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鸿;路建中;洪铸;胜利;崔克伦
目的:对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的讨论.方法:通过32例腰椎管狭窄应用临床检查,影像学及术中所见病理改变紧密结合,查明与临床有关病理所在,进行选择减压,融合和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9年,按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优24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75%.结论:应根据腰椎管狭窄症不同的病变特点进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时应做融合内固定术.
作者:郭培刚;柴智;张国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纪元.由于医疗救护技术的日臻完善,许多生命被挽回了,人的寿命得以延长,现代人不但要求高质量的生,高质量的活,而且高质量的死也渐受重视,这就是所谓的临终关怀.
作者:刘旭红;吕利;张玉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材料与方法健康人对照组:96例健康成人,男51例,女45例,年龄均在46~65岁.食管癌组:经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等确诊的83例食管癌患者,男46例,女37例,年龄均在44~70岁.
作者:龙江;姜萍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有完整病例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进行X线平片和CT扫描片重读,以期更好的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的各种影像学征象,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侯玉明;李秀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开展整体护理的今天,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护士的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翻身叩背,而是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心理护理的基础是沟通.护士必须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与患者交流,从而影响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应对能力,以达到终的康复.
作者:石钰艳;李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后膀胱镜检查对人体的影响.方法:选35例病人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时间及清醒时间、离室时间、病人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在静注曲马多、异丙酚麻醉后开始操作.结果:异丙酚配伍曲马多用于膀胱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病人全部满意.结论:异丙酚配伍曲马多用于膀胱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病人全部满意.
作者:张顺利;乔建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高血压是麻醉、手术及术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剧烈的血压波动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脑卒中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麻醉、手术中提供稳定的血压水平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条件,我院应用乌拉地尔、硝苯吡啶对围术期高血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禹建军;杨洪湘;钱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在2000年1月收治了1例再障合并妊娠的孕妇,入院后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我们积极主动实施整体护理,在以病人为中心,从心理、生理的需要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俊丽;崔艳霞;李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本组病例30例,年龄36~70岁,均为女性病人,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乳腺癌.病理分类为:小叶癌2例,导管癌3例,单纯癌10例,髓样癌4例,腺癌1例,乳头状癌1例,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3例,小管癌1例,粘液腺癌4例.均无明显心肺功能障碍,血象正常.
作者:程磊;刘成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窦性早搏临床报导较少.我院在做潘生丁心电图负荷试验(DP-ECG)时诱发窦性早搏二联律一分例报告如下.患者,女,61岁,因发作性胸闷疑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做DP-ECG试验.检查方法:DP-ECG前12小时停服扩冠药物、氨茶硷和潘生丁.按0.84mg/kg潘生丁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到30ml后静脉推注.前4min推入0.56mg/kg量,后6min推人余量.推注前后分别记录常规12导心电图.推注完0.84mg/kg剂量后患者发生胸闷气短症状.心电图出现窦性早搏二联律伴胸前导联S-T缺血性压低.此后立即将0.25氨茶硷稀释20ml缓慢静脉推入.推注氨茶硷后胸闷气短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见图).
作者:刘改云;王志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之一,直接危及孕妇围生儿的生命安全.我们在产科门诊工作中,通过加强产前保健,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素玲;张海燕;史家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例1:患者,女性,33岁.因右颈部疼痛2天就诊.查体:T:36℃P:80次/分BP:12/9kPa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压痛,经诊断为胸锁乳突肌拉伤,给予沈阳红药、消炎痛治疗.3天后,病人病情不见好转,出现精神紧张、多汗、双侧甲状腺Ⅰ°肿大,触痛,ESR增快,达102mm/h,血T3、T4增高,甲状腺吸碘[3]率明显降低,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经用强地松、消炎痛等药治疗,病情迅速好转,服药2月无复发.
作者:王者锋;林朝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对16例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及12例正常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1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同时分别测定血清胰岛素及C肽,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并对各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硬化组存在着葡萄糖耐量异常,血清胰岛素、C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这种糖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罗庆锋;许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大面积脑梗塞是指由于一侧颈内动脉栓塞或急性梗塞所造成的一侧大脑中动脉伴有/或不伴有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阻断或急性缺血,形成一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急性缺血,造成脑组织的缺血、水肿、肿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可累及到同侧的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后动脉.由于发病急骤、病变广泛可迅速造成高颅压危象,危及生命.根据这一情况我院1994年开始对大面积脑梗塞病人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作者:朱红伍;吕俊生;黄劲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颅脑损伤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或导致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包括氧耗量增加、静息能量消耗增加、高糖血症伴随糖原异生增加、糖耐量下降、蛋白质分解利用及尿氮增加.
作者:孙志刚;赵印梅;周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是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病情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人们在不断研究其发病机理同时,也在逐渐探索其治疗手段.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局麻药物及抗心率失常药物.近年来,利多卡因是否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已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贺丹娜;陈宁;白波;邓海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成人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中毒种类、中毒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为有意自服中毒,临床症状轻重不一,192倒均经早期洗胃、使用特效解毒药和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急性中毒常见原因是家庭矛盾(争吵后自服中毒),且以女性居多.误服中毒后尽快明确诊断,早期洗胃使用特效药解毒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强;甄党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女,60岁,以冠心病入院,无药物过敏史,按医嘱静滴5%葡萄糖200毫升加血塞通0.4克,Qd.前8天静滴均无任何不良反应.第9天常规再次静滴上述药物,滴速为40滴/分,约1小时左右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立即拔掉液体,测P92次/分,R23次/分,Bp15/10kpa,遵医嘱肌注地塞米松5mg,苯海拉明20mg,氧气吸入2升/分,经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约20分钟症状缓解,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小时又出现血压下降至11/6kpa,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心音低,脉细数,立即加大吸氧流量5升/分,给面罩法吸氧,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经过抗休克、抗过敏等抢救治疗,72小时后生命体征趋于稳定,治愈出院.
作者:马桂香;时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报告三例少儿急性外伤性脑梗塞.阐述本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小儿外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与暴力大小不相称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作者:张向荣;王建良;冯利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共有1499例患者使用经肾排泄的水溶性造影剂,男性774例,女性340例,男性年龄35~75岁,女性年龄42~68岁,男女比例4:2.碘造影剂的使用方法:经血管注入者1114例,口服者235例,在CT下定位使用碘造影剂有100例.目前我科使用的碘造影剂有国产的泛影葡胺及安盛药业公司产的碘海醇注射液.
作者:杨国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