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二例

王者锋;林朝霞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 胸锁乳突肌, 消炎痛治疗, 诊断, 颈部疼痛, 精神紧张, 甲状腺吸, 药治疗, 强地松, 沈阳, 女性, 患者, 红药, 复发, 服药, 查体, 病人
摘要:例1:患者,女性,33岁.因右颈部疼痛2天就诊.查体:T:36℃P:80次/分BP:12/9kPa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压痛,经诊断为胸锁乳突肌拉伤,给予沈阳红药、消炎痛治疗.3天后,病人病情不见好转,出现精神紧张、多汗、双侧甲状腺Ⅰ°肿大,触痛,ESR增快,达102mm/h,血T3、T4增高,甲状腺吸碘[3]率明显降低,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经用强地松、消炎痛等药治疗,病情迅速好转,服药2月无复发.
包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目的:对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的讨论.方法:通过32例腰椎管狭窄应用临床检查,影像学及术中所见病理改变紧密结合,查明与临床有关病理所在,进行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9年,按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优24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75%.结论:应根据腰椎管狭窄症不同的病变特点进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时应做融合内固定术.

    作者:郭培刚;柴智;张国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面积褥疮创面治疗及护理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常见于昏迷、瘫痪、长期卧床等病人.我科收治了一例因双下肢瘫痪而造成全身多处褥疮,且面积大,溃烂深达骨骼处.经过清创、抗炎对症、局部换药等精心治疗和护理,缩短了病程,住院105天痊愈出院.

    作者:张瑞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骨折内固定理论的发展

    目的:探讨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方向.方法:回顾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各理论观点的主要思想内涵.结果: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是基于对骨折愈合机制的认识和新的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对骨科愈合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必然推动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结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将朝着更符合骨折自然愈合的规律方向发展.

    作者:陈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品的PH对菌落总数检验结果的影响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验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mL(g)检样中所得菌落的总数.在食品中,通常用氢离子活度(PH值)来表示有效的酸度.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的负对数.中性溶液中PH为7,碱性溶液中PH>7,酸性溶液中PH<7.

    作者:曹雪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外伤性脑梗塞(附三例报告)

    报告三例少儿急性外伤性脑梗塞.阐述本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小儿外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与暴力大小不相称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作者:张向荣;王建良;冯利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病毒感染致急性心肌炎急性脑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住院号231219.既往体健,因头痛恶心一月余,胸憋气短4天,晕厥二次在当地旗医院抗休克治疗一天后转中心医院急诊科.查体:T36.2℃,心率20次/分,R20次/分,BP0/0kpa,神志清,平卧位,颈软无抵抗,无颈V怒张,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略大,S1明显低钝,心律不齐,心率20次/分,无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未引出,末梢循环差、四肢冰冷,EKG示Ⅲ°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抒心律,慢心率17次/分,立即予异丙基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静滴,急诊行经股静脉穿刺心内膜下临时起搏成功,心电示波为起搏心律,70次/分,血压上升为12/8kpa,转入心内科病房.

    作者:李西民;张斯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罕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病二例

    子宫内膜异位是妇科常见的病,但气管内、膀光内子宫内膜异位症实属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气管内,膀光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报告如下.例1:女,37岁.平时体质较弱、无结核、肝炎病况.1999年9月份人工流产1次,2000年3月份,开始出现反复咯血,咯血前自觉胸闷、气短、无痰及胸痛等症状,经反复胸透、胸片、胸部CT检查,排除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肿瘤等,给予对症治疗、咯血止,有时不经治疗4~6天后,自行停业咯血,反复咯血半年多未明确诊断,1次月经来潮量多,此时,咯血量也明显增多,味腥臭,临床将咳出物送病理检查.大体所见:紫红色组织一块,体积1×1×0.3cm3,镜下见:凝血块中代分泌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病理诊断:气管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明确诊断后,监床给予中药及服用18甲基炔诺酮及甲孕酮治疗,咯血量减少至今4年患者状态完好.

    作者:裴玉娥;徐建胜;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文护理服务临床实践

    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它既可体现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业和规范,以人为本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以人为本具体的实践和应用.

    作者:侯秋菊;于洪;魏增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应用人胎盘血白蛋白过敏致死一例

    患儿,男,11岁.1993年4月20日因患慢性肾炎入院.23日经静脉输入白蛋白100ml,患儿自诉胃区疼痛,伴恶心、呕吐,继之寒战.当时考虑输液反应,给予相应的处理,效果不佳.24日患儿全身疼痛,皮肤、巩膜黄染明显.25日患儿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全身高度浮肿,尿闭,意识朦胧,心率为117次/分,心律不齐,血压降至60/40,呼吸困难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潘桂梅;贺利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是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病情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其发病机理同时,也在逐渐探索其治疗手段.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局麻药物及抗心率失常药物.近年来,利多卡因是否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已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丹娜;陈宁;白波;邓海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平片与CT扫描影像对比

    本文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有完整病例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片重读,以期更好的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的各种影像学征象,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侯玉明;李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全营养混合液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或导致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包括氧耗量增加、静息能量消耗增加、高糖血症伴随糖原异生增加、糖耐量下降、蛋白质分解利用及尿氮增加.

    作者:孙志刚;赵印梅;周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谈非语言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

    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通过非语言性沟通的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患者身心得到满足,下面将阐述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作者:侯瑞生;郭秀兰;马增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对16例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及12例正常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1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同时分别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并对各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存在着葡萄糖耐量异常,血清胰岛素、C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这种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罗庆锋;许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穿琥宁不良反应4例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在静滴穿琥宁时发生不良反应4例,现分别报告如下.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女,34岁.因发热伴咽痛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的葡萄糖液250ml和穿琥宁针(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4静滴,当滴注约30ml时,该患者感胸闷和气短,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P 120次/分,BP 70/40mmHg,考虑为穿琥宁引起的过敏反应,即停用穿琥宁,同时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注,异丙嗪25mg肌注,约5分钟该患者上述症状渐减轻,30分钟后完全消失,同时血压和心率也恢复正常.观察2小时未再出现其他不适.

    作者:赵凤兰;檀素娟;张振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骨髓涂片中细胞个体群体性质分析

    骨髓穿刺抽取液涂膜标本染色镜检计数各种细胞的百分率称为骨髓像检查.它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诊断各种贫血、白血病、细胞增多或减少性疾病、淋巴系统疾病、骨髓自身以及其它系统疾病是否累及骨髓的重要依据.

    作者:崔荫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二例

    例1:患者,女性,33岁.因右颈部疼痛2天就诊.查体:T:36℃P:80次/分BP:12/9kPa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压痛,经诊断为胸锁乳突肌拉伤,给予沈阳红药、消炎痛治疗.3天后,病人病情不见好转,出现精神紧张、多汗、双侧甲状腺Ⅰ°肿大,触痛,ESR增快,达102mm/h,血T3、T4增高,甲状腺吸碘[3]率明显降低,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经用强地松、消炎痛等药治疗,病情迅速好转,服药2月无复发.

    作者:王者锋;林朝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过敏性紫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一例

    患者,女,10岁,因双下肢出现对称性红色皮疹4天,头痛、恶心、呕吐12小时,意识模糊伴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入院.患者4天前无诱因双小腿外侧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直径在1~1.5mm之间,数量少.

    作者:恒达;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发病早期误诊为猩红热的川崎病一例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3天收入院.3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流涕,在当地诊所肌注地塞米松1次,体温减退两天,但患儿精神差.两天后仍发热,体温达40℃.体检:神志清,结膜充血,口唇红,咽部充血.

    作者:李晓明;宋天月;阎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异丙酚配伍曲马多用于无痛膀胱镜检查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后膀胱镜检查对人体的影响.方法:选35例病人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时间及清醒时间、离室时间、病人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在静注曲马多、异丙酚麻醉后开始操作.结果:异丙酚配伍曲马多用于膀胱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病人全部满意.结论:异丙酚配伍曲马多用于膀胱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病人全部满意.

    作者:张顺利;乔建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包头医学杂志

包头医学杂志

主管:包头市卫生局

主办:包头市医学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