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梅;谢艺开;黄亚玲;郭丽霞;王芳丽
目的:探讨支持性照顾在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照顾。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问卷核心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除经济困难外,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其他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临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支持性照顾,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美华;黄敏清;麦惠诚;邹秀玲;林榕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良好的护患关系,成功的关键在于护理人员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有技巧的沟通可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和信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瞿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腹腔穿刺后渗液的效果。方法将42例腹腔穿刺后引流管周围有渗液的患者按穿刺日期的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作为换药敷料,实验组采用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穿刺引流管周围渗液。比较2组穿刺点周围皮炎发生率、换药间隔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点周围皮炎发生率为4ǐ.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6%(χ2=8.40,P<0.01),不适患者3例少于对照组10例(χ2=5.46,P<0.05),换药间隔时间(5.20±0.76)d短于对照组(1.03±0.25)d ( t=34.72,P<0.01)。结论使用两件式尿路造口袋收集腹腔穿刺后渗液可降低皮炎发生率,延长换药间隔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马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葱白外敷联合开塞露直肠注入对于解除腰椎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腰椎术后患者121例应用葱白联合开塞露疗法治疗尿潴留。结果有效120例(99.2%),无效1例(0.8%)。结论葱白外敷结合开塞露能有效缓解腰椎术后患者拔出尿管后的尿潴留。
作者:万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31例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或产后乳房下垂松弛的患者,采用水动力吸脂机吸脂行自体脂肪隆乳术。31例患者中24例一次自体脂肪注射取得满意效果,7例6个月后经过第2次自体脂肪注射取得理想效果,患者胸围增大3~5 cm ,下垂明显改善,无1例发生并发症。严格无菌操作,遵守吸脂原则,操作技术正确、熟练,可保证脂肪颗粒完好、无破坏、纯化程度高。加强术中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陈春莲;卜湾湾;孙葵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自行排尿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37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编号,分为A组(常规组)、B组(注药组)、C组(循证组)各125例。A组采用常规拔尿管的方法,B组采用注药拔尿管的方法,C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拔出尿管,比较3组患者拔管时的疼痛程度及拔管后的首次自行排尿成功率。结果 A组无痛23例,B组65例,C组103例,C组拔管时疼痛程度低于A组和B组,C组拔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成功率(88.8%)高于A组(32.8%)和B组(66.4%)。结论循证护理结合临床实践能提供佳的护理措施,减轻留置尿管患者拔管时的疼痛,提高首次自行排尿成功率。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应用抗生素之前,每种抗生素均需要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止药物过敏反应给患者带来伤害。护理人员在执行药物过敏试验时,常规是进行皮内注射后,在皮试单上记录观察皮试结果的时间(皮试时间一般为15 m in )。然而,IC U 护理工作非常繁重,在皮试期间,护理人员会进行其他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进行抢救的时候,因繁忙错过看皮试的时间而影响皮试结果,需要重新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再次穿刺的痛苦,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也会因为担心皮试时间而影响其他工作的效率。为了避免延误观察皮试时间,我科2012年5月采用定时器报警提示护理人员观察皮试结果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夏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医院专科特点,组建了咯血专科护理小组,制定工作规范与流程,加强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开展专科查房与会诊等临床实践活动。实施咯血专科护理规范管理后,护士对咯血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明显提高,提高了咯血专科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陈玉梅;谢艺开;黄亚玲;郭丽霞;王芳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运用品管圈提高手术部护理交接班质量,减少工作漏项。针对选定主题进行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对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交接班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数量进行比较。出现的问题数量由改善前的35憫.67次/月降为改善后的13.33次/月,进步率62.63%。针对手术部护理交接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的对策有效,形成了标准化,规范了护理交接班流程。
作者:朱琳;苏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IC U护理人员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执行现状,探讨影响护理人员抬高床头依从性的因素。方法应用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对3个班次3个不同时间点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连续12周的调查。结果8∶00-15∶00班、15∶00-22∶00班、22∶00-8∶00班护理人员床头抬高30°依从率分别为59?.4%、61.5%、52.7%。护士的依从率为35.0%,护师为65.5%。结论 IC U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普遍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护理人员的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等,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指导,以提高依从效果。
作者:李碧双;何秀霞;黄雅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伤口护理会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对照组48例85处压疮采用传统护理会诊方法;实验组45例76处压疮实施品管圈模式下的伤口护理会诊。比较2组患者的压疮转归、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措施落实率。结果实验组压疮的治愈率(93 R.42%)好于对照组(82.3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措施落实率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模式下的伤口护理会诊可以更好地改善压疮的转归,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措施落实率。
作者:陆龙妹;管学妹;俞玲英;王莲芬;沈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考研现状及考研动机,以期对医学院校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实习毕业生680人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669份。结果除护理专业外,其他专业考研率较高(60挝.34%~89.14%)。考研动机主要是就业压力。结论医学院校毕业生考研已成为一种趋势,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身的考研、择业观。
作者:张传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进步,临床上静脉输液新药也在不断增加。很多新药的配伍禁忌在药品说明书中尚未详细说明。注射用乳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简称加替沙星)除说明书中提到的配伍禁忌外,我们还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加替沙星(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每100 m L含加替沙星0.2g、氯化钠0.9g)与清开灵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 mL/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炳谚;曹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急救防护措施在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的114例危重抢救艾滋病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选取2012年121例危重抢救的艾滋病患者为观察组,实施艾滋病急救防护措施。观察2组职业暴露率。结果实验组职业暴露率(15.65%)低于对照组(8.77%)。结论加强 H IV职业安全教育、健全危重艾滋病急救措施及规范隔离措施,可降低H IV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周小红;李湘;邓上勤;韦彩云;罗美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11例腹膜透析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时停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调整透析方案后,患者症状消失。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药物性脑病,应及时确诊停药,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贺艳艳;唐葵;徐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院内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62例和非脑卒中组720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一般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终筛选出年龄(OR=2ǐ.120)、既往脑血管病史(OR=1.102)、高血压病(OR=1.814)、心房颤动(OR=1.231)、糖尿病(OR=2.301)、高脂血症(OR=3.450)与院内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尽早治疗心血管原发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作者:高振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保证患者静脉治疗安全常用的操作技术,是危重、大手术、肿瘤及慢性疾病患者进行输液、输血、化疗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有效便捷的途径之一。上臂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因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1],逐渐在各医院广泛应用于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连续麻醉用药及大手术的患者[2]。留置导管如果护理不当,会影响导管继续使用,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损失。因此,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及预防感染等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患者静脉置管后能正常沐浴的问题,让患者安心地接受置管,保证静脉治疗安全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了上臂静脉置管患者的沐浴保护套,已于2012年2月获得国家专利,经临床部分患者试用,效果满意。
作者:董金莲;李娜;胡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法对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妇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7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助产法,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助产法,观察2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及会阴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比例(1.43%)低于对照组(4.29%)。观察组产妇对助产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法可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符合自然分娩的规律。
作者:李桂友;陈彩儿;黎少萍;原绮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M ishel疾病不确定感与压力情景应对方式问卷对114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儋.1%的患者有中等水平或以上的疾病不确定感。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少采用任务应对方式,较多采用的是回避与情绪应对策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任务应对( r=-0.243,P<0.05)和回避应对( r=-0.263,P<0.05)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情绪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 r=0.321,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其疾病不确定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任务应对与回避应对方式可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作者:钟汉玲;蔡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