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奕;蔡颖洁;钱瑛
目的:向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家庭里提供整体护理.方法:选取住院病人59例康复期患者借助家庭内沟通,以护理人员为主体,协助患者家庭成员实施对惠者的护理.结果:患者在家庭护理中能逐步恢复自我照顾的能力.逐步恢复社会功能.直至恢复正常家庭角色.结论:家庭护理是康复期患者巩固治疗,恢复健康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所谓人性化护理服务是指提供护理技术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全过程,以体现人的尊严,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各种符合生活轨迹的服务[1].
作者:张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前2h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口服与阴道内放置对宫颈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集对象500例,随机分为1组(口服400μg),Ⅱ组(口服600μg),Ⅲ组(阴道给药400μg),Ⅳ组(阴道给 600μg)和V组(对照组)各100例.结果:4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4个实验组比较扩宫效果无明显差异.一同一剂量口服组和阴道组比较,阴道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一两个口服组或两个阴道组比较,400μg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400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可作为人工流产前宫颈扩张的佳有效剂量和理想给药途径.
作者:吴晓红;张粉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中巡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我院住院部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等科室落实了静脉输液中的巡视,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护士长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整改.结果:自2008年1月开始落实静脉输液巡视.患者因输液问题发生的床头传呼器使用次数从平均每天29次下降到6次,住院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从90%上升为96%,结论:静脉输液巡视配合静脉输液卡使用后,使静脉输液巡视实行了规范化管理,输液巡视动态管理的可操作性增强,加强了护患沟通和护士之间的协作,同时静脉输液巡视还可评价护士工作质量.
作者:逯秀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硝酸甘油片(速崩)和硝酸甘油舌下片缓解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符合冠心痛心绞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硝酸甘油片(速崩)用于急性心绞痛的缓解与普通硝酸甘油舌下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影响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论:硝酸甘油(速崩片)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具有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等特点且能更迅速缓解发作时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解晓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在农村及经济落后地区发生率极高,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以青壮年为多,大大的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及经济发展本病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治疗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的阿托品使用问题作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主作者的认识.进而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诊疗水平.
作者:曹龙启;李广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作为一名药剂人员,必须要科学地正确把握口服用药的时间和方法,熟悉临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及时间.方法:严格按规定准确无误的发送给患者,使之产生佳疗效.结果:告知患者,了解某些药物的相关知识及服药后的正常反应,使其配合.结论:以达到药物的佳效应,安全、准确、有效的药物治疗目的.
作者:梁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方法:准备工作同鼻饲法.将活检钳表面涂上硅油插入胃管,以便胃管插入后顺利抽出活检钳,量鼻尖至耳垂的距离,沿一侧鼻孔轻轻向前推进插入,估计胃管达咽部时(约15cm或鼻尖至耳垂的距离),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必须正中托起,不要左右摇摆,使下颚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滑行,慢慢插入预定顶长度,确定胃管在胃内,胃管插入成功.
作者:张树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8年9月收集符合本实验条件要求的病例42例,其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9.66±6.67)岁.实验组21例.其中男6例,占38%,女15例,占62%.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66.83±5.62)岁;对照组21例,男10例,占50%;女11例,占5%.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2.42±8.4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经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史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药房取药是患者就医过程的后一环,无形中药房就成为患者相对集中的地方,也就成为药患纠纷较多的科室.笔者现就本人IO J-L年在药房工作的经验,药患纠纷是如何引起和如何防范进行探讨,为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减少药患纠纷,提高服务质量谈一点个人感受.
作者:史玉君;田炳利;胡淑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对我院2212例体检者进行肝、胆、胰、脾、肾等脏器体检筛查.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回顾分析发现348例脂肪肝的一般情况和病因调查,为脂肪肝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讨论:脂肪肝是一种疾病,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沈凤琴;邱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自体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愈合的影响,旨在为临床上提高肌腱移植物成活质量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建立24只新西兰免足母长屈肌腱一跟骨隧道愈合动物模型.实验组分别于术中、术后第3、6、9、12、15天在自体移植肌腱一骨隧道界面注射填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FGF),对照组不作任何填充.分别于术后l、2、4、8周各处死6只兔子(每组3只),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①实验组大载荷及刚度除第l周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余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强,统计学差异显著②术后第l、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断裂点均主要集中在骨腱愈合部位.术后8周,实验组断裂点较对照组更多的集中在肌腱段,而对照组则主要为骨隧道内拔出.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以在术后早期增强腱一骨界面的结合力,促进移植肌腱在骨隧道内的愈合.
作者:张新珠;赵昆;郭开今;周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救治要点.方法:对3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救治要点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可导致多种复杂、严重的心律失常,救治要点是及时、彻底的洗胃和正确、合理、及时地抗心律失常治疗.结论:乌头碱中毒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及直接对心肌产生毒性作用而导致心律失常.采取综合措施,及时有效地纠正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是救治的关键.
作者:唐成玥;刘利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多糖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多糖类药物在提取、分离纯化和药理作用等方进行了综述.为今后多糖类药物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任景文;云彪;王继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减轻肝癌病人的痛苦.使许多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方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结果:提高原发性肝癌的生存率.结论: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5年生存率有效的手段,而术后TACE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越涛;孙建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切除突出椎间盘以解除对神经和椎动脉压迫,为颈椎功能恢复创造优良条件,争取完全的康复.方法:选择18例符合手术指征的颈椎病患者,术前认真准备、术后体位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结果:18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感知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手术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高质量的护理及正确功能锻炼,对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在HBV-DNA低水平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将80例HBV-DNA在1.0×103~1.0 X 105拷贝/mL之间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36),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检测肝功能和HBV标志的变化,疗程结束后3、6个月随访2次,结果:治疗组TBI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3、6月随访亦显示治疗组的TBI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对低水平复制的HBV-DNA具有抑制作用、对恢复肝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临床疗效肯定且停药后短期内不易复发.
作者:刘育民;杨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8年8月27日我院收治1例氢氧化钠中毒幼儿,经抢救治疗60天后好转出院,准备行手术修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春梅;王爱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规范儿科用药.方法:根据儿童生理及儿科用药特点,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加强门诊药房对儿科用药的指导.结果:儿科合理用药值得注意.结论: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喜寅;任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维思通与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两组,98例单用维思通治疗,27例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程6周.结果:两组见效时间和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单用维思通的不良反应少于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结论: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o
作者:蒋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