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郭红颜;张丽

关键词:喉癌, 护理,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特点.方法:通过对28例喉癌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呼吸困难者行急救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体位及呼吸道护理鼻饲管护理,进食指导,康复知识指导.结果:28例喉癌患者均经及时治疗与护理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正确护理,康复指导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输液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保证门诊输液病人安全、快捷、有效,给患者提供更好服务,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制定出静脉输液服务质量、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门诊输液过程中心理护、掌握各种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加强病房病人巡视质量.结果:患者能心情愉快的接受治疗,依从性好,避免医疗纠纷.结论:门诊护士必须做到全面细致,加强患者心理沟通,在操作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以免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引起护患纠纷.

    作者:郭培英;卢燕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基因在脑梗死中的作用

    近年来脑梗死的研宛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中急需突破的重要领域.本文从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氨基酸GABA及其受体与受体基因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史婧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免固定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25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免固定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临床应用体会和经验.方法:对25例从2008年1月起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施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单侧疝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为50min,平均4天出院.术后阴囊血肿1例,局部血清肿1例.随访互2010年3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免固定的TEP同样安全、可靠,并发症降低,且操作更为简单易行.

    作者:夏志;王强;张金峰;蒋斌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面部烧伤病人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总结面部烧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109例伴有面部烧伤病人进行心理问题分析、探究.明确心理问题及变化的特点和因为,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同时有效实施常规护理.结果:109例病人均痊愈出院,身心恢复健康.结论: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良好心理护理是患者身心恢复健康的前提;全面准确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是保证面部烧伤患者痊愈的关键.

    作者:魏玉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使患者了解、掌握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方法:通过讲解、录像、实践练习等方法.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此术有一定的了解,消除了其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在紧急情况下可自行处理.结论:PICC置管术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使更多患者认识此方法,接受此方法,提高PICC置管术的成功率,使其在临床中发挥更多、更广的作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举世瞩目的艾滋病(AIDS)病例的增多[1],给我们的临床带来了挑战,工作量的明显加重,工作节奏加快,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他们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己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此方面的问题作一初探,并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作者:冀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谈钙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阅述钙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影响,幼儿期时钙的需求量大,每日保证充足的钙,使其骨骼、内脏、大脑得到充分的发育,钙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肩周炎4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及触痛点阻滞及牵拉、理筋手法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42例肩用炎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除4例好转外,38例治愈,治愈率为90.47%.结论:臂丛及触痛点阻滞加手法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此法简单安全易掌握,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包哲闽;饶孔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护生发生失误的因为分析及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生失误的因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降低失误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86名实习护生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的教学与观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护生发生失误后,及时分析因为采取措施,能够将失误降低.结论:通过耐心细致的带教,总结经验,从而有利于实习与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郭桂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自发性气胸78例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2010年5年间7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其中18例患者肺客积压缩<30%,经保守治疗15例患者5~25天气胸完全吸收,另3例因保守治疗中肺压缩加重,故改行闭式引流术后治愈.其余60例因就诊时肺容积压缩>30%,故直接行胸腔闭式流术45例,治愈40例、另5例后行开胸手术治愈.压缩>30%中有15例压缩容积不足50%,而行穿刺置中心静脉管抽气术,2周内治愈.结论:依据肺容积压缩程度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避免患者因开胸手术造成的痛苦,可使绝大部分患者治愈.

    作者:麻鹏凌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谈有效沟通在术前访视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术前访视中的重要性.方法: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中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结果:有效的术前访视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处于佳心理状态.结论:有效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有效沟通的技巧应用有效的沟通方式,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处于佳的生理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服务.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Omni-wedge在脑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应用

    目的: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经常通过优化直线加速器小机头方向,使多叶准直器(MLC)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适应性达到佳,但是,在需要使用楔形板的时候,旋转小机头可能与楔形板方向发生冲突.本文讨论了医科达加速器提供的全向楔形板omni-wedge的原理,比较了在脑肿瘤三维治疗计划中应用omni-wedge与标准物理楔形板的区别.方法:利用医科达Precise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选取5例肿瘤体积较大、偏心性生长的脑肿瘤病例,对每个病例分别设计两种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60GY/25次,用计划靶区剂量均匀性和计划总跳数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差异.结果:omni-wedge计划提高靶区剂量均匀性2%~4%,总跳救平均减少37%.结论: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应用omni-wedge,显著提高靶区均匀性,大幅度减少机器跳数,提高计划质量.

    作者:刘永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32例护理体会

    目的:阐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相关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腹腔镜胆囊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小且美观等优点,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此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外科手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作者:孔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特点.方法:通过对28例喉癌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呼吸困难者行急救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体位及呼吸道护理鼻饲管护理,进食指导,康复知识指导.结果:28例喉癌患者均经及时治疗与护理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正确护理,康复指导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红颜;张丽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六西格玛方法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病区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方法:病区护士担负着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结果:应用传统的病区管理模式中,病区护理只是进行诊疗活动的场所,并无对该区域的各项事务活动进行组织与管理的职责.结论: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理念,对病区管理流程再造,使各项工作更加有序.

    作者:关荣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门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防范不合理现象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理学知识和文献报道,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处方不合理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结论:防范不合理处方的出现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共同努力.

    作者:郭喜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异型麻疹并发脑炎一例

    临床资料:患儿,男,1岁2个月.因发热14天、皮疹九天、肢体抖动、昏迷1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4天开始出现发热,热峰达40.0℃.发热第5天出现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及腹股沟区,为粟粒大小斑丘疹.于出疹后第八天出现频繁肢体抖动,并渐昏迷.因病情危重,外院诊断不明,于病程第14天来我院诊治.追问病史,患儿生后8月时接种过麻疹疫苗.

    作者:傅鸣郁;朱磊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方法及提高灌肠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方法: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结果:一个疗程治愈54例,治愈率90%.结论:中西药结合配合正确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争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心脏手术后易发护理风险事件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心脏手术后护理风险因为的分析,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总结临床工作经验.结果:护理风险发生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障护理安全.结论:使患者顺利康复,预后良好.

    作者:刘美莲;张瑞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不同腰麻用药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用药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0月~2010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共162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而时照组应用布比卡因,观察并比较两组间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痛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与对照组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