升到了98.90%,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均明显提升.结论:总结回顾泌尿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刘文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任机制探索——健全制度 创新机制

    面对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管好方向、管好思想和管好协调,这“三管”的落实都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队伍.文章根据15家上海市三级医院(处级单位)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任机制现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和制度配套的纬度,对于中层党政管理干部人才选拔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试图破解新背景下医院干部队伍建设中所遇到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努力营造激发医院中层党政管理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良好氛围.

    作者:王倩蕾;吴佳莹;何洁;夏文芳;陈秋生;王英;李靖;千英信;金晶;徐本明;俞佳;刘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应急管理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应急管理模式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医院急诊手术室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用应急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危险事件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危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急诊手术室护理中采用应急管理模式后,护理危机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表明应急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颜海燕;马迪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医考形势下中医问诊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

    问诊是中医四诊诊法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医考形势下需要对问诊方法进行改革.作者认为应以夯实中医基础知识积累,注重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强化理论联系实践技能应为改革主要思路;用歌诀法、归纳法、图示法促进问诊基本知识的掌握;典型视频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教师示范性教学法、标准化患者教学法、临床实践观摩法加强问诊技能的培养;采用教考分离、题库出题计算机考试、引入SP考核等促进问诊考核方法的改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提高学生问诊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程质量管理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全程质量管理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护理的334名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16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对两组患者的器械使用及感染发病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器械感染率上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器械感染率;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要较差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P<0.05).结论:在肿瘤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全程质量管理的模式,对于加强病房护理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实施全程质量管理能降低感染发病情况,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葛玲飞;徐玉红;杨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