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芳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癌痛患者的治疗状况及全程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医院2016年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程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强度量评分,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RE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RP、VT、MH、BP、SF及G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内科癌痛患者采用全程疼痛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玲燕;傅月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在在老年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老年科患者1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则给予全程优质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情绪管理、适当运动、遵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用药依从性行为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跌倒、意外拔管、输液外渗、记录不详等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应急处理能力、病例分析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能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管理有助于促进医护患间的沟通,帮助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其健康状态的恢复.
作者:陈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药学管理系统处方点评模块警示及判断用药医嘱准确性,为药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医医院2015年1~3月门诊处方16268张,利用药学管理系统2.0处方点评模块进行点评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人工审核软件点评结果.结果:共抽取门诊处方16268张,1月份5907张,2月份5394张,3月份4967张,门诊处方分布10个科室,主要为专科门诊,药学管理系统2.0软件点评处的警示处方共包括1699张,占10.4%,人工审核软件点评结果、存在配伍禁忌和可能有影响的警示处方占2.06%,软件判断错误处方123张,占7.24%.结论:药学管理系统2.0处方点评能够节省人力物力,但是需要完善,需要加大点评审核力度,加强警示处方的管理,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胡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感染性疾病科收治患者特殊,患者疾病不同于其他科室的患者,具有高传染性,易出现交叉感染,因此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更是重中之重.从以往工作情况来看,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医院感染控制存在无菌观念单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非侵入性护理用具管理不当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控制与防范对策.
作者:应小燕;王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质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开化县中医院中药房于201 5年1月开始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于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分别选取100例患者及20例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将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服务水平情况、管理情况及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中药房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服务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质量规范化管理后的工作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质量规范化管理在提高中药房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提升各项管理水平,还能明显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是进一步规范中药房管理制度并持续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占永良;程志娟;邱美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通过对“90后”儿科实习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临床中儿科实习生带教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提高儿科临床带教的质量与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张丽;贾苏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科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儿科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儿科临床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风险防范式临床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和家属焦虑度,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家属满意度评分、家属焦虑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开展风险防范式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医院儿科的护理质量,还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俞玲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金华市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为研究对象,2016年1~9月为整治前,医院常规运行.2016年10月~2017年6月为整治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比较整治前后对抗菌药物品种等和接受限制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等数据.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活动前品种有66种,整治后一直保持在50种.整治后急诊处方、门诊处方、抗菌药物费用占比均小于整治前(P<0.05).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显著低于整治前(P<0.05).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使用率低于整治前;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术前30min~2 h使用率高于整治前(P<0.05).结论:专项整治使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讲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莫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用于产后产妇抑郁预防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医院分娩的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心理护理管理方案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干预,对两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色适应护理管理方案相较于传统心理护理管理方案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更具有优势,能使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降低,提高了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有利于产妇产后的康复.
作者:曹慧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联合惩罚制度对ICU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根据医院ICU护理岗位的特点在2016年6月起实施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将护理质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与绩效薪酬结合,比较实施此项制度前和实施后1年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在实施绩效考核与惩罚制度两年后,ICU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制度实施前(P<0.05);制度实施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ICU护理工作繁重,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不良影响,实施绩效考核联合惩罚制度后,工作人员的护理考核评分明显提高,同时对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帆;吴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科技发展,医疗技术及配套设施也在不断进步,医疗检验仪器越趋自动化,检验结果更加精准化.医院检验科建立网络后,可以将各先进检验分析仪间的检验程序、检验结果等联系起来,为检验科大量的数据计算及统计工作提供支持,避免手工操作误差及数据统计误差,提高了检验科工作效率及准确率.
作者:何晓芳;汪建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分层管理对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急诊科2016年1~6月未经责任制分层管理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经责任制分层护理管理后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观察室通过责任制分层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很大程度降低了护理差错率和护理纠纷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增加,然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保健和管理水平,也是衡量我国及浙江省绍兴市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绍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等人员不断增加,然因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浙江省绍兴市各社区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境.加强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成为当前健康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市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困境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应对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数量的增加,更好的保障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为完善浙江省绍兴市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俞琼;蒋玲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人文关怀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入住丽水市中心医院ICU病房的1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8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焦虑程度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度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ICU病房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调节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鸯;李琼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室实施流程再造前急诊输液患者400例和实施后患者400例.对实施流程再造前后急诊科输液相关安全事件的例数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急诊输液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再造管理前(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流程再造后患者对流程管理、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流程再造在急诊输液护理全管理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再造后的输液流程更高效、安全、合理,能够降低输液过程中的事故率,有效提升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菊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对提高产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产科实施全程一体化管理前后收治的102例瘢痕子宫分娩产妇的资料,观察和比较实施前后产科医生对护士沟通能力、护理服务态度、产妇遵医行为、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医护工作配合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实施后,产科医生对护士沟通能力与护理服务态度、产妇遵医行为、与健康知识掌握、医护工作配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全程一体化管理法,可以大大提升产科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产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作者:杨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PBL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医院的1 67例实习护生,根据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BL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记录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对教学模式认同情况及患者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对PBL教学模式认可度及满意度均较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能激发实习护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护理管理思维,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带教模式.
作者:叶凌燕;吴丹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管理培训对乳腺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产后乳房胀痛为研究课题,按时期分组,将2016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收治的49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设为观察组,自201 7年起在乳腺科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对应调整管理制度,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改善情况、开始泌乳时间,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护理内容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并强化相关培训,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顾丽英;冯静英;沈红丽;茹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究系统化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女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日到科室接受治疗的更年期女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50例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健康管理,后50例更年期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疾病的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妇女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妇女的疾病恢复情况较好,其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在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管理对更年期女性患者知信行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对疾病的知晓率也在增高,为医院的健康管理工作管理指明了方向.
作者:阮伶俐;汪君芬;张艳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 6年收治的6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6月行常规风险管理,将入选的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加行包括体位标识牌的眼科护理风险管理,将3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总结相关措施,分析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其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