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特点分析

黎晋宇;刘光德;彭瑟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心尖, 心脏, 超声
摘要: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6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15例,根据左心室静息状态的流出道标准压力差,典型HCM分为两组:非梗阻组(NOHCM)30例,梗阻组(OHCM)23例,记录3组临床基本资料,观察其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比较三组的临床、心脏超声特点.结果 心脏超声特点:AHCM组IVS、LVPW均小于典型HCM组,AHCM组、NO-HCM组的LVEDD均大于OHCM组,且AHCM组LAD均小于NOHCM组、OHCM组(P<0.05).结论 通过心电图胸导联典型GNT与心脏超声检查呈阳性可帮助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以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45例,分为CIN组22例与非CIN组12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院时血浆MMP-9含量.应用对比剂48~~ 72 h内血肌酐值较基线值绝对值升高超过44.2μmol/L或者较原值相对升高25%以上,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肾功能损害则判定为对比剂肾病.结果 CIN组MMP-9、BUN、CRP、D-D高于非CIN组(2.22±0.75)vs(1.34±1.01),P=0.001;(7.44±2.13)vs(5.28±1.99),P=0.021;(9.21±3.56) vs(5.07±3.18),P=0.033;(5.21±1.44)vs(4.62±1.67),P=0.025),GFR低于非CIN组(77.61±21.87) vs(96.54±34.21),P=0.021;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MMP-9是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1.08;95% CI,1.02~1.16;P=0.000).结论 MMP-9为冠脉介入治疗术后CI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CIN发生的重要预测指标.

    作者:陈李萨;王春明;平叶红;李莉;陈娟;王景;廖雯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磁共振在脑内环形强化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 分析脑内环形强化病灶MR征象,探讨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鉴别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和经临床治疗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脑内表现为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资料.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15例,转移瘤20例,脑脓肿15例.(1)高级别胶质瘤病变范围广泛,13例(86.6%)侵犯胼胝体;形态不规则,多房征,多发壁结节;12例(80.0%)DWI病变边缘模糊呈“晕”征,壁内呈低信号.(2)转移瘤形态规则、病变范围局限呈类圆形,壁边界清晰,瘤病灶小,位于皮髓交界处,16例(80.0%)DWI瘤壁呈等信号,壁内呈低信号.(3)脑脓肿形态规则,脓肿壁完整,出现“子母环征”、“环壁切迹征”、壁内液-液平面,脓肿包膜在T2WI呈低信号“暗带”,14例(93.3%)DWI壁及壁内呈高信号.结论 MRI可以显示颅内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各自的特征性表现,并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龙小武;庄伟雄;黄文飞;冯渭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PDCA管理法在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法在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83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29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未进行任何抗菌药物管理手段,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法进行Ⅰ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结果 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54%,低于对照组29.93% (P<0.05),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7.04%,低于对照组20.4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0.52%,低于对照组2.72%(P<0.05).结论 PDCA管理法可以有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中收效满意,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与感染发生率,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吴娟环;罗杏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结肠炎、结肠息肉及结肠癌患者HP感染与血清胃泌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血清胃泌素(Ga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结肠炎患者20例、结肠息肉患者55例、结肠癌患者2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清胃泌素水平,通过14C呼气试验检测各组HP感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肠息肉组、结肠癌组的HP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肠息肉组高于结肠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HP阳性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清胃泌素的水平在肠道黏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张慧;张苗;郭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自我感受负担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1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进行现况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一般资料中的年龄、糖尿病病程、BMI、SPB及其各维度与自我管理行为做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性别、家庭月收入之间的自我管理行为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婚姻状况、医疗支付方式、照顾者与患者关系、照顾者健康状况、并发症数量之间的自我管理行为比较做方差分析.以自我管理行为为因变量,单因素中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总均分为(3.55±2.12)分,血糖监测尤其值得关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总均分为(31.69±10.09)分,两者显著相关.进一步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感受负担单独解释了自我管理行为11.6%的总变异量.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容乐观,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建议通过关注及改善年龄较大、出现并发症及照顾者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逐步改善其自我感受负担,进而改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6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15例,根据左心室静息状态的流出道标准压力差,典型HCM分为两组:非梗阻组(NOHCM)30例,梗阻组(OHCM)23例,记录3组临床基本资料,观察其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比较三组的临床、心脏超声特点.结果 心脏超声特点:AHCM组IVS、LVPW均小于典型HCM组,AHCM组、NO-HCM组的LVEDD均大于OHCM组,且AHCM组LAD均小于NOHCM组、OHCM组(P<0.05).结论 通过心电图胸导联典型GNT与心脏超声检查呈阳性可帮助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作者:黎晋宇;刘光德;彭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试验中选取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06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将全部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患者均53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经鼻内镜手术及药物治疗联合治疗,对照组在治疗中单纯采取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将组间的手术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对比患者的治疗效率,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经鼻内镜手术与药物治疗联合治疗,能够获取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潘智灵;姚良忠;朱艳丽;梁忠;刘俊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内科心力衰竭风险护理流程构建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构建风险护理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心内科建立心力衰竭风险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将符合条件的1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风险护理流程构建前收治的80患者作为对照组,风险护理流程应用期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治疗指标、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两组胸痛缓解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平均住院天数为(10.27±2.42)d,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MLHFQ)为(41.56±10.1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17±11.33)分,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5%,平均住院天数为(13.18±3.16)d,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MLHFQ)为(53.09±12.8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62±14.02)分,以上各项评价指标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护理流程的构建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单病种护理模式,对促进预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等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齐慧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

    目的 观察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CT和MRI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将我院40例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的患者列入研究对象,观察其行CT和MRI检查的结果.结果 CT检查的检出率为70.0%,MRI检出率为92.5%,P<0.05.结论 对盆腔良性多囊性病变用CT和MRI检查对疾病的疹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iRNA沉默CDK2和CyclinE对人肺腺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沉默CDK2(cyclin-dependent-kinase2)、CyclinE基因表达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化学合成的CDK2、Cy-clinE siRNA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转染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SiRNA基因沉默后CDK2、CyclinE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G1期细胞增加,G2/M及S期细胞减少,A549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凋亡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SiRNA沉默CDK2、CyclinE基因表达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并激活细胞凋亡通路,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凋亡.

    作者:曹银芳;王文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KRAS和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218例,提取DNA经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检测KRAS、NRAS及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3个基因间突变的内在关系,并分析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218例CRC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7.6%(82/218);NRAS基因突变率为4.1%(9/218);BRAF突变率为3.7% (8/218),在136例KRAS野生型病例中NRAS与BRAF的突变频率为6.6%(9/136)和5.9% (8/136).BRAF与KRAS、NRAS基因突变相互排斥.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于Ⅲ~Ⅳ期(P=0.014)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49),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等病理特征无关(P>0.05).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突变速率较高,KRAS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进展相关.联合检测KRAS、NRAS及BRAF基因,能正确指导和选择抗EGFR单抗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作者:沙如拉;李文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3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一般组,为其提供常规护理与治疗措施,于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38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一般组患者满意度为76.32%,研究组为94.74%,研究组满意度高于一般组.一般组患者出院后机体健康水平、心理情绪、疾病知识认知能力、家庭融入度及活动度等指标评分均低于研究组.结论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大部分患者出院后均表示生存质量评分较高,且患者对于护理服务主诉满意度较高.

    作者:叶丽冰;钟彩莲;姚岚;张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压力源相关性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明确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压力源与自我效能感相关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及儿科护士本人正确认识及对待工作压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0名儿科护士的一般资料、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量及时间的分配问题,其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压力源依次为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方面的问题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50±0.33)分,显著低于常模.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方面问题不相关,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均呈负相关.结论 建议医院管理部门重视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减少或消除其工作压力源,提高儿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促进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门晓婷;杨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病人退出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退出透析的原因.方法 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我科4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退出腹膜透析的患者例数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40例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退出CAPD,其中以腹膜炎为主要退出原因,其次因素分别为肾移植、超滤衰竭、死亡以及胸膈瘘.退出患者中5例(50%)转血液透析,2例(20%)死于心脑血管疾病,2例(20%)转肾移植,1例(10%)因胸膈瘘退出.结论 腹膜炎是CAPD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应在腹透过程中注意预防腹透感染的发生,尽早控制腹膜炎的发展.

    作者:张鹏远;翟小琳;孟庆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增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13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早期血肿增大病例28例,列为出血组.随机选取血肿未增大患者病例2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控制水平、血肿形态、是否行抗凝治疗、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大与血压控制水平、血肿形态、抗凝治疗史、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晔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褪黑素在眼部表达及其与青光眼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褪黑素作为人类松果体分泌的吲哚类激素,其是人体重要的生物节律调控因子及抗氧化因子.在眼部,褪黑素作为一种特殊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参与视网膜的功能调控.青光眼作为我国眼科的常见眼病,其对于固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必然导致褪黑素含量的减少,导致其抗氧化,控制眼压调控作用的减低,从而加重青光眼的进展.本文就褪黑素在眼部的表达及其与青光眼的关联性研究经行综述.

    作者:张海涛;徐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实用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目前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前列腺癌患者180例.对患者进行99mTc-MDP静脉注射后利用SPECT行全身骨扫描加CT断层融合(SPECT/CT)检查.结果 在接受检查的180例患者中,骨转移112例,其中胸骨及肋骨16例,颅骨转移16例,脊椎转移32例,四肢骨转移20例,骨盆转移28例.其中,SPECT全身骨扫描诊断灵敏度80.4%(90/112),特异性95.8%(68/90);SPECT/CT同机融合检查诊断灵敏度97.3% (109/112),特异性97.1% (68/71).SPECT同机断层检查与SPECT全身骨扫描检查诊断灵敏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x2(0.05,1)=4.5,P=0.044<0.05].结论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现和诊断有着较高检出率和灵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白青山;秦莎娜;张飞飞;奇小平;孙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耳鼻咽喉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耳鼻咽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手术患者68倒,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于术后24、47 h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72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P<0.05).结论 在耳鼻咽喉手术中开展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术后疼痛,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风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人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而且经常会导致脆性骨折的发生.目前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相关性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抗骨质疏松治疗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患者.患者分为2组,包括抗骨质疏松治疗组(A组)和非抗骨质疏松治疗组(B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测量椎间隙高度(HIS)、颈椎曲度(CA)、节段角(SA)、视觉模拟量表(VAS)、骨密度(BMD)、颈部残疾指数(NDI).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9例患者,其中A组31例,B组28例;男23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68.1岁.在末次随访时,椎间隙节段、高度和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抗骨质疏松治疗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退行性颈椎疾病的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王明波;吕惠成;李永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3年至2015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3年至2015年临床分离的945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鉴定和药敏试验,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临床分离菌共945株,感染常见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是老干部保健所、ICU、脑外科.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7%),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24.9%,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耐药率已高达41.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霍瑞清;贾海琴;唐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