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信朋友圈分享在临床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周剑;张智敏;汪晓慧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分享, 实习护士, 带教,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朋友圈分享在临床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名临床实习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带教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士带教基础上加予微信朋友圈分享干预,观察两组护士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技术书面报告、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综合素质、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交流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管理有效、师生间沟通增强、实习兴趣有所提高、实习效果有所提高及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的认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信朋友圈分享应用于传统带教模式中,可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巧,降低实习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实习护士更认同微信朋友圈分享式带教模式.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在门诊西药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在门诊西药房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医院门诊西药房常规管理阶段的数据纳入到对照组,将2017年医院门诊西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的数据纳入到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门诊西药房药品盘点时间、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报损率均低于对照组,账实相符率高于对照组相符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西药房的管理中采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能够改善药房的内部工作效率,并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从而提升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认可度.

    作者:钱希琛;王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工作努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目的:探究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工作努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在医院呼吸科工作的住院医师17名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心理资本调查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17名研究对象的心理资本、工作努力和创新绩效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呼吸科住院医师心理资本总得分为(86.36±14.95)分工作努力程度的总得分为(49.56±19.13)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44±0.76)分,工作绩效得分为(3.82±0.38)分.17名研究对象,心理资本与工作努力、工作满意度和创新绩效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1),工作满意度在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间起重要作用.结论:应积极探讨住院医师心理资本提升方法,进而提升其工作努力程度和创新绩效水平.

    作者:郑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岗位垂直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垂直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前后收治的4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危重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及器械药品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与实施前比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工作强度、绩效津贴、同事关系、护患关系及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大大提高(P<0.05);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模式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8.50%,实施后为94.50%(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护理综合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江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与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7年医院13 200人次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急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急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135人次,发生率1.02%.药品不良反应常见于使用抗生素者;患者多见的临床症状为荨麻疹、皮疹等皮肤损害;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操作.结论:急诊护理管理应进一步规范用药护理程序,通过合理的评估和用药教育、规范管理、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为急诊用药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朱丽红;林志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文章对4所中医药院校的传统文化类社团进行调查,分析此类社团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发挥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类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作者:郑芬;颜彦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专科药房的人员培养 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目的:探索、分析提升专科药房药学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引导专科药房药师树立新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加强对专科药房药师的职业培训,鼓励专科药房工作人员与患者和医生进行主动积极地沟通联系,注重提升专科药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通过注重专科药房的人员培养,提升了专科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达到提升药学服务水平的效应.这对于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黄灵玲;孙娇;朱丹;吴三桂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场景分析法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场景分析法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起在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场景分析法,由护士长带头成立管理小组,将全体护士按照日常工作分组划分为数个护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场景分析法的学习和应用,指导护士学会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场景分析法来应对护理安全问题,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不同时期妇产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2017年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总体发生率为7.31%,显著低于实施前2016年的7.56%,且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也同样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01 6年,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201 7年妇产科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8.13%,显著高于实施前2016年的90.45%,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场景分析法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乐艳;吕晶洁;杨兰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急救医疗护理组织管理对策

    目的:对集体食物中毒的急救医疗护理组织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通过应急预案的启动、急救流程的改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高效的急救物资管理调配和合理的宏观调控等,对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紧急组织管理措施的实施.结果:通过有效护理,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治的3批120例集体食物中毒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为98.2%,无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合理、有效的紧急救援措施,是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救治的关键因素和成功保障.

    作者:王洁琼;鲍华玲;孙珠珠;林侬姆;何卫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小组管理制在老年哮喘患者康复干预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小组管理制在老年哮喘患者康复干预中的作用.方法:自2017年1月起在呼吸内科实施小组管理制,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组成干预小组对老年哮喘患者进行康复干预,2016年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17年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情况,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组管理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哮喘患者的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康复干预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雨;陈黄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于胜任力培训模型在急诊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模式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之间急诊科接受培训的低年资护士62名,根据时期进行分组,2015年9月~2016年8月之间的30名护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设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9月之间的32名护士则采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带教老师及学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考核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教老师及学生对带教方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效果,获得了带教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作者:陈建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士岗位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岗位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肾内科护理岗位工作的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与岗位分类、加强护士岗位认识并组织学习、护士岗位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岗位层级划分、护士岗位培训制度、护士岗位责任绩效考核项目进行考察.结果:护士岗位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重点指标、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结论: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护士岗位责任管理制度,并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巧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临床数据预处理与中医临床信息规范化

    目的:分析中医临床数据的特点和现状,强调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做好中医临床数据的预处理提出方法学方面的探讨.方法:通过分析中医临床数据的特点,来建立中医数据的预处理规范数据库、制定规范数据库参考标准.结果:针对中医的病名症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剂、中药等各种临床产生的原始数据,提出一套以数据清洗、合并、简化为主的规范化处理方案,使记录的数据准确、有序,利于后续数据挖掘等处理.结论:对中医进行数据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才能使中医更完整地传承、发展,才能使中医走向世界.

    作者:陈淑华;朱秋爽;马纲;柴可夫;黄欣荣;牛永宁;章恩临;秦炉樑;陈江锋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专科药房药物咨询服务模式的规范化设计

    目的:通过分析,规范医院专科药房的药物咨询服务模式,提升患者药物咨询服务的满意程度.方法:主要采取文献综述法、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专科药房药物咨询的服务问题.结论:医院专科药房的药物咨询服务模式的规范化设计应该重点从规范专科药房药物咨询服务单设计、完善专科药房药物咨询服务“内容”、注重提升专科药房药师的沟通能力、提升专科药房药物咨询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作者:裘振振;金露;吴三桂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药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文章分析了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列举出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开展西医课程教学督导工作的具体实践,提出教学督导工作的一些理论思考,引起对教学督导工作重要性的重视,从而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提高教学督导效果.

    作者:张小莉;陈维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老年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老年精神病护理管理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老年科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方面,有计划地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实施半年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结果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应用,对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床头护嘱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床头护嘱在外科病房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6年7月~2017年11月收治了110例外科病房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对照组55例外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外科患者实施床头护嘱管理,比较两组外科病房患者的护理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外科患者的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护士分层管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识教育评分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床头护嘱过程中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对于外科病房患者来说具有一定意义,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对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更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在传统的病房管理中,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范管理有所不足,主要包括患者及家属缺乏必要认知、患者及医护人员防护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完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加强感染防控认知宣教、加强人员培训等管理建议.

    作者:徐晓英;林筱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退药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退药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方法,减少退药的产生,提高手工退药的准确性.方法:分析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退药产生的原因,从优化静配中心内部工作流程和完善管理制度入手,提出对策.通过比较对策实施前后退药产生的百分比及手工退药的差错率来评价相关对策的成效.结果:退药的百分比由对策实施前的4.52%下降到2.65%,手工退药的差错率由对策实施前的0.73%下降到0.00%.结论:通过优化静配中心内部工作流程和完善管理制度能有效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提高手工退药的准确性.

    作者:金莲玉;吕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管外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为患者的安全护理提供保障.方法:选择2017年3~9月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76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2016年8月~2017年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前的76例患者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5.00%、97.37%,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3.16%、2.6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病房,具有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淑媛;邵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社会上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医护人员必备的素养,因此,医院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上要更加注重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神经内科实习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更好的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护理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人文关怀理念充分融入到实习生的带教中,从而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实习生人文素质.

    作者:忻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