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酒精中毒低血糖脑病三例临床及影像分析

武进;郝小军;王哲;王俊梅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 低血糖脑病, 临床, 患者, 对症治疗, 去皮质状态, 肌张力增高, 组织肿胀, 意识, 生命体征, 神经内科, 脑保护剂, 酒精含量, 肝肾功能, 腹部超声, 维生素, 糖尿病, 葡萄糖, 纳洛酮, 弥漫性
摘要:例1:男性,38岁,蒙古族,2010年7月17日入院.患者既往糖尿病史3年.患者1d前晚上饮白酒约1 000 ml(39%),酒精含量312 g,早晨家属发现意识不清,立即就诊我院神经内科,体检:患者中度昏迷,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病理征阳性.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血压110/70 mmHg,测血糖2.8 mmol/L,给予静脉补充葡萄糖、纳洛酮对症治疗.头部CT示弥漫性脑组织肿胀.头MRI(2010年7月18日)双侧额颞顶叶及脑干肿胀.给予生命体征检测,脑保护剂,大剂量维生素,支持对症治疗,住院1月后自动出院,病情无好转,仍意识不清,去皮质状态,肌阵挛.随诊3月患者死亡.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5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前、后的评定.结果 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Beck抑郁问卷各类别分(除活动抑制、痛哭、社会退缩、睡眠障碍)及总分心理干预护理前均高于心理干预护理后,心理干预护理前、后Beck抑郁问卷总分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得以改善,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的减轻和恢复及自杀意念的消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曲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组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祥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7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2、24、72 h疼痛评分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t=14.6093、13.6493、14.3320、10.0482,术后24 h需镇痛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x2=8.5968、6.7818;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刘莹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舒适护理,即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术后卧位、疼痛程度等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舒适度和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留置胃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达到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刘粉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改善并恢复关节功能,取得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09例患者.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09例,经科学全面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后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正规、有效的手术护理,正确、及时的康复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并发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赤峰市医院血液净化治疗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0例(透析时间大于6个月),随机分为两组,单纯HD组和HD+HP组.单纯HD组进行常规HD 4h,每周3次;HD+ HP组每周2次HD治疗,行HD+ HP治疗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如骨关节痛、皮肤瘙痒、高血压、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改善情况,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b)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HD+HP组临床症状明显少于HD组,其中骨关节痛、皮肤瘙痒、高血压、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临床症状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更好的清除尿毒症毒素,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和减少透析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俊英;杨立宏;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癌腹腔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检索文献评价腹腔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纳入进展期胃癌术后加用腹腔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0个研究共2 1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加用腹腔化疗组1~3年的死亡率更低(OR 0.31,95%CI 0.27,0.29),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年和3年伴发局部淋巴转移的死亡率低(OR 0.28,95%CI 0.16,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和2年的腹膜转移的死亡率(OR 0.33,95% CI 0.27,0.52).与对照组比较,腹腔化疗组的总复发率和腹膜复发率更低(OR 0.46,95% CI 0.35,0.62)和(OR 0.47,95% CI 0.35,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96,95% CI 0.55,1.67).腹腔化疗可以改善血行转移(OR 0.63,95%CI 0.40,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化疗可以降低1~3年的病死率.腹腔化疗可以改善具有淋巴转移胃癌患者2年、3年的死亡率和局部腹膜浸润的胃癌患者的1年、2年死亡率.同时,腹腔化疗可以降低腹膜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作者:孙雅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简称间质部)妊娠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28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问质部妊娠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8例问质部妊娠病例,超声诊断正确率75.0%(21/28).根据声像图表现分为三型:即妊娠囊型、包块型、破裂型.妊娠囊型9例,1例误诊为宫角妊娠(8/9);包块型16例,1例误诊为宫角妊娠,2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3/16);破裂型3例,均诊断为宫外孕破裂出血,未明确定位诊断.结论 超声对间质部妊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静脉麻醉药手术期间对肿瘤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药在全麻手术期间对肿瘤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研究相关事宜、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ASA分级Ⅰ级,择期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30例.患者入室建立静脉通路,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肌注阿托品0.5 mg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患者入室后泵入右美托咪定1 μg/kg约10 min后,静脉诱导麻醉,同时右美托咪定改为维持量0.4μg/(kg·h)持续泵入到手术停止即刻,B组(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输注量与诱导量同右美托咪定组.两组患者诱导均为丙泊酚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舒芬太尼0.3μg/kg诱导,静脉诱导3 min后置入喉罩,连接Drager麻醉机建立机械通气,潮气量(VT)8 ml/kg,频率(RR) 12~ 14次/min,麻醉维持以BIS值40~60为标准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剂量.术中观察记录入室(T1)、诱导前即泵入右美托咪定10 min后的时间(T2)、诱导后(T3)、术毕(T4)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BIS值),分别在入室、诱导前、诱导后、术毕抽取静脉血各1 ml,采用美国BD公司的流式细胞仪监测NK、CD3、CD4、CD8.术后统计各时段的生命体征、麻醉用药剂量、免疫细胞的数值.结果 A组NK细胞T3(13.05±4.68)与T2(20.70±6.27)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NK细胞T3(12.73±4.19)与T2(17.03±2.85)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20.70±6.27)、B组(17.03±2.85)(P<0.05).A组CD4T2(36.82±7.85)与T1(32.61±6.40)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4T2 (39.16±5.40)与T1(35.32±6.27)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46.59±8.49)与T3(42.28±6.91)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4T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37.38±6.93)与B组(46.59±8.49)(P<0.05).A组CD4/CD8T2(1.43±0.46)与T1(1.27±0.43)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1.71±0.50)与T2(1.52±0.44)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1.54±0.48)、B组(1.86±0.52)(P<0.05).结论 丙泊酚1.5mg/Kg、舒芬太尼0.3 ug/Kg静脉诱导时可减少NK细胞的数量,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时并不能减少NK细胞下降的数量,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用药在麻醉维持阶段对NK细胞的抑制较少.

    作者:郝伟;周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精子症患者取精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术后护理体会并进行总结.结果 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无出血、感染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或睾丸精子抽提术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有效的、安全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患者的损伤、疼痛及并发症少,而且预后好.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福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96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影响图像质量的干扰因素,提高检查与诊断的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的成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全过程,细致、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高阿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单药国产替吉奥(维康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观察3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口服替吉奥80 mg/m2,分两次饭后口服,第1~14日,21 d为1个周期.记录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共观察3个周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23.08%,其中CR 1例,PR 8例,SD 9例,PD 21例.ⅢB期与Ⅳ期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毒副反应主要为1-2级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反应是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10.26%,有10.26%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但均为轻度骨髓抑制,不需要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单药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性使用卡孕栓在阴道分娩中减少产后出血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6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9例,在胎肩娩出后口服卡孕栓1 mg.对照组338例,不用卡孕栓.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静点缩宫素10 u.分析两组产后2h及24 h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240±120)ml和(350±120)ml;对照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322±125)ml和(480±150)m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好.

    作者:王凤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吸入麻醉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措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麻醉和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一种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认知功能下降,持续时间不一,临床表现多为精神状态出现异常、人格发生改变以及记忆力一定程度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吸入麻醉药作为现代应用为广泛的麻醉药之一,其被越来愈多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证明与POCD的发生有关.本文旨在分析吸入麻醉药对老年患者POCD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从而减少POCD的发生率,利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莹;鲁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水平,观察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探讨CD4+ CD25+ Treg在诊断及疗效判断上的意义,为进一步创造高效的肿瘤疫苗和有效治疗肿瘤的免疫学方法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2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89例,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术前及术后外周血CD4+ CD25+ Treg,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NSCLC患者术前CD4+ CD25+ 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9.136±2.987)%高于健康对照组(6.373±1.574)%,P<0.05.手术后的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比例(7.576±2.380)%显著低于手术前(9.136±2.987)%,P<0.05.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升高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肺癌的进展密切相关,越晚期水平越高.手术切除肿瘤后,外周血CD4+ CD25+ Treg水平明显下调,有助于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从而增强肿瘤的免疫应答和抗瘤作用.

    作者:刘俊彪;陈书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七氟醚在良性乳腺纤维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良性乳腺纤维瘤手术属于短小手术,以前一般都在局麻下完成,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能在全麻醉的状态下完成手术,这就需要麻醉大夫寻找一种快速麻醉又能快速苏醒的麻醉方法,同时能保证足够的镇痛,无药物蓄积作用,以便患者能够及早出院.本研究通过对七氟醚复合用药与丙泊酚在良性乳腺纤维瘤麻醉手术中的使用作出比较,探讨这两种方法在这种手术中麻醉时所各自显示的优势,以便能选择更好的方法为患者服务.

    作者:窦慧青;杨淑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病例158例,做为对照组,其中巨大胎儿70例,羊水过多40例,多胎妊娠16例,胎盘早剥8例,巨大胎儿合并羊水过多10例,术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1 mg(胎儿娩出后口服),常规预防性使用缩宫素(胎儿娩出后静点缩宫素10 U).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具有与对照组相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病例,共120例,做为治疗组,其中巨大胎儿55例,羊水过多35例,多胎妊娠14例,胎盘早剥5例,巨大胎儿合并羊水过多2例,治疗组常规使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方法与治疗组相同,没有预防性使用卡孕栓.分析两组手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180±86)ml、(258.9±114)ml、(355±125)ml;治疗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275±95.0)ml、(365±125)ml、(490±160)ml.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苏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原位带蒂血管保留及即刻自体移植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及即刻自体移植术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赤峰市医院肿瘤外一科在对27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全甲状腺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同时,行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13例,即刻自体移植术9例,1~2枚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同时其余甲状旁腺即刻自体移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述方法行全甲状腺切除患者中,分别有2例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及1~2枚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同时其余甲状旁腺即刻自体移植,患者术后6~48 h内出现一过性低血钙,静脉补钙后3d左右恢复正常.3例即刻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患者术后出现低血钙,静脉补钙及口服钙尔奇D、罗盖全药物4~8周后停药,低血钙症状消失,复查血钙恢复至正常.术后未发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例.结论 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及即刻自体移植术可大大降低全甲状腺切除手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作者:王学智;闫文强;洪智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在心脏外科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我院心外科1998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心脏外科手术共56例,其中53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3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全部患者在手术中安装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5例,低心排综合征2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3例,心律失常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6例,其中全心扩大,预防性植入10例.结果 全组病例中除5例预防性安装临时起搏器术后心电监测为自主心律,未启用临时起搏器,余51例启用.52例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其中38例为窦性心律,14例为房颤心律,使用临时起搏器时间为6h~29 d.结论 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在心脏手术中应用较为普遍,是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缓慢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治疗术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律过缓有效的措施,也可以起到预防心律失常的作用,是围术期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振平;张喜清;殷春;王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在大面积深度烧伤休克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中的确切疗效.方法 将266例50%~90%以上的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32例及参附注射液治疗组134例.参附治疗组入院当天每日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30~50 ml,Bid,连续应用14d,期间与常规治疗组同时采血,进行心肌酶、血压、血液动力学及尿量监测.结果 参附组血压、尿量及血液动力学较稳定,减少了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 在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休克期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疗效确切,可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加强心、利尿、稳压,改善肺通气,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防止再灌注损伤,保护脏器功能,对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