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霞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为了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有进一步认识,现对近5年收集的160例肝硬化腹水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60例及其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根据1995年北京肝病会议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经统计学卡方验证,将出血者60例与无出血者100例合并脾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自发性腹膜炎、肝昏迷及肾功能减退进行对照.结果:出血组的肾功能减退(68.3%)及肝昏迷(28.3%),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21.0%和8.0%)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者,再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未出血者高,为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应及时进行急诊内镜检查.
作者:常建平;郭建红;杨红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58岁,因尿频3个月就诊.自述近3个月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经抗炎治疗无好转,小便次数较前明显增多,每天约20余次.查体:T36℃,R23次/分,BP160/90mmHg.心率92次/分,律整,无杂音.
作者:孙科;刘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在静滴穿琥宁时发生不良反应4例,现分别报告如下.过敏性休克1例:患者,女,34岁.因发热伴咽痛被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的葡萄糖液250ml和穿琥宁针(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4静滴,当滴注约30ml时,该患者感胸闷和气短,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P 120次/分,BP 70/40mmHg,考虑为穿琥宁引起的过敏反应,即停用穿琥宁,同时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注,异丙嗪25mg肌注,约5分钟该患者上述症状渐减轻,30分钟后完全消失,同时血压和心率也恢复正常.观察2小时未再出现其他不适.
作者:赵凤兰;檀素娟;张振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是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病情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其发病机理同时,也在逐渐探索其治疗手段.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局麻药物及抗心率失常药物.近年来,利多卡因是否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已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丹娜;陈宁;白波;邓海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循证医学(evidenced-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医学模式.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大的区别在于临床医师在制定医疗决策时既重视已有的个人临床经验,同时又强调采用现有的、好的、客观的研究依据,两者缺一不可.
作者:卢梅;张瑞霞;陈建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3天收入院.3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流涕,在当地诊所肌注地塞米松1次,体温减退两天,但患儿精神差.两天后仍发热,体温达40℃.体检:神志清,结膜充血,口唇红,咽部充血.
作者:李晓明;宋天月;阎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次在法规中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条例>实施两年来所写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进行分析,达到提高记录质量和法律效用的目的.
作者:刘春玲;王巧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有完整病例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片重读,以期更好的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的各种影像学征象,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侯玉明;李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报告三例少儿急性外伤性脑梗塞.阐述本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小儿外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与暴力大小不相称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作者:张向荣;王建良;冯利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之一,直接危及孕妇围生儿的生命安全.我们在产科门诊工作中,通过加强产前保健,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素玲;张海燕;史家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成人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中毒种类、中毒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为有意自服中毒,临床症状轻重不一,192倒均经早期洗胃、使用特效解毒药和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急性中毒常见原因是家庭矛盾(争吵后自服中毒),且以女性居多.误服中毒后尽快明确诊断,早期洗胃使用特效药解毒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强;甄党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2002年3月~2004年8月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高压氧对颅脑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都有极好的疗效,它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痛苦的优点.可明显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本组经高压氧治疗有效率达93%.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宇峰;吴春荣;麻晓融;高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或导致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包括氧耗量增加、静息能量消耗增加、高糖血症伴随糖原异生增加、糖耐量下降、蛋白质分解利用及尿氮增加.
作者:孙志刚;赵印梅;周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材料与方法健康人对照组:96例健康成人,男51例,女45例,年龄均在46~65岁.食管癌组:经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等确诊的83例食管癌患者,男46例,女37例,年龄均在44~70岁.
作者:龙江;姜萍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它既可体现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业和规范,以人为本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以人为本具体的实践和应用.
作者:侯秋菊;于洪;魏增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面积脑梗塞是指由于一侧颈内动脉栓塞或急性梗塞所造成的一侧大脑中动脉伴有/或不伴有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阻断或急性缺血,形成一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缺血,造成脑组织的缺血、水肿、肿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累及到同侧的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由于发病急骤、病变广泛可迅速造成高颅压危象,危及生命.根据这一情况我院1994年开始对大面积脑梗塞病人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作者:朱红伍;吕俊生;黄劲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本组病例30例,年龄36~70岁,均为女性病人,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乳腺癌.病理分类为:小叶癌2例,导管癌3例,单纯癌10例,髓样癌4例,腺癌1例,乳头状癌1例,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3例,小管癌1例,粘液腺癌4例.均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血象正常.
作者:程磊;刘成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60岁,以冠心病入院,无药物过敏史,按医嘱静滴5%葡萄糖200毫升加血塞通0.4克,Qd.前8天静滴均无任何不良反应.第9天常规再次静滴上述药物,滴速为40滴/分,约1小时左右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立即拔掉液体,测P92次/分,R23次/分,Bp15/10kpa,遵医嘱肌注地塞米松5mg,苯海拉明20mg,氧气吸入2升/分,经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约20分钟症状缓解,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小时又出现血压下降至11/6kpa,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心音低,脉细数,立即加大吸氧流量5升/分,给面罩法吸氧,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经过抗休克、抗过敏等抢救治疗,72小时后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治愈出院.
作者:马桂香;时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合理的使用微生态制剂,方法:查阅、收集近年来国内相关微生态制剂的医药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将临床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使用中注意事项进行综述.结果:微生态制剂能通过调整人体肠道菌群,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肠内异常发醇、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结论: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活菌与灭活菌两大类.在服用微生态活菌制剂时,要注意控制水温;与抗菌药物、吸附剂及收敛剂错开时间服,以免失效或疗效降低.
作者:周武杰;王凤华;何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在2000年1月收治了1例再障合并妊娠的孕妇,入院后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我们积极主动实施整体护理,在以病人为中心,从心理、生理的需要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俊丽;崔艳霞;李倩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