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与干预措施

雷桂花

关键词:老年病房, 多重耐药菌, 干预对策
摘要:文章围绕老年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正确,并有效实施,减少老年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对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护理满意度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期入住医院感染科的84例患者和3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顺序分为实施前(实施品管圈之前,2016年3~12月间)和实施后(实施品管圈之后,2017年1~9月),实施前后均为42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进步率和患者对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进步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患者对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感染科住院患者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感染科患者堆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进步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龚幼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与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医院13 200人次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急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135人次,发生率1.02%.药品不良反应常见于使用抗生素者;患者多见的临床症状为荨麻疹、皮疹等皮肤损害;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操作.结论:急诊护理管理应进一步规范用药护理程序,通过合理的评估和用药教育、规范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为急诊用药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朱丽红;林志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床头护嘱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床头护嘱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了110例外科病房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对照组55例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外科患者实施床头护嘱管理,比较两组外科病房患者的护理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外科患者的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分层管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识教育评分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床头护嘱过程中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对于外科病房患者来说具有一定意义,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药品条形码技术在减少门诊窗口调剂外差错中的应用

    通过采用药品条形码技术加强窗口药品核对,以减少门诊口服药品外差错的发生.医院建立所有口服药品条形码库,并对无条形码药品进行编码设置与核对,在门诊窗口建立药品条形信息与处方药品信息比对程序,通过电子扫描程序进行核对发药.统计结果显示30 d内出现的外差错为零,同时显著减少了药品数量差错与金额差错,此外该技术对大于3个药品品种的处方,可以减少核对时间,提高窗口调剂效率.

    作者:曹恒斌;沈健;汪荣华;万斌;蒋凤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层皮肤性病门诊感染危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以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查找皮肤性病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问卷,对2017年6~11月就诊于医院的400名患者进行了填写调查问卷,统计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对2017年6~11月就诊于医院的400名患者进行了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对医师的满意度达到了97%,对护士的满意度达到了96%.未发生交叉感染的病例,无一例院内感染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医务人员,科室布局,消毒措施,药物使用,领导重视程度,医用垃圾处理等方面.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可以提高医院行政管理层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左培军;杨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药配方颗粒在浙江省内的使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中药配方颗粒在浙江省内的使用现状,分析现阶段的制约因素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浙江省648名医务人员进行中药配方颗粒使用现状的调查.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在三级中医(中西医)医疗机构使用比例大,受到普遍欢迎和认可,有使用方便、容易携带和保存等优点,患者反映疗效与常规中药相比相似甚至更好.但在知识宣教和质量标准方面急需改善,且与汤剂的等效性有待商榷.结论:需进一步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研究,扩大支付试点单位,提高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认知度,并制定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

    作者:卢汉体;季聪华;张颖;王晓鸣;肖鲁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标示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标示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收治的117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7~12月收治的11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护理标示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标示考核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标示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实施护理标示管理,能够增强护士对护理标示的熟悉程度,增加患者对护理标示的了解,从而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玉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利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施以护理管理,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于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162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施以传统流程下的护理管理方式,由普通护理者为其护理,该组命名为常规组;成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小组,并对另一组患者施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方式,由小组成员实施护理工作,该组命名为指标组.比较两种组别护理者的护理质量及该组患者满意度等评分.结果:指标组组员护理质量评分平均分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指标组患者满意度分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骨科病患的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护理管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提升护理者的护理水平,同时也可对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毛益群;徐露燕;朱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进行安全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重症监护室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 (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 (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安全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杨晓云;吕苏珍;吴高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分析与质量控制

    中药饮片是人们防病治病的常见药物,在维护人类健康、抵御疾病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中药市场的逐渐开放,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没有良好的中药饮片质量则不能保证用药的疗效,甚至导致整个治疗过程的效率低下.文章就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包含从中药的采收到临床使用的全过程,并提出相关质量控制建议.

    作者:傅俊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对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更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在传统的病房管理中,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范管理有所不足,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缺乏必要认知、患者及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加强感染防控认知宣教、加强人员培训等管理建议.

    作者:徐晓英;林筱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呼吸内科病房护理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问题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了解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对策,是提升安全管理质量的基础.呼吸内科工作相对特殊,主要的安全隐患包括管理因素、技术因素、患者因素、态度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建议从完善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促进交流沟通、强调法律法规、重视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终实现护理质量的进步.

    作者:王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分析与管理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5~2017医院手术室护士60名,对其开展职业危害相关因素的调查及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可知,45名护士具备完整的职业侵害认知,15名护士具备不完整的职业侵害认知,无护士不具备职业侵害认知;通过调查可知,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主要类型为刺伤,其次为化学消毒剂损伤及放射线损伤,职业病等.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原因分析,加强护士的职业侵害防护意识,对各类防护措施进行制定,使操作流程更为规范,对化学消毒剂进行合理使用,加强C臂X光机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可使手术室护士职业侵害的发生得以有效减少.

    作者:楼健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社会上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素养,因此,医院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上要更加注重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神经内科实习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更好的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护理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人文关怀理念充分融入到实习生的带教中,从而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实习生人文素质.

    作者:忻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组间、组内SF-36量表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文章对4所中医药院校的传统文化类社团进行调查,分析此类社团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发挥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类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芬;颜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士岗位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岗位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肾内科护理岗位工作的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与岗位分类、加强护士岗位认识并组织学习、护士岗位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岗位层级划分、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护士岗位责任绩效考核项目进行考察.结果:护士岗位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重点指标、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结论: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护士岗位责任管理制度,并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巧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思考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与三甲医院对老年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社区服务中心患有慢性病的100名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医院和社区的联合管理,对照组未实施联合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在保健、营养指导、运动锻炼、健康咨询、建档率、管理率及体检率、护理指导、用药安全、就诊分类、家庭服务、康复指导、疾病管理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以医院为中心到以社区、家庭护理为中心,使社区卫生服务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作者:沈佳英;王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以“四明”文化观推进中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为辽宁健康养老服务

    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希望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健康中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与健康服务需求,解决日趋严重的老龄化人口医疗等问题,充分发挥中医药惠及民生等重要作用.辽宁省城镇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现状是老年群众的医疗、健康照护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刚起步但尚未建成,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尚未普及,难以满足老年群众的医疗、健康、照护等有效需求.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在长期的中医院管理与文化建设实践之中,关雪峰提出了中医“四明”文化观,以“四明”文化观推进中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为健康辽宁助力,为辽宁健康养老服务.

    作者:梁丽;葛骁欧;关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 提升骨科护理管理质量

    目的:探究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对骨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7年1月起在骨科建立并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体系、后勤支持体系、院内公示系统等,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建立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前后骨科护理工作效率的改善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建立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后,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取药时间、缴费时间、候诊时间、配药时间、治疗时间均较实施前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实施骨科信息化管理体系后,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显著提升骨科护理工作效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琼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