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联合查房对提高普外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

叶艳丽;吴春妹

关键词:普外科, 医护联合查房, 患者,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在普外科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普外科一区的240名患者实施医护联合查房管理,为观察组;对普外科二区230名患者采取医生、护士分别查房管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及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实施医护联合查房对提升护理水平及患者和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有促进作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工作努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目的:探究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工作努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呼吸科工作的住院医师17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心理资本调查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17名研究对象的心理资本、工作努力和创新绩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总得分为(86.36±14.95)分工作努力程度的总得分为(49.56±19.13)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44±0.76)分,工作绩效得分为(3.82±0.38)分.17名研究对象,心理资本与工作努力、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工作满意度在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间起重要作用.结论:应积极探讨住院医师心理资本提升方法,进而提升其工作努力程度和创新绩效水平.

    作者:郑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骨科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标准化管理制度构建与成效

    目的:探讨骨科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标准化管理制度构建策略及实施成效.方法:分析医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骨科收治的40例患者应用标准化管理制度进行院内转运的管理过程及成效.结果:通过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40例骨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均安全、顺利完成,无不良事件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结论:针对骨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构建标准化的转运管理制度,可保证院内转运的安全进行,保障患者安全及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韩燕娜;邵迪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ABC时间管理法提高骨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目的:探究ABC时间管理法对于提高骨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骨科工作的护士2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ABC时间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结果:通过运用ABC时间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各项评分和工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BC时间管理法对于提高骨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可以起到积极效果.

    作者:陈盈盈;刘川川;宋霄霄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量化药护管理——医院药护工作管理

    目的:量化药护管理、创新医院药护工作管理,有助于实现规范医院用药、提升用药的准确性,促进医院用药科学化、精确化、合理化目标的实现.方法:明确药师与护理人员在用药方面的职责,确定用药的服务内容,构建药护量化管理的指标体系.结论:量化药护管理,对医院药师、护理人员实施用药定量考核,实现科学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负责的服务宗旨.

    作者:金娅娅;陈晓丽;金苗苗;庞瑛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提高医院门诊药物咨询的质量和效率,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16年门诊药房1132份咨询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门诊药物咨询者主要是患者及其家属,其中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居多;咨询的药物主要是医院内部制剂、维生素矿物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是咨询的主要内容.结论:用药咨询服务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师专业素质,对指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吉建;张虹;吕艳艳;陈妍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药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文章分析了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列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展西医课程教学督导工作的具体实践,提出教学督导工作的一些理论思考,引起对教学督导工作重要性的重视,从而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提高教学督导效果.

    作者:张小莉;陈维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在为减少临床护理人员接触化疗药物时对于环境及自身的危害,就肿瘤科护士防护知识培训及掌握情况、药物配置防护及环境方面进行职业暴露分析,总结危害因素并对职业暴露风险提出防护对策.

    作者:凡欣欣;孙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急救医疗护理组织管理对策

    目的:对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医疗护理组织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通过应急预案的启动、急救流程的改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高效的急救物资管理调配和合理的宏观调控等,对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紧急组织管理措施的实施.结果:通过有效护理,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治的3批120例集体食物中毒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为98.2%,无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合理、有效的紧急救援措施,是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救治的关键因素和成功保障.

    作者:王洁琼;鲍华玲;孙珠珠;林侬姆;何卫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思考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与三甲医院对老年慢性病的管理和防治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社区服务中心患有慢性病的100名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医院和社区的联合管理,对照组未实施联合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在保健、营养指导、运动锻炼、健康咨询、建档率、管理率及体检率、护理指导、用药安全、就诊分类、家庭服务、康复指导、疾病管理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以医院为中心到以社区、家庭护理为中心,使社区卫生服务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作者:沈佳英;王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环节与评估的原则导向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如何确保和落实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将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命题解答的关键就是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聚焦于课程思政“课”本身应该注重的五个环节:基本环节——设计,重点环节——体验,关键环节——引导,难点环节——评估,核心环节——融合.评估的原则导向主要有过程导向、价值导向和差异导向.

    作者:刘晓;张黎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名2016级中医骨伤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人,采用PBL+ CBL双轨教学模式;对照组23人,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通过形成性考核、期末理论考试及调查问卷系统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CBL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研究生阶段教学中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作者:曹玉净;林永耀;李东方;徐祉君;李扬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品管圈对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护理满意度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感染科患者出院流程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期入住医院感染科的84例患者和3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顺序分为实施前(实施品管圈之前,2016年3~12月间)和实施后(实施品管圈之后,2017年1~9月),实施前后均为42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进步率和患者对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进步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患者对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感染科住院患者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感染科患者堆出院指导的知晓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进步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龚幼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利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施以护理管理,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于医院就诊的骨科患者162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施以传统流程下的护理管理方式,由普通护理者为其护理,该组命名为常规组;成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小组,并对另一组患者施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方式,由小组成员实施护理工作,该组命名为指标组.比较两种组别护理者的护理质量及该组患者满意度等评分.结果:指标组组员护理质量评分平均分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指标组患者满意度分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对骨科病患的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护理管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提升护理者的护理水平,同时也可对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毛益群;徐露燕;朱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液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护理风险是影响护理安全乃至护理质量的主要问题.无论是在治疗还是护理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血液科患者往往需要输血治疗,静脉输血的风险性较大,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也较其他科室明显增加,如果不做好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就可能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文章详细分析了血液科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作者:施秀儿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症医学科护士床头交接班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重症医学科护士床头交接班的规范化护理对于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准确性及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定并完善床头交接班的相关内容、规范其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床头交接班作为交接班工作中的一部分,有利于强化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连续性与准确性.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繁多,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医院要完善重症监护科护士床头交接班.

    作者:芮玲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式:从医院收治的所有骨科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患者进行探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无痛管理体系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要更高,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疼痛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所受的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周意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提高产科门诊分诊质量的思考

    目的:通过情景教学,对产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产科门诊的分诊质量.方法:选取医院产科门诊分诊的10名护士和在医院产科就诊治疗的3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护士长现场规范服务情景、组织角色换位模拟、采用护患角色模拟情景等方法,对护士进行情景培训.结果:经过培训,分诊护士的自我评价满意度和孕产妇对护士评价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产科分诊是门诊工作的重要部分,分诊质量对孕产妇的心情会产生重要影响.只有不断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实用的情境培训,才能优化产科门诊的分诊工作,缩短孕产妇的就医时间,提高孕产妇对产科门诊分诊的满意度.

    作者:吴佩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与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医院13 200人次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急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135人次,发生率1.02%.药品不良反应常见于使用抗生素者;患者多见的临床症状为荨麻疹、皮疹等皮肤损害;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操作.结论:急诊护理管理应进一步规范用药护理程序,通过合理的评估和用药教育、规范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为急诊用药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朱丽红;林志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管外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为患者的安全护理提供保障.方法:选择2017年3~9月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7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2016年8月~2017年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前的76例患者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5.00%、97.37%,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3.16%、2.6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病房,具有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媛;邵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对杭州市拱墅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为确保患儿安全用药提供凭据.方法:对医院儿科门诊2017年1 2月所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抽取800份,分析药品应用和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共232份,占29.00%.其中,超龄占45.26%,超适应证占43.53%,其他为超剂量、超给药途径;有11种药品超说明应用,主要为(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和阿奇霉素.结论:医院儿科门诊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多,药师和医师需紧密配合,加强沟通,对循证医学依据和相关超说明书给药的异常反应进行收集,以便于医师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措施,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作者:汤小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