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凤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耳鼻咽喉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手术患者68倒,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于术后24、47 h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72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P<0.05).结论 在耳鼻咽喉手术中开展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术后疼痛,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风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试验中选取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06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将全部入选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组间患者均53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经鼻内镜手术及药物治疗联合治疗,对照组在治疗中单纯采取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全部入选患者均通过治疗后,将组间的手术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对比患者的治疗效率,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经鼻内镜手术与药物治疗联合治疗,能够获取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潘智灵;姚良忠;朱艳丽;梁忠;刘俊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近些年非编码RNA(non-codingRNA ncRNA)在细胞各项生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发现认识.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不断进步,环状RNA(circularRNA circRNA)作为非编码RNA家族的重要成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其生物学特征和功能对疾病的调节作用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1].人类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类病毒的过程中发现了单链环状的RNA结构[2],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环状RNA,继而陆续在丁型肝炎病毒、酵母线粒体中发现环状RNA.环状RNA结构上包含大量miRNA应答元件,在转录过程中利用这些应答元件吸附miRNA,通过miRNA靶基因的上调来影响相关其他RNA分子[3,4].
作者:马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了解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明确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压力源与自我效能感相关关系,为护理管理者及儿科护士本人正确认识及对待工作压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90名儿科护士的一般资料、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量及时间的分配问题,其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压力源依次为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方面的问题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呼和浩特市儿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50±0.33)分,显著低于常模.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方面问题不相关,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均呈负相关.结论 建议医院管理部门重视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减少或消除其工作压力源,提高儿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促进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门晓婷;杨美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鳗鱼降钙素治疗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GIO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我院接受的30例GIOP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分为2组,每组15例.观察组使用鳗鱼降钙素治疗,对照组使用钙加维生素D治疗,对比两组相关临床症状、骨密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鳗鱼降钙素治疗组的骨密度和临床疗效较好(P<0.05).结论 对于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鳗鱼降钙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提升患者骨密度水平,临床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构建风险护理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心内科建立心力衰竭风险护理流程及质量标准,将符合条件的1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风险护理流程构建前收治的80患者作为对照组,风险护理流程应用期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治疗指标、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两组胸痛缓解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平均住院天数为(10.27±2.42)d,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MLHFQ)为(41.56±10.1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17±11.33)分,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5%,平均住院天数为(13.18±3.16)d,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MLHFQ)为(53.09±12.8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62±14.02)分,以上各项评价指标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护理流程的构建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单病种护理模式,对促进预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等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齐慧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3年至2015年临床分离的945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鉴定和药敏试验,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临床分离菌共945株,感染常见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是老干部保健所、ICU、脑外科.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7%),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率<24.9%,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耐药率已高达41.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应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霍瑞清;贾海琴;唐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鼻炎患者行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单纯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联合治疗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症状总评分、IgE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症状总评分与IgE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患者行孟鲁司特和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联合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IgE水平,安全可靠,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晓鸿;罗裕清;赵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收治的30例AMVT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发病住院1~~14 d,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13例(43.3%).本组超声、CT、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对急性MVT的诊断率分别为36.7%(11/30)、100%(23/23)、100% (5/5);肠系上膜静脉血栓形成28例,肠系膜下静脉血栓形成2例;非手术治疗19例,17例有效(89.5%),2例中转手术;手术13例治疗,坏死肠管切除50~~ 350 cm,平均短保留50 cm空-回肠;均行坏死肠管切除术吻合术,4例行术中行门静脉取栓、并留置导管术后溶栓治疗,无继发短肠综合征,无手术死亡.全部病例得到随访,30例均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6~~12个月,其中1例长期服药,无1例复发.结论 对AMVT,首先临床医生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疑似AMVT时要针对肠系膜血管进行影像学检查是尽早确诊的关键.对无活动性出血和腹膜炎的病例,首选考虑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对已有腹膜炎者应进行手术.
作者:杨秀峰;白化天;吕瑞光;张业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接受常规吞咽障碍训练患者30例为对照组,另30例在常规训练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评定,比较两种训练干预方式对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饮水试验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3,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制定康复训练时除常规手段外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方法,对提高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卢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增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136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早期血肿增大病例28例,列为出血组.随机选取血肿未增大患者病例2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控制水平、血肿形态、是否行抗凝治疗、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增大与血压控制水平、血肿形态、抗凝治疗史、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晔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目前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前列腺癌患者180例.对患者进行99mTc-MDP静脉注射后利用SPECT行全身骨扫描加CT断层融合(SPECT/CT)检查.结果 在接受检查的180例患者中,骨转移112例,其中胸骨及肋骨16例,颅骨转移16例,脊椎转移32例,四肢骨转移20例,骨盆转移28例.其中,SPECT全身骨扫描诊断灵敏度80.4%(90/112),特异性95.8%(68/90);SPECT/CT同机融合检查诊断灵敏度97.3% (109/112),特异性97.1% (68/71).SPECT同机断层检查与SPECT全身骨扫描检查诊断灵敏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x2(0.05,1)=4.5,P=0.044<0.05].结论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现和诊断有着较高检出率和灵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白青山;秦莎娜;张飞飞;奇小平;孙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血清胃泌素(Ga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结肠炎患者20例、结肠息肉患者55例、结肠癌患者20例及对照组30例的血清胃泌素水平,通过14C呼气试验检测各组HP感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结肠息肉组、结肠癌组的HP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肠息肉组高于结肠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HP阳性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均高于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清胃泌素的水平在肠道黏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张慧;张苗;郭瑞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218例,提取DNA经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检测KRAS、NRAS及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3个基因间突变的内在关系,并分析KRAS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218例CRC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7.6%(82/218);NRAS基因突变率为4.1%(9/218);BRAF突变率为3.7% (8/218),在136例KRAS野生型病例中NRAS与BRAF的突变频率为6.6%(9/136)和5.9% (8/136).BRAF与KRAS、NRAS基因突变相互排斥.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于Ⅲ~Ⅳ期(P=0.014)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49),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等病理特征无关(P>0.05).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突变速率较高,KRAS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进展相关.联合检测KRAS、NRAS及BRAF基因,能正确指导和选择抗EGFR单抗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
作者:沙如拉;李文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头高足低侧俯卧位通气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予本院接受呼吸机支持治疗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通气治疗时不同体位分为两组,将采用常规体位通气治疗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余45例采用头高足低侧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口咽部分泌物吸引量(53.62±20.33)ml,高于对照组的(21.25±10.12)ml,而声门下吸引量低于对照组,同时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P<0.05).结论 头高足低侧俯卧位通气治疗可有效促进口咽部分泌物引流,以减少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从而缩短通气治疗与住院时间.
作者:余新英;张清;蔡丽霞;杨文静;姚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6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15例,根据左心室静息状态的流出道标准压力差,典型HCM分为两组:非梗阻组(NOHCM)30例,梗阻组(OHCM)23例,记录3组临床基本资料,观察其NT-proBNP水平、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比较三组的临床、心脏超声特点.结果 心脏超声特点:AHCM组IVS、LVPW均小于典型HCM组,AHCM组、NO-HCM组的LVEDD均大于OHCM组,且AHCM组LAD均小于NOHCM组、OHCM组(P<0.05).结论 通过心电图胸导联典型GNT与心脏超声检查呈阳性可帮助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作者:黎晋宇;刘光德;彭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数字钼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形态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28例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乳腺肿块患者,均经乳腺X线钼靶检查,并经术后病理确诊,观察数字钼靶X线摄影乳腺肿块边缘征象及形态的诊断价值.结果 良性病变23例为边缘光整的类圆形肿块,不规则形或分叶状9例,大部分边缘光整;恶性病变79例为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肿块,并有56例表现为“毛刺征”,类圆形肿块16例;128例中,具有钼靶X线良性征象者35例,与病理符合27例,8例恶性病变证实为良性病变;恶性征象者93例,6例因具有毛刺被诊断为恶性病变,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其余87例均与病理结果相符.良、恶病变采用形态及边缘征象的诊断敏感性、阴性预测值、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14%、91.57%、93.54%、81.82%及93.54%、81.82%、77.14%、91.57%.结论 乳腺肿块性质采用数字钼靶X线摄影边缘征象及形态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吕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脑内环形强化病灶MR征象,探讨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鉴别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活检、手术病理证实和经临床治疗及影像随诊证实的脑内表现为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资料.结果 高级别胶质瘤15例,转移瘤20例,脑脓肿15例.(1)高级别胶质瘤病变范围广泛,13例(86.6%)侵犯胼胝体;形态不规则,多房征,多发壁结节;12例(80.0%)DWI病变边缘模糊呈“晕”征,壁内呈低信号.(2)转移瘤形态规则、病变范围局限呈类圆形,壁边界清晰,瘤病灶小,位于皮髓交界处,16例(80.0%)DWI瘤壁呈等信号,壁内呈低信号.(3)脑脓肿形态规则,脓肿壁完整,出现“子母环征”、“环壁切迹征”、壁内液-液平面,脓肿包膜在T2WI呈低信号“暗带”,14例(93.3%)DWI壁及壁内呈高信号.结论 MRI可以显示颅内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脓肿各自的特征性表现,并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龙小武;庄伟雄;黄文飞;冯渭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情况.方法 将100例健康成人设为对照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抽取1次血液,患者组于入院24 h内和治疗2周、4周后共抽取3次血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分别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测定.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入院24 h内肌酸激酶活性增高56例,占56%,CK-MB增高4例,占4%,研究组入院24 h心肌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测定肌酸激酶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病情复发的参考指标,也可以作为疗效评定指标之一,对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杨;周刚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12s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浅表淋巴结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例浅表淋巴结转移性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植入3个月后复查,全组完全缓解率为37.5%,总有效率75.0%;仅4例患者发生放射性皮肤轻度损伤.结论 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浅表淋巴结癌安全、有效.
作者:许江兰;李文奇;倪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