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惠创;项明珍;李小萍;许晓霞;闵健;周春丽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广了信息系统及移动终端的普及,该项技术在手术室的管理过程中也展现出无限前景,有望提高手术室管理的效率,实现信息的及时传达,合理进行手术进程安排及加强各部门人员的配合.医生和患者的可接受度较高,医疗救助差错发生率降低,更为有效地进行人员调配,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高效治疗,是科学有效的医院管理方式.
作者:徐伟丹;潘昌玲;杨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信朋友圈分享在临床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名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带教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士带教基础上加予微信朋友圈分享干预,观察两组护士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技术书面报告、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综合素质、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交流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管理有效、师生间沟通增强、实习兴趣有所提高、实习效果有所提高及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的认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信朋友圈分享应用于传统带教模式中,可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巧,降低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实习护士更认同微信朋友圈分享式带教模式.
作者:周剑;张智敏;汪晓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与三甲医院对老年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社区服务中心患有慢性病的100名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医院和社区的联合管理,对照组未实施联合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在保健、营养指导、运动锻炼、健康咨询、建档率、管理率及体检率、护理指导、用药安全、就诊分类、家庭服务、康复指导、疾病管理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以医院为中心到以社区、家庭护理为中心,使社区卫生服务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作者:沈佳英;王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文章对4所中医药院校的传统文化类社团进行调查,分析此类社团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发挥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类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芬;颜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技术管理标准化在放射诊疗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5月医院放射科开始使用技术管理标准化进行诊疗管理.选取201 7年1~4月接受CT检查的5973例患者和DR检查的7834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10月接受CT检查的6016例患者和DR检查的7945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放射诊疗中发生错误的情况,了解患者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错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技术管理标准化后,放射诊疗的错误率大大降低,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投诉率有所降低.
作者:叶奇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提高医院门诊药物咨询的质量和效率,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6年门诊药房1132份咨询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门诊药物咨询者主要是患者及其家属,其中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居多;咨询的药物主要是医院内部制剂、维生素矿物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是咨询的主要内容.结论:用药咨询服务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师专业素质,对指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吉建;张虹;吕艳艳;陈妍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查找皮肤性病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问卷,对2017年6~11月就诊于医院的400名患者进行了填写调查问卷,统计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对2017年6~11月就诊于医院的400名患者进行了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对医师的满意度达到了97%,对护士的满意度达到了96%.未发生交叉感染的病例,无一例院内感染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医务人员,科室布局,消毒措施,药物使用,领导重视程度,医用垃圾处理等方面.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可以提高医院行政管理层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左培军;杨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工作努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呼吸科工作的住院医师17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心理资本调查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17名研究对象的心理资本、工作努力和创新绩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总得分为(86.36±14.95)分工作努力程度的总得分为(49.56±19.13)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44±0.76)分,工作绩效得分为(3.82±0.38)分.17名研究对象,心理资本与工作努力、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工作满意度在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间起重要作用.结论:应积极探讨住院医师心理资本提升方法,进而提升其工作努力程度和创新绩效水平.
作者:郑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高危药品是医院药品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已推行相关的管理措施以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但仍然存在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等情况.通过对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制定管理高危药品的规范制度,来保障医院高危药品的存放和使用安全.
作者:毛芝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管理的意义,以更好的服务患者.方法:以医院甲乳外科病房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情况、术前准备、术后锻炼、使用药物、引流管护理知识知晓率方面,以及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更好的提高患者临床诊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该教育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作者:李琼;周丽芳;杨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规范化管理,药品的科学养护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级医院领导的重视.药品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维系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如何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药房的合理布局,保证药品质量,建立规范化的药房管理模式,已成为基层社区医院管理的首要任务,文章就宁波市海曙区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规范化药房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顾宁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护理风险是影响护理安全乃至护理质量的主要问题.无论是在治疗还是护理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血液科患者往往需要输血治疗,静脉输血的风险性较大,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也较其他科室明显增加,如果不做好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就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文章详细分析了血液科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作者:施秀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文章围绕老年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正确,并有效实施,减少老年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作者:雷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索老年精神病护理管理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老年科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方面,有计划地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实施半年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结果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对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5~2017医院手术室护士60名,对其开展职业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可知,45名护士具备完整的职业侵害认知,15名护士具备不完整的职业侵害认知,无护士不具备职业侵害认知;通过调查可知,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主要类型为刺伤,其次为化学消毒剂损伤及放射线损伤,职业病等.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原因分析,加强护士的职业侵害防护意识,对各类防护措施进行制定,使操作流程更为规范,对化学消毒剂进行合理使用,加强C臂X光机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可使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发生得以有效减少.
作者:楼健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如何确保和落实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将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命题解答的关键就是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聚焦于课程思政“课”本身应该注重的五个环节:基本环节——设计,重点环节——体验,关键环节——引导,难点环节——评估,核心环节——融合.评估的原则导向主要有过程导向、价值导向和差异导向.
作者:刘晓;张黎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信对培养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 6年3月~2017年8月外科收治的患者60例,将2016年3~11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应用微信管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其在健康教育的态度、健康教育的技能、晨起提问、健康教育讲座的参与数、患者健康教育得分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士总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培养外科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过程当中,微信管理方法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阮芳园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更好地了解浙江宁波地区老年人群对家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方法:2017年3~5月期间,选取宁波市4个社区的200例老年人,进行老年人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调查.结果:大部分被调查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护理服务需求,49.48%的老年人其服务需求量在三项以上,前四位分别为血压监测,占55.21%;血糖监测,占49.48%;健康咨询,占44.79%;服药指导,占44.27%.结论: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存在较大的需求,需求集中于健康教育类、康复护理类和预防保健性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锡唯;徐军;王春英;陆萍;张佩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对骨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7年1月起在骨科建立并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体系、后勤支持体系、院内公示系统等,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建立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前后骨科护理工作效率的改善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建立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后,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取药时间、缴费时间、候诊时间、配药时间、治疗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实施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后,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显著提升骨科护理工作效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琼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门诊预约优化对门诊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医院行门诊预约优化管理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分析70例未行门诊预约优化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就医时间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就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门诊预约优化,有助于提高门诊管理水平,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沈雪萍;蒋丽萍;张菊明;沈娟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