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荫学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开展整体护理的今天,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护士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翻身叩背,而是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心理护理的基础是沟通.护士必须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与患者交流,从而影响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应对能力,以达到终的康复.
作者:石钰艳;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步伐从陈旧的管理模式中脱胎出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化的战略性转移,对医院图书馆员有了新的标准,只有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飞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剖腹产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剖腹产术中出血是剖腹产中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均可危及产妇生命,现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段丽萍;乌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窦性早搏临床报导较少.我院在做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DP-ECG)时诱发窦性早搏二联律一分例报告如下.患者,女,61岁,因发作性胸闷疑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做DP-ECG试验.检查方法:DP-ECG前12小时停服扩冠药物、氨茶硷和潘生丁.按0.84mg/kg潘生丁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到30ml后静脉推注.前4min推入0.56mg/kg量,后6min推人余量.推注前后分别记录常规12导心电图.推注完0.84mg/kg剂量后患者发生胸闷气短症状.心电图出现窦性早搏二联律伴胸前导联S-T缺血性压低.此后立即将0.25氨茶硷稀释20ml缓慢静脉推入.推注氨茶硷后胸闷气短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见图).
作者:刘改云;王志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24岁.左半身节段性麻木3年,左手进行性萎缩.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左半身麻木,节段性疼痛,右手肌萎缩,左上肢无力麻木,手掌变薄,变小,对掌困难,指间关节背伸屈曲畸形,经多家省市级医院诊治,诊断不明确,治疗无效果.于2004年3月19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查体,结合颈部核磁共振,诊断为,颈胸段脊髓空洞症,于2005年5月18日收住院.查体:左半身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温痛觉明显减退,触觉深感觉尚存,左前臂中段之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左手变小、薄,骨间肌萎缩,指间关节背伸屈曲畸形,5指不能分开,不能对掌,右上肢肌力3级,颈粗短,左Babinslin征阳性,左踝阵挛阳性,颈椎MRI:颈胸段脊髓空洞,头颅CT无异常.术中所见:枕骨大孔内陷,小脑扁桃体下移,手术方法:环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后部切除,小脑扁桃体电烧,中央管再通,凌形窝成形术.
作者:云鸿;路建中;洪铸;胜利;崔克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足月自然分娩的产妇400例.产妇年龄23~30岁,无任何合并症.新生儿体重2500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母乳喂养组200例,对照组200例,两组产妇条件,如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因素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作者:吕静;董云;杨喜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3天收入院.3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流涕,在当地诊所肌注地塞米松1次,体温减退两天,但患儿精神差.两天后仍发热,体温达40℃.体检:神志清,结膜充血,口唇红,咽部充血.
作者:李晓明;宋天月;阎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或导致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包括氧耗量增加、静息能量消耗增加、高糖血症伴随糖原异生增加、糖耐量下降、蛋白质分解利用及尿氮增加.
作者:孙志刚;赵印梅;周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成人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中毒种类、中毒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为有意自服中毒,临床症状轻重不一,192倒均经早期洗胃、使用特效解毒药和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急性中毒常见原因是家庭矛盾(争吵后自服中毒),且以女性居多.误服中毒后尽快明确诊断,早期洗胃使用特效药解毒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强;甄党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骨髓穿刺抽取液涂膜标本染色镜检计数各种细胞的百分率称为骨髓像检查.它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诊断各种贫血、白血病、细胞增多或减少性疾病、淋巴系统疾病、骨髓自身以及其它系统疾病是否累及骨髓的重要依据.
作者:崔荫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住院号231219.既往体健,因头痛恶心一月余,胸憋气短4天,晕厥二次在当地旗医院抗休克治疗一天后转中心医院急诊科.查体:T36.2℃,心率20次/分,R20次/分,BP0/0kpa,神志清,平卧位,颈软无抵抗,无颈V怒张,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略大,S1明显低钝,心律不齐,心率20次/分,无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未引出,末梢循环差、四肢冰冷,EKG示Ⅲ°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抒心律,慢心率17次/分,立即予异丙基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静滴,急诊行经股静脉穿刺心内膜下临时起搏成功,心电示波为起搏心律,70次/分,血压上升为12/8kpa,转入心内科病房.
作者:李西民;张斯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神经科自2000年1月至12月收治面神经麻痹患者16例,经过抗炎、抗病毒、神经营养、激素、扩血管,配合口服中药、针灸等辅助治疗及通过细致观察做好入院评估、健康宣教等有效全面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患者无面肌痉挛等任何合并症的发生.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宋鸿雁;王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通过非语言性沟通的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患者身心得到满足,下面将阐述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作者:侯瑞生;郭秀兰;马增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为了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进一步认识,现对近5年收集的160例肝硬化腹水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60例及其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1995年北京肝病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经统计学卡方验证,将出血者60例与无出血者100例合并脾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肝昏迷及肾功能减退进行对照.结果:出血组的肾功能减退(68.3%)及肝昏迷(28.3%),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1.0%和8.0%)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再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出血者高,为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及时进行急诊内镜检查.
作者:常建平;郭建红;杨红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有完整病例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片重读,以期更好的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的各种影像学征象,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侯玉明;李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在静滴穿琥宁时发生不良反应4例,现分别报告如下.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女,34岁.因发热伴咽痛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的葡萄糖液250ml和穿琥宁针(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4静滴,当滴注约30ml时,该患者感胸闷和气短,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P 120次/分,BP 70/40mmHg,考虑为穿琥宁引起的过敏反应,即停用穿琥宁,同时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注,异丙嗪25mg肌注,约5分钟该患者上述症状渐减轻,30分钟后完全消失,同时血压和心率也恢复正常.观察2小时未再出现其他不适.
作者:赵凤兰;檀素娟;张振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58岁,因尿频3个月就诊.自述近3个月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经抗炎治疗无好转,小便次数较前明显增多,每天约20余次.查体:T36℃,R23次/分,BP160/90mmHg.心率92次/分,律整,无杂音.
作者:孙科;刘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医院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对象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求治好疾病,还希望得到尊重、重视、关怀、理解等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护理管理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马华;徐彩霞;雷筱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循证医学(evidenced-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模式.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大的区别在于临床医师在制定医疗决策时既重视已有的个人临床经验,同时又强调采用现有的、好的、客观的研究依据,两者缺一不可.
作者:卢梅;张瑞霞;陈建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纪元.由于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臻完善,许多生命被挽回了,人的寿命得以延长,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高质量的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关怀.
作者:刘旭红;吕利;张玉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