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秀华;徐世红
对31例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或产后乳房下垂松弛的患者,采用水动力吸脂机吸脂行自体脂肪隆乳术。31例患者中24例一次自体脂肪注射取得满意效果,7例6个月后经过第2次自体脂肪注射取得理想效果,患者胸围增大3~5 cm ,下垂明显改善,无1例发生并发症。严格无菌操作,遵守吸脂原则,操作技术正确、熟练,可保证脂肪颗粒完好、无破坏、纯化程度高。加强术中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陈春莲;卜湾湾;孙葵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运用品管圈提高手术部护理交接班质量,减少工作漏项。针对选定主题进行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对实施品管圈前后护理交接班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数量进行比较。出现的问题数量由改善前的35憫.67次/月降为改善后的13.33次/月,进步率62.63%。针对手术部护理交接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的对策有效,形成了标准化,规范了护理交接班流程。
作者:朱琳;苏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15例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有食管溃疡或食管瘘倾向的患者留置鼻饲管,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妥善固定好鼻胃管,加强营养,做好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14例患者愈合良好,1例因食管瘘转外科行胃造瘘术。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留置鼻饲管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楚君;彭俊华;杨洁云;陈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支持性照顾在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照顾。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问卷核心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除经济困难外,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其他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临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支持性照顾,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美华;黄敏清;麦惠诚;邹秀玲;林榕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进步,临床上静脉输液新药也在不断增加。很多新药的配伍禁忌在药品说明书中尚未详细说明。注射用乳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简称加替沙星)除说明书中提到的配伍禁忌外,我们还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加替沙星(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每100 m L含加替沙星0.2g、氯化钠0.9g)与清开灵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 mL/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炳谚;曹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针对导管室2013年6月出现的3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运用PDCA循环方法查找问题、制定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和目标、实施计划并检查实施效果。导管室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2013年7月-2014年2月导管室无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
作者:何旗群;齐辉;梁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①文章署名及顺序以上传到网站上的修回稿为准,未经修改直接录用的文章以原稿为准。修回稿上传完毕后,作者不得擅自添减作者。论文授权书中署名必须与终上传稿件中署名一致。②凡收到版面费后作者要求撤稿的文章,版面费将不再退回。③凡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如已有专利,请附专利证书复印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IC 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 RBS I )的影响。方法将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重症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并对2组CRBSI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5汉.1%,低于对照组的20.5%;观察组IC 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天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CRBSI发生率,并间接缩短患者ICU平均住院日及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天数,对预防ICU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小玲;杨锋;张倩;栾丽;邹雯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掌背动脉逆行蒂岛状皮瓣移植术在手外科中运用较为广泛,但手术后期容易出现皮瓣坏死,给患者新的软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畸形和缺失。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患肢护理、皮瓣的观察、皮温监测、疼痛的护理。有效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罗美护;翟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嗜铬细胞瘤是家族性、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一部分。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例中50%为双侧肿瘤。临床上多为良性,绝大多数为单侧,以青壮年患者居多,其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和基础代谢的改变。肾上腺是嗜铬细胞瘤的好发组织。
作者:常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136例结肠息肉患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通过术中、术后冥想及四肢放松训练、呼吸,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及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和心理障碍。68例全身麻醉手术和67例局部麻醉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通过冥想和放松训练疼痛明显减轻,1例因术中过度紧张加用镇静剂。冥想和放松训练能有效减轻患者结肠息肉术中及术后的疼痛程度,降低因手术刺激引起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吴敬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7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2组患者在教育前、教育后分别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评分。结果教育前2组SAS、SDS、GSES、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 v.05)。教育8周后2组SAS、SDS各因子分与教育前比较均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2组GSES评分和遵医行为较教育前提高,实验组提高的更明
作者:李爱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应用抗生素之前,每种抗生素均需要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止药物过敏反应给患者带来伤害。护理人员在执行药物过敏试验时,常规是进行皮内注射后,在皮试单上记录观察皮试结果的时间(皮试时间一般为15 m in )。然而,IC U 护理工作非常繁重,在皮试期间,护理人员会进行其他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进行抢救的时候,因繁忙错过看皮试的时间而影响皮试结果,需要重新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再次穿刺的痛苦,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也会因为担心皮试时间而影响其他工作的效率。为了避免延误观察皮试时间,我科2012年5月采用定时器报警提示护理人员观察皮试结果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夏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M ishel疾病不确定感与压力情景应对方式问卷对114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儋.1%的患者有中等水平或以上的疾病不确定感。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少采用任务应对方式,较多采用的是回避与情绪应对策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任务应对( r=-0.243,P<0.05)和回避应对( r=-0.263,P<0.05)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情绪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 r=0.321,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其疾病不确定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任务应对与回避应对方式可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作者:钟汉玲;蔡春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16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期进行用药前宣教、心理护理、严密心电监护等,所有患者顺利完成环磷酰胺治疗。只有严格执行用药程序,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及严密的监护,患者才能顺利完成环磷酰胺治疗,保证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进行。
作者:蒋和玲;李智;宾娟;周华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宣教在IC U行保护性约束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IC 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在每日探视时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入住IC U前或入住时发放宣教卡片进行健康宣教,并针对患者家属的顾虑进行心理疏导。比较2组患者家属对行保护性约束的心理接受程度。结果观察组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接受程度(98.7%)明显高于对照组(73.1%)。结论规范化健康宣教,可使患者家属能正确对待保护性约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云艳;黄丹星;杨鸿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口腔颌面术后为了防止患者术后感染术后需每日进行口腔冲洗,以保持口腔清洁,促进伤口愈合。然而口腔颌面术后患者因术区敷料加压包扎、张口困难、颌间牵引、术区疼痛等原因,在进行口腔冲洗操作过程中易致术区敷料浸湿,必须重新更换敷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此,我科采用保鲜膜进行术区敷料保护,有效地防止了术区敷料浸湿,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淑冷;蔡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介入治疗标准的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9 K.67±0.36)分高于对照组(9.01±0.39)分,疾病健康认知得分(94.51±2.29)高于对照组(76.50±2.46)。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护理质量。
作者:王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IC U护理人员床头抬高30°依从性的执行现状,探讨影响护理人员抬高床头依从性的因素。方法应用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对3个班次3个不同时间点床头抬高依从性进行连续12周的调查。结果8∶00-15∶00班、15∶00-22∶00班、22∶00-8∶00班护理人员床头抬高30°依从率分别为59?.4%、61.5%、52.7%。护士的依从率为35.0%,护师为65.5%。结论 IC U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普遍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护理人员的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等,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指导,以提高依从效果。
作者:李碧双;何秀霞;黄雅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考研现状及考研动机,以期对医学院校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实习毕业生680人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669份。结果除护理专业外,其他专业考研率较高(60挝.34%~89.14%)。考研动机主要是就业压力。结论医学院校毕业生考研已成为一种趋势,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身的考研、择业观。
作者:张传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