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房医院感染隐患分析与防控对策

邹仙玲;周金英;施锦金

关键词:产房, 医院感染, 隐患, 干预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产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产房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存在医院感染风险隐患的环节,提出相应的预防改善措施.结果:产房在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方面尚存在缺陷,如在产房区域布局及设施配置、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知识培训及管理制度的落实、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手卫生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产房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区域,需加大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力度,强化医护人员对院感防控意识,产房布局应科学合理,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等全方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新入职康复治疗师工作压力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分析新入职康复治疗师工作压力现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三级及二级医院新入职康复治疗师50名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工作压力源和职业倦怠感情况.结果:工作负荷压力和工作风险压力为主要压力源,个人基本情况不同主要压力来源不同,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感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完善新入职康复治疗师保障体系,推行能级对应管理模式,强化人文关怀,消除新入职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压力.

    作者:麻海玲;卢乐苗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探讨

    自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以来,各规培基地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培质量较差、规培待遇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健全等.文章结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探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

    作者:梁浩卫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负性情绪整合评估表的构建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负性情绪整合评估表的构建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针对老年科在职护士的心理问题,在主观幸福感问卷(GWB)及压力应对问卷基础上整合并构建负性情绪整合评估表,共设置疲乏、担忧、紧张、悲观、退避、自责、幻想、过度控制8个项目,采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征询,对各项目分值权重进行调整,终完成评估表的制定,并于2016年12月起在老年科尝试应用,针对当次调查结果对护理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并在2017年1 2月份再次进行调查,比较两次调查结果,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不同时期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负性情绪整合评估表的两次调查结果有明显差异,二次调查结果中护士的疲乏、紧张、悲观、退避、幻想评分显著低于首次调查(P<0.05);二次调查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均显著高于首次调查(P<0.05).结论:构建负性情绪整合评估表有利于管理层及时了解护士的心理状况,为管理制度的调整提供依据,在减轻护士心理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晓芒;卓喜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管理

    目的:探讨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科室2016年9月~2017年6月招收的30名住院医师为对象,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具体包括建立住院医师培训管理的导师制、实施基于导师制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科室监督管理.结果:通过实施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所有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仅有1名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管理表示不满意;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整体满意度为96.67%.结论:在急诊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实施严格的导师制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程华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药调剂管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45例中药调剂管理存在问题的案例,分析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全部45例案例中,由中药质量问题所引发的案例共12例,由中药剂量出错所引发的问题共7例,由中药炮制品混淆所引发的问题共10例,由中药脚注执行发生错误所导致的问题共6例,由中药师未交代清楚所引发的问题共4例,由复合错误而发生漏药现象共2例,由医生处方错误所引发的问题共4例.结论:为避免发生问题,提升临床疗效,中药调剂师需要加强对中药调剂管理.

    作者:金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口腔科医疗设备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议与实施效果

    口腔科医疗设备管理是影响医疗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传统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中存在设备维护工作不被重视、设备维护维修队伍专业性不强、设备相关技术受制于厂家等问题,文章从加强医疗工程队伍建设、完善口腔科设备管理体系、加强与厂家技术合作并适当约束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朱晓琴;杜艳;方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危机管理理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危机管理理论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60例老年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危机管理模式.结果: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到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其老年患者的危机事件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发生的危机事件数量比较可知,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医疗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精神科危险品管理的漏洞与改进措施

    目的:分析精神科危险品管理的漏洞及不足,探讨相关改进措施,为优化精神科危险品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2~2017年医院精神科因危险品管理疏漏导致的1 21例危险事件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特征,探讨 相关改进措施.结果:①危险品管理疏漏导致的危险事件种类主要有金属锐器相关危险事件,绳索、铁丝相关危险事件,玻璃碎片相关危险事件,烟火器具相关危险事件,固定设施相关危险事件,化学制剂相关危险事件等8类.②6年间,危险事件发生率逐年升高.③危险品管理疏漏多涉及初级及以下护士、医生、护工、保洁员和保安.④危险事件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在15~25岁和45~55岁;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危险事件发生率逐渐减少;⑤危险事件涉及的原发病前三位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结论:精神科危险品管理的漏洞原因多样,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是减少精神科危险品管理漏洞、降低相关危险事件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巧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思考

    通过总结分析全国与北京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与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现状相结合,思考探索医院发展方向.从全国来看,中西医结合医院承担的服务数量增速超过机构数量增速,人民群众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服务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认可和需求在逐年增加.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服务量增速低于全国同类医院,应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诊疗技术的研究发展及推广应用,提升医院中西医结合内涵,提高特色诊疗能力.

    作者:徐春凤;刘刚;韩永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是福建闽西山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2009年始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一定经验与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作者:余裕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基于互联网医疗探讨麻醉科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

    目的:基于互联网医疗探讨麻醉科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为早期预防和控制麻醉科医院感染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行麻醉手术的5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作为实施前组,对201 6年7月~2017年12月麻醉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医疗下的麻醉相关知识教育后,发生医院感染21例,作为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感染率.结果:实施前麻醉科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其次依次为手术部位、泌尿道、胃肠道、血液、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其他感染.实施前后患者感染率比较,实施后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血液方面感染、皮肤感染发生人数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所有感染患者均通过抗感染治疗痊愈.对实施前后两组各150例患者的调查,满意度比较可知,实施后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实施互联网医疗的模式管理,可以减少麻醉科的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童兰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骨科护理人员术后换药的风险因素与预防对策

    研究骨科换药中的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临床上很多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出血及局部疼痛,造成其身体状态欠佳,需要更多的时间卧床休息,使其身体局部血液不循环,造成压迫,加之治疗过程中的频繁操作和家属探望,促使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因此,为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率发生,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和感染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为更好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选取201 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骨科换药患者210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后切口未因换药造成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费跃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五化”实践模式在医院中层干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五化”实践模式规范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达到从严治院,严管干部,促进医院高效健康发展.方法:“五化”实践模式是指绩效考评公开化、培训考核常态化、考勤管理日常化、节假轮值常规化、严肃纪律制度化,从而推进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达到加强干部作风效能建设,不断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结果:通过“五化”实践模式已形成全院你追我赶,上班、开会都实行了打卡管理,节假日科室干部轮值无空缺,争创先进的良好局面.结论:医院中层干部管理实行“五化”实践模式有利于医院的整体管理,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效能.职工的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有利于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陈爱霞;徐华丽;张宇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排队管理在门诊心电图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排队管理在门诊心电图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门诊心电图室2016~2017年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的60例为对照组,201 7年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门诊管理,观察组加行排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人均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排队管理用于门诊心电图室管理效果显著,能够减少等候时间,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素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追踪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精神科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追踪管理法的应用时间为界,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各80例.实施前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在护理管理中引入追踪管理法,通过成立安全追踪小组,制定追踪管理的流程和内容,采用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对精神科的护理安全进行检查评估,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护理风险寻找原因并展开专项调查,根据危险程度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应用追踪管理法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追踪管理法的应用可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针对护理工作缺陷和薄弱环节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对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保证患者的安全都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曹玉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学经典 做临床——从中医经典教学改革谈起

    中医研究生是新时代中医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提高中医药研究生的临床水平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多数中医研究生由于培养方式原因临床水平欠佳.中医经典作为临床的活水源头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对中医研究生临床水平提高意义重大,然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从分析中医经典教育与临床关系出发,深度剖析中医经典对中医研究生临床水平的促进作用,寻找目前中医经典教学的症结,探寻可供尝试的解决方法.

    作者:林敏;柴可夫;朴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中医医院传统服务模式的运用与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应运而生.医院通过与银行、社保机构、互联网企业的充分合作,研究或推出新型的自助设备、软件将有效地解决医院“三长一短”的问题,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

    作者:张一辉;姜宜明;沈为濂;沈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PDCA循环在某精神专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GCP相关知识在精神科医院临床研究者中的知晓率,从而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水平.方法:应用PD-CA循环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知识培训,实施措施包括强化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途径.检查GCP知识掌握程度及培训落实情况,发现培训不到位问题,存在培训盲区,知晓率低,需扩大培训人员,加强培训力度.结果:应用PDCA循环后,培训人次增加明显(P<0.01),研究人员对GCP知识知晓率大大提高(P<0.01),通过调查进行前后比较发现PDCA干预成效显著.结论:PDCA循环在药物临床试验培训中效果显著,确保药物临床试验培训效果,从而利于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水平.

    作者:黄敏芳;詹亚旁;宋伟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根因分析法在产科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提高产科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医院产科成立备用药品质量管理监督小组,以提高产科备用药品质量管理为重点督查项目,应用根因分析法查找药品管理缺陷原因,加强整改.比较实施前(2017年9~10月)与实施后(2017年11~12月)备用药品管理质量.结果:实施根因分析法管理后,病区药品管理在药品混放、药品失效过期、储存不规范等方面的发生率均较实施前降低(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可以有效提升药品管理质量,降低药品管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病区用药安全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潘杏萍;徐君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二孩政策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实效性探讨

    我国在出台二孩政策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医院,作为对妇女儿童健康进行保障及对妇产服务进行提供的公共卫生机构,在二孩政策的影响下,医院在工作压力压力方面肯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随着我国二孩数量稳定增加的趋势下,为了能够对二孩政策要求的满足,医院必须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加强,做好医护人员的良好储备,以大程度地对公众在具体的医疗服务中的实际需要进行满足.因此,临床应对二孩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行强化,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使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效性得以提高,进而对二孩政策的要求进行更好的满足.

    作者:孙晓妙;孔剑侠;叶笑梅;蔡美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