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英;林筱筱
目的:对护理标示管理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收治的117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7~12月收治的117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护理标示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标示考核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标示考核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实施护理标示管理,能够增强护士对护理标示的熟悉程度,增加患者对护理标示的了解,从而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高玉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广了信息系统及移动终端的普及,该项技术在手术室的管理过程中也展现出无限前景,有望提高手术室管理的效率,实现信息的及时传达,合理进行手术进程安排及加强各部门人员的配合.医生和患者的可接受度较高,医疗救助差错发生率降低,更为有效地进行人员调配,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高效治疗,是科学有效的医院管理方式.
作者:徐伟丹;潘昌玲;杨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社会上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素养,因此,医院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上要更加注重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神经内科实习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更好的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护理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人文关怀理念充分融入到实习生的带教中,从而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实习生人文素质.
作者:忻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通过采用药品条形码技术加强窗口药品核对,以减少门诊口服药品外差错的发生.医院建立所有口服药品条形码库,并对无条形码药品进行编码设置与核对,在门诊窗口建立药品条形信息与处方药品信息比对程序,通过电子扫描程序进行核对发药.统计结果显示30 d内出现的外差错为零,同时显著减少了药品数量差错与金额差错,此外该技术对大于3个药品品种的处方,可以减少核对时间,提高窗口调剂效率.
作者:曹恒斌;沈健;汪荣华;万斌;蒋凤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名2016级中医骨伤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人,采用PBL+ CBL双轨教学模式;对照组23人,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通过形成性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及调查问卷系统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C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阶段教学中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曹玉净;林永耀;李东方;徐祉君;李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为了提升医学生在中药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不少中医药大学开设了“中药综合设计性实验”.文章将河南中医药大学开设“中药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进行归纳,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以为其他高校开设本门课程提供参考.
作者:王义翠;王彬;沈继朵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工作努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呼吸科工作的住院医师17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心理资本调查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17名研究对象的心理资本、工作努力和创新绩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总得分为(86.36±14.95)分工作努力程度的总得分为(49.56±19.13)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44±0.76)分,工作绩效得分为(3.82±0.38)分.17名研究对象,心理资本与工作努力、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工作满意度在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间起重要作用.结论:应积极探讨住院医师心理资本提升方法,进而提升其工作努力程度和创新绩效水平.
作者:郑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索老年精神病护理管理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老年科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方面,有计划地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实施半年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结果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对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三甲综合性医院肿瘤外科管理经验.方法:选择医院肿瘤外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实施一体化管理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与实施护理管理前的60例进行比较,记录护理管理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调查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肿瘤外科实施护理管理成效明显,能够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郁惠创;项明珍;李小萍;许晓霞;闵健;周春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在普外科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普外科一区的240名患者实施医护联合查房管理,为观察组;对普外科二区230名患者采取医生、护士分别查房管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及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对提升护理水平及患者和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有促进作用.
作者:叶艳丽;吴春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退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方法,减少退药的产生,提高手工退药的准确性.方法:分析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退药产生的原因,从优化静配中心内部工作流程和完善管理制度入手,提出对策.通过比较对策实施前后退药产生的百分比及手工退药的差错率来评价相关对策的成效.结果:退药的百分比由对策实施前的4.52%下降到2.65%,手工退药的差错率由对策实施前的0.73%下降到0.00%.结论:通过优化静配中心内部工作流程和完善管理制度能有效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提高手工退药的准确性.
作者:金莲玉;吕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如何确保和落实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将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命题解答的关键就是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聚焦于课程思政“课”本身应该注重的五个环节:基本环节——设计,重点环节——体验,关键环节——引导,难点环节——评估,核心环节——融合.评估的原则导向主要有过程导向、价值导向和差异导向.
作者:刘晓;张黎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究ABC时间管理法对于提高骨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骨科工作的护士2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ABC时间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结果:通过运用ABC时间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各项评分和工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BC时间管理法对于提高骨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可以起到积极效果.
作者:陈盈盈;刘川川;宋霄霄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基于接触点管理的产科受访对象服务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更加优质的产科服务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自制问卷的方式,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医院180例产科住院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受访对象对于“母婴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需求度更高,对于非“母婴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需求度更低.结论:对产科住院产妇在住院治疗期间采取接触点管理的方法,让医务人员传授家属母婴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其他方面也进行相关指导帮助,从而提高受访对象对于母婴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陈思玮;木若文;邓雄;林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文章围绕老年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确保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正确,并有效实施,减少老年病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作者:雷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组间、组内SF-36量表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提高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院感防控执行力.方法:运用专案改善的方法针对中医护理技术院感防控执行率低这一问题展开原因分析,设置专门中医治疗室,规范中药制剂管理,对中医器具消毒隔离持续质量改进及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分析专案改善实施前后科室中医治疗室院感管理落实情况、中医器具消毒合格率以及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标准预防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实施前后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院感防控执行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医治疗室院感管理落实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医器具相关院感管理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人员标准预防依从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专案改善能够改善中医治疗室院感管理落实情况,提高中医器具消毒合格率和护理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提高中医护理适宜技术院感防控的执行力.
作者:石凯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将无惩罚上报制度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医院精神科在实施前的2014年仍然采用传统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实施后的2015年即已开始使用无惩罚上报制度.通过自拟的不良事件报告表、护理质量评价表,对医院精神科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上报情况、护理投诉情况、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的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及时上报率高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护理差错率、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无惩罚上报制度后,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护理人员的SCL-90量表评分与国内常模差异小,实施后的评分明显低于常模评分、高于实施前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无惩罚上报制度应用于精神科护理管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陶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比较“五常法”实施前(2016年)及实施后(2017年)神经外科高危药品质量检查不合格率.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后高危药品检查不合格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运用“五常法”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药品管理不合格率,提高药品管理质量,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作者:徐立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外科病区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成效.方法:成立外科病区储备药物专管小组,设立外科病区药物专管员;按生产批号及日期或药物失效日期,将外科病区存放的储备药物用透明袋分装,分类排序存放于科室药物储存柜,并贴上标有药名、批号、剂量、有效期等药物信息的条形码标签,实施规范化管理.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储备药物管理差错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检查储备药物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外科病区储备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减少药物差错的发生率,杜绝药物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作者:陈慧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