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阿玫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骨科住院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包括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负性心理及疼痛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给予心理干预后,增加了患者信心,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两组患者在术后12 h的SAS、SDS评分干预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在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干预组下降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某种程度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代替的作用,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和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佟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有效护患沟通在骨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骨科门诊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骨科门诊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骨科门诊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服务态度的分值为(8.14±0.44),人员形象的分值为(8.23±0.53),心理干预的分值为(8.55±0.31),健康教育的分值为(8.81±0.43).而观察组服务态度的分值为(9.87±0.04),人员形象的分值为(9.73±0.02),心理干预的分值为(9.81±0.02),健康教育的分值为(9.91±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科门诊患者采取有效护患沟通不仅仅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同时也将意外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对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率降低也有着一定有利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秀;杨丹;武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赤峰市医院血液净化治疗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0例(透析时间大于6个月),随机分为两组,单纯HD组和HD+HP组.单纯HD组进行常规HD 4h,每周3次;HD+ HP组每周2次HD治疗,行HD+ HP治疗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如骨关节痛、皮肤瘙痒、高血压、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改善情况,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b)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HD+HP组临床症状明显少于HD组,其中骨关节痛、皮肤瘙痒、高血压、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更好的清除尿毒症毒素,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和减少透析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俊英;杨立宏;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并拟针对发现的问题尝试早期进行相应的心理、行为干预,为减少或避免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内蒙古自治区5所大学1~4年级及两所专科学校1~3年级本、专科共5 000名大学生作为被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SCL-90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网络成瘾量表,家庭亲密度调查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子女版)为工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被试对象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来自单亲家庭、性别、学生来源于乡镇以上;SCL-90中总分、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疑病、敌对、偏执;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内倾-不稳定性格;家庭亲密度调查量表中对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的不满程度;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子女版)中因子Ⅱ、Ⅲ分值以及网络使用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大学生(P<0.05)且与网络成瘾明显相关(P<0.05).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一系列因素相关,应及早采取心理、行为方面的干预.
作者:田常青;云晓彬;孙雅;李浩军;张川江;张宪武;陈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8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消化道肿瘤.老年人胃溃疡及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而十二指肠溃疡及食道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有特殊性,腹痛不明显,明显低于中青年(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次为消化道肿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作者:格日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12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时间为6个月,于基线及护理4、8、12、16、20、24周末及第180日,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作为评定工具,终纳入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结果 干预组自第4周末、对照组自第8周末护理观察量表(NOSIE)7个因子分及总分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总分均显著下降,与基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自第4周末开始干预组护理观察量表(NOSIE)7个因子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第8周末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而且起效迅速,突出体现在生活能力的改善方面.
作者:侯清秀;田常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27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给予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解痉、平喘及营养支持,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强心益肺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6 9,分早、晚2次服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例1:男性,38岁,蒙古族,2010年7月17日入院.患者既往糖尿病史3年.患者1d前晚上饮白酒约1 000 ml(39%),酒精含量312 g,早晨家属发现意识不清,立即就诊我院神经内科,体检:患者中度昏迷,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病理征阳性.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血压110/70 mmHg,测血糖2.8 mmol/L,给予静脉补充葡萄糖、纳洛酮对症治疗.头部CT示弥漫性脑组织肿胀.头MRI(2010年7月18日)双侧额颞顶叶及脑干肿胀.给予生命体征检测,脑保护剂,大剂量维生素,支持对症治疗,住院1月后自动出院,病情无好转,仍意识不清,去皮质状态,肌阵挛.随诊3月患者死亡.
作者:武进;郝小军;王哲;王俊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术后护理体会并进行总结.结果 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无出血、感染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或睾丸精子抽提术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有效的、安全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患者的损伤、疼痛及并发症少,而且预后好.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福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加强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的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的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分别为(18.5±3.1)d、(22.5±4.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为Ⅰ期),压疮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其中Ⅰ期4例,Ⅱ期3例),压疮发生率为14.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加强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对于预防压疮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胃肠道肿瘤简单、有效、各年龄人群广泛适用的检查手段.方法 选择2013年3~12月我院门诊上腹不适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疑有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病变特征并与胃镜及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于205例中,发现胃十二指肠肿瘤21例,发病率10.2%,与病理结果比较符合率93%.结论 消化道超声造影在胃肠肿瘤普查中不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而且是首诊发现肿瘤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陈英;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依据伤后昏迷的时间,回顾性总结我科2010年4月至2012年月8月收治的24例DA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影像特点,将病人分为轻、中、重3组,分析3组病人的临床特点、CT、MRI资料及治疗后的结果,分析原发昏迷和入院时GC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度组10例(42%),伤后24 h内CT扫描6例(60%)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片状高密度影,10例中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预后良好者2例;中度组8例(33%),MRI扫描仅1例发现脑内点状高密度影,中残2例,其余恢复良好;轻度组6例(25%),CT扫描无明显异常发现,全部恢复良好.中-重度组入院时GCS明显低于轻度组,昏迷持续时间亦显著长于轻度组.结论 脑外伤后持续昏迷超过6h而CT扫描无明显占位病灶者,即可诊断DAI.DAI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可早期诊断,尤其以MRI诊断价值大,GCS和原发性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王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6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9例,在胎肩娩出后口服卡孕栓1 mg.对照组338例,不用卡孕栓.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静点缩宫素10 u.分析两组产后2h及24 h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240±120)ml和(350±120)ml;对照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322±125)ml和(480±150)m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好.
作者:王凤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护理效果,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科44例恶性胸腹水的患者进行体腔热灌注治疗并给予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每隔4~5d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 本组除1例只完成1次治疗外其余均完成3次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给予体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体腔热灌注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丁瑞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良性乳腺纤维瘤手术属于短小手术,以前一般都在局麻下完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能在全麻醉的状态下完成手术,这就需要麻醉大夫寻找一种快速麻醉又能快速苏醒的麻醉方法,同时能保证足够的镇痛,无药物蓄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及早出院.本研究通过对七氟醚复合用药与丙泊酚在良性乳腺纤维瘤麻醉手术中的使用作出比较,探讨这两种方法在这种手术中麻醉时所各自显示的优势,以便能选择更好的方法为患者服务.
作者:窦慧青;杨淑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腘动脉早期硬化.方法 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以上对象均已行双侧腘动脉常规高频超声检查排除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其血管弹性指标: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PWVβ),膨大指数(AI),比较各组腘动脉血管弹性改变.结果 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β、Ep、PWVβ、AI值增高(P<0.05),AC值降低(P<0.05).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评价下肢动脉早期硬化.
作者:王玉双;孙爱童;刘炯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舒适护理,即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术后卧位、疼痛程度等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舒适度和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留置胃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达到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刘粉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96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影响图像质量的干扰因素,提高检查与诊断的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的成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全过程,细致、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高阿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通过采取完善制度、细化分工、优化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工作流程规范,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0.5%提高到98%.结论 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多层次的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赵俊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7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2、24、72 h疼痛评分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t=14.6093、13.6493、14.3320、10.0482,术后24 h需镇痛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x2=8.5968、6.7818;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刘莹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