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儿科病人自动出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费晓玲;葛明玉

关键词:儿科病人, 自动出院,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儿自动出院的原因,从护理方面寻找问题并利用护理干预,降低自动出院的高发生率.方法:分析52例儿科病人自动出院的原因,发现因治疗效果不满意而转上级医院治疗的占50%以上,其它如治疗费用、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打针技术等原因也占一定的比例.对策: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持续有效的护、医、患三者沟通;③练就扎实的基本功;④注意催款的技巧;⑤塑造温馨的病房环境;结论:采取对策后,降低了儿科住院病人自动出院的发生率.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制紫外线防护罩用于卧床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为了预防患者的眼睛和面部皮肤免受损伤.方法:用特制的紫外线防护罩罩在患者头部,以防止紫外线直接照射到面部皮肤.结果:大大减少了患者输液时的不便,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结论:保护患者安全,方便临床护理工作开展,减少了医患矛盾.

    作者:樊雨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术中与医师的配合.方法:通过在具体手术中的每一步的配合更好地保证手术的质量.结果:认真规范的护理操作配合,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回访,反应良好.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和减少并发症的必要保证.

    作者:杨桂萍;冀桂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009~2011年我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住院分娩产后出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住院分娩产妇14923例,产后出血208例,产后出血率为1.39%.其中,2009年住院分娩产妇3939例,产后出血43例,产后出血率为1.08%.2010年住院分娩产妇5129例,产后出血53例,产后出血率为1.03%.2011年住院分娩产妇5827例,产后出血112例,产后出血率为1.92%.年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9,P<0.05).结论:注意高危筛查,强化预防治疗措施和助产人员业务培训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作者:黎秋波;秦小莲;赵璐;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各治疗3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和胃电功率及频率变化的疗效比较.结果: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组,在临床改善胃电频率变化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电功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机理与针灸时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徐厚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儿科病人自动出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住院患儿自动出院的原因,从护理方面寻找问题并利用护理干预,降低自动出院的高发生率.方法:分析52例儿科病人自动出院的原因,发现因治疗效果不满意而转上级医院治疗的占50%以上,其它如治疗费用、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护理打针技术等原因也占一定的比例.对策: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持续有效的护、医、患三者沟通;③练就扎实的基本功;④注意催款的技巧;⑤塑造温馨的病房环境;结论:采取对策后,降低了儿科住院病人自动出院的发生率.

    作者:费晓玲;葛明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冠心病的发病因素及家庭常备用药禁忌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1],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身体的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等.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动脉内膜脂质浸润沉积,局部形成粥样或纤维斑块,造成管腔狭窄,严重时可引起血管管腔阻塞或血栓形成,使其该血管所供血的器官和组织发生严重的缺血甚至坏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就会缺血坏死,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作者:弓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刀椎管内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研究侧隐窝径路和椎间孔径路针刀椎管内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穿刺成功率.方法:本科研项目组将10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双盲编号,按穿刺经路分成3组:侧隐窝径路(A组);椎间孔径路(B组);侧隐窝+椎间孔径路(C组).患者在CT监测下行针刀椎管内软组织松解术后1周时,统计患者的疗效与穿刺成功率.结果:疗效有效率:A组69.70%,B组72.73%,C组80.00%,3组疗效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穿刺成功率:L4~5为A组80.77%,B组96.30%,差异有显著性;L5~S1为A组94.74%,B组76.47%,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刀椎管内软组织松解术穿刺径路的主要选择标准:按照突出物与椎管横断面的位置关系来决定穿刺径路.次要选择标准:L4~5选择椎间孔径路,L5~S1选择侧隐窝径路.

    作者:黎新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谈处理药患纠纷的几点体会

    目的:减少和预防药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在患者取药调配过程中,通过对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前做好防止药患纠纷发生的措施.结果: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有效控制药患纠纷发生的几率.结论:通过处理医患关系的几点体会中,进一步完善操作规程,建立医患关系.

    作者:武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防保工作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在防保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两年来我院对近1000名需要接受预防保健的个体实施以人为本的个性化防保护理服务措施.结果:防保工作与现代防保需求中找到一个支点,这就是在防保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结论:个体实施以人为本的个性化防保护理服务,是防保工作实施以人为本的有效护理实施.

    作者:李霞;彭慧敏;秦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间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段我院诊治的未合并AAD的患儿55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出生时的胎龄、体重情况,患病时的日龄、应用抗生素种类、住院治疗时间、侵入性操作及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患病时日龄均小于对照组,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应用抗生素的种类、住院治疗时间、侵入性操作比例均多于对照组,两者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间母乳喂养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导致新生儿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潘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的分析

    目的:通过抽查门诊处方,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11年1~12月门诊处方.结果:2011年1~12月共抽查10423张不合格处方208张.结论:我院就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梁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洛美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外眼部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洛美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外眼部感染的疗效.方法:166例细菌性外眼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洛美沙星眼用凝胶及氧氟沙星眼膏点眼,于治疗前后做细菌培养.结果:洛美沙星组痊愈77例,显效22例,氧氟沙星组痊愈37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及92%.结论:盐酸洛美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外眼部感染效果良好.

    作者:李旭;粱笑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威灵仙的功效与药理毒理研究

    威灵仙的现代应用与药理毒性研究取得了不断进展,其新化学成分的发现,及其药理活性和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对其功效研究做出了进一步的深入阐述.

    作者:张有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孕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也更加关注.目前造成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反而增加了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对围产工作者关注产妇在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如何选择分娩方式进行阐述.

    作者:任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妊娠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措施.方法:对本院常95例妊娠期血糖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45例,为组1;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50例,为组2,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母儿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饮食加运动及饮食加胰岛素治疗方法均优于单独采用饮食疗法,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巨大儿、剖宫产等并发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采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胰岛素等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国双;李东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7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晕厥等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表现,而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者同时出现占8%.辅助检查情况: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78%)、心电图出现SⅠQmTm(8%)、血浆D2聚体阳性(100%)、心脏彩超:右心室扩大(26%)、下肢深静脉彩超阳性(21%)、肺血管CT肺动脉造影(CTPA):肺栓塞征象(8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血气分析和血浆D2聚体检测可作为初筛手段,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可提供早期早期诊断依据,CTPA可作为确诊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肺栓塞者,应尽早给予抗凝溶栓治疗,降低死亡率.

    作者:徐慧芬;谭杏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优生的伦理道德要求

    优生优育是现代人的生育选择和生育责任,也是社会对生育者提出的伦理要求.优生手段选择中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婚配选择和育龄选择中的价值冲突及其道德调整,禁止有害基因携带者生育中的价值冲突及其道德调整,进行选择性人工流产中的价值冲突及其道德调整等问题.优生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口质量.优生的护理目的是宣传咨询的任务重,伦理难题多.

    作者:杨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继发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继发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通过90例脑血管病继发偏瘫患者心理护理,肢体被动、主动训练,结果:逐渐恢复正常行走、生活可自理者35例;在外力协助下可行走、生活部分自理者29例;无行走、生活不能自理者26例,总有效率71.1%.结论: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早日恢复和提高脑血管病继发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的生活自理.

    作者:王凤芝;周爱华;余凤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挟正注射液,对照组单用化疗,对完成2个以上疗程的患者进行疗效、生活质量状况、毒副反应的比较.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0.05);生活质量: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结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减轻药物毒性,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护骨髓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忠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保留直肠上动脉中高位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保留直肠上动脉中高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判断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拟行Dixon术的68例中高位直肠癌病人行保留直肠上动脉的Dixon手术,采用血管鞘内解剖法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及直肠上动脉,清扫血管周围脂肪和淋巴结,保留直肠上动脉,于其分叉下缘切断肠系膜下动脉.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吻合口张力、肠系膜下动脉行径周围淋巴结清扫的个数及病理情况,观察术后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及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68倒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21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60~200ml,平均130ml.术中无血管、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无直肠破裂穿孔.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个数为4~8个,平均6.5个,术后病理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均为阴性,6例直肠上动脉起始部淋巴结为阳性.术后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无淋巴结转移发生,1例术后8个月局部复发.结论:临床分期Ⅰ、Ⅱ期拟行Dixon术的直肠癌病人,清晰解剖并显露肠系膜下动脉各分支,行保留直肠上动脉的Dixon手术,不影响肠系膜下动脉行径周围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不增加吻合口张力,为吻合口提供更充足的血运,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保留直肠上动脉,可以给术后化疗提供更好的血供通道,化疗效果更好.

    作者:王文元;徐丽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