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董云;杨喜娜
窦性早搏临床报导较少.我院在做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DP-ECG)时诱发窦性早搏二联律一分例报告如下.患者,女,61岁,因发作性胸闷疑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做DP-ECG试验.检查方法:DP-ECG前12小时停服扩冠药物、氨茶硷和潘生丁.按0.84mg/kg潘生丁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到30ml后静脉推注.前4min推入0.56mg/kg量,后6min推人余量.推注前后分别记录常规12导心电图.推注完0.84mg/kg剂量后患者发生胸闷气短症状.心电图出现窦性早搏二联律伴胸前导联S-T缺血性压低.此后立即将0.25氨茶硷稀释20ml缓慢静脉推入.推注氨茶硷后胸闷气短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见图).
作者:刘改云;王志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足月自然分娩的产妇400例.产妇年龄23~30岁,无任何合并症.新生儿体重2500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母乳喂养组200例,对照组200例,两组产妇条件,如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因素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作者:吕静;董云;杨喜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是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病情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其发病机理同时,也在逐渐探索其治疗手段.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局麻药物及抗心率失常药物.近年来,利多卡因是否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已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丹娜;陈宁;白波;邓海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在2000年1月收治了1例再障合并妊娠的孕妇,入院后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我们积极主动实施整体护理,在以病人为中心,从心理、生理的需要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俊丽;崔艳霞;李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面积脑梗塞是指由于一侧颈内动脉栓塞或急性梗塞所造成的一侧大脑中动脉伴有/或不伴有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阻断或急性缺血,形成一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缺血,造成脑组织的缺血、水肿、肿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累及到同侧的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由于发病急骤、病变广泛可迅速造成高颅压危象,危及生命.根据这一情况我院1994年开始对大面积脑梗塞病人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作者:朱红伍;吕俊生;黄劲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对16例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及12例正常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1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同时分别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并对各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存在着葡萄糖耐量异常,血清胰岛素、C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这种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罗庆锋;许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因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反应而得名,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如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血液等处.正常人CRP的浓度很低(0.068~8.2mg/l),但在组织损伤、急性感染后6~8小时后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可达正常值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呈正比,炎症治愈后浓度迅速下降,7~12天可恢复正常水平[1].近年研究证明,CRP能激活补体促进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运动与吞噬,有条理素样作用;促进正常人末梢血单核细胞对黑色素瘤C的破坏作用;影响淋巴细胞对细胞分裂物质的反映性,与部分T淋巴细胞结合,抑制其功能;能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血小板第3因子活化和内源性ADP与5-羟色胺释放,对血小板凝集和血块收缩有抑制作用[2].
作者:杨晶;陈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合理的使用微生态制剂,方法:查阅、收集近年来国内相关微生态制剂的医药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将临床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使用中注意事项进行综述.结果:微生态制剂能通过调整人体肠道菌群,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肠内异常发醇、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结论: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活菌与灭活菌两大类.在服用微生态活菌制剂时,要注意控制水温;与抗菌药物、吸附剂及收敛剂错开时间服,以免失效或疗效降低.
作者:周武杰;王凤华;何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介入,剖腹产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剖腹产术中出血是剖腹产中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处理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均可危及产妇生命,现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段丽萍;乌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开展整体护理的今天,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护士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翻身叩背,而是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心理护理的基础是沟通.护士必须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与患者交流,从而影响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应对能力,以达到终的康复.
作者:石钰艳;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报告三例少儿急性外伤性脑梗塞.阐述本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小儿外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与暴力大小不相称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作者:张向荣;王建良;冯利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医院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步伐从陈旧的管理模式中脱胎出来,实现从传统到现代化的战略性转移,对医院图书馆员有了新的标准,只有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才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飞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次在法规中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条例>实施两年来所写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进行分析,达到提高记录质量和法律效用的目的.
作者:刘春玲;王巧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通过非语言性沟通的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患者身心得到满足,下面将阐述非语言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作者:侯瑞生;郭秀兰;马增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24岁.左半身节段性麻木3年,左手进行性萎缩.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感左半身麻木,节段性疼痛,右手肌萎缩,左上肢无力麻木,手掌变薄,变小,对掌困难,指间关节背伸屈曲畸形,经多家省市级医院诊治,诊断不明确,治疗无效果.于2004年3月19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查体,结合颈部核磁共振,诊断为,颈胸段脊髓空洞症,于2005年5月18日收住院.查体:左半身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温痛觉明显减退,触觉深感觉尚存,左前臂中段之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左手变小、薄,骨间肌萎缩,指间关节背伸屈曲畸形,5指不能分开,不能对掌,右上肢肌力3级,颈粗短,左Babinslin征阳性,左踝阵挛阳性,颈椎MRI:颈胸段脊髓空洞,头颅CT无异常.术中所见:枕骨大孔内陷,小脑扁桃体下移,手术方法:环椎后弓切除,枕骨大孔后部切除,小脑扁桃体电烧,中央管再通,凌形窝成形术.
作者:云鸿;路建中;洪铸;胜利;崔克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骨髓穿刺抽取液涂膜标本染色镜检计数各种细胞的百分率称为骨髓像检查.它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诊断各种贫血、白血病、细胞增多或减少性疾病、淋巴系统疾病、骨髓自身以及其它系统疾病是否累及骨髓的重要依据.
作者:崔荫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在治疗中护士直接与病人的接触机会多,工作中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即可造成病人的不满和纠纷,表现在护理方面的原因为护士方面:①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②执行和处理医嘱不严格,甚至出现丢漏处理:包括盲目执行错误医嘱和错误执行医嘱.③不认真执行操作规程,造成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和污染等.④护士由于内在因素或外部因素导致情绪变化,引起的服务态度欠佳也是常见的纠分之一.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语言交流的技巧掌握不适当,造成病人的误解.⑥自身修养和技能的低下,使患者产生不信赖感.⑦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个别护士在班上尽责尽职差,不去系统观察病人,掌握实情,使的病情记录模仿或照抄.患者方面:①由于近年来人们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做为医疗市场的消费者要注意在就医过程中明明白白消费.②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得到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均视为无形商品,病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专业性强,复杂的服务,它的服务费用是否该收,更有一部分素质差的患者为了逃避医疗费用,故意纠缠医务人员的不足,使一般的问题演变成纠纷激化矛盾.
作者:吕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共有1499例患者使用经肾排泄的水溶性造影剂,男性774例,女性340例,男性年龄35~75岁,女性年龄42~68岁,男女比例4:2.碘造影剂的使用方法:经血管注入者1114例,口服者235例,在CT下定位使用碘造影剂有100例.目前我科使用的碘造影剂有国产的泛影葡胺及安盛药业公司产的碘海醇注射液.
作者:杨国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方向.方法:回顾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各理论观点的主要思想内涵.结果: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是基于对骨折愈合机制的认识和新的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对骨科愈合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必然推动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结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内固定理论的发展将朝着更符合骨折自然愈合的规律方向发展.
作者:陈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为冶金建筑职工医院,高空坠落伤占同期颅脑损伤的比例较大,我院1990~2004年共收治头外伤400余例,其中高空坠落所致颅脑损伤80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20%.
作者:邵海;王建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