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伟;周峰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发作后合并焦虑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初次急性脑卒中后确诊存在焦虑状态的患者60例,分为轻中度及重度焦虑各30例,行NIHSS评分,均给予急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同时给予劳拉西泮抗焦虑治疗,随诊至1年后评估治疗结果,对照组30例为急性脑卒中后无焦虑状态的患者.结果 发病后随诊至1年,轻、中度焦虑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NIHSS评分明显高于无焦虑组患者及重度焦虑患者(P<0.05),重度焦虑患者神经恢复较无焦虑患者差.结论 急性脑卒中后轻、中度焦虑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无焦虑状态的患者及重度焦虑患者的好.
作者:李自如;韩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根据简易疼痛评估汇总表(BP)分别于术后当天(干预前)、术后第1日、术后第2日、术后第3日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2d时,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干预3日后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提高护理团体的合作精神和护士判断问题的准确性.
作者:刘海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矫形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系统的心理护理、心肺功能及唤醒训练,术后做好生命体征及脊髓功能的观察、体位护理、饮食及康复指导.结果 术后Cobb角矫正12~52°,平均27°,身高增长3~10 cm,矫正率为77.6%.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切口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 正确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矫形术成功及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于海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CT容积扫描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行CT容积扫描MPR重建,经手术病例证实回顾性分析其表现特征.结果 术前肯定诊断急性阑尾炎15例,13例可见异常的阑尾,盲肠周围炎10例,盲肠末端局限性增厚5例,阑尾根部官腔高密度结石的4例,阑尾腔内小气泡影的1例,腰大肌前方脓肿的2例,盆腔积液的1例.所有数据均经MPR重建,MPR阑尾成像成功率高,能清晰直观地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结论 CT容积扫描MPR技术能够在同一平面图像将阑尾基部、回肠末端及盲肠显示,能很好观察阑尾空间关系和阑尾及阑尾周围病理细节变化,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君;谢月林;刘克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12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时间为6个月,于基线及护理4、8、12、16、20、24周末及第180日,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作为评定工具,终纳入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结果 干预组自第4周末、对照组自第8周末护理观察量表(NOSIE)7个因子分及总分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总分均显著下降,与基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自第4周末开始干预组护理观察量表(NOSIE)7个因子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第8周末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而且起效迅速,突出体现在生活能力的改善方面.
作者:侯清秀;田常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舒适护理,即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术后卧位、疼痛程度等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舒适度和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负性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留置胃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达到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刘粉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通过采取完善制度、细化分工、优化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工作流程规范,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0.5%提高到98%.结论 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多层次的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赵俊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益肝灵软胶囊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 初治肺结核140例,给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70例,全程加服益肝灵软胶囊;对照组70例,全程加服护肝片.结果 治疗组出现肝损害7例(10.0%);对照组出现肝损害32例(45.7%),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益肝灵软胶囊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
作者:王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腘动脉早期硬化.方法 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以上对象均已行双侧腘动脉常规高频超声检查排除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其血管弹性指标: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PWVβ),膨大指数(AI),比较各组腘动脉血管弹性改变.结果 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β、Ep、PWVβ、AI值增高(P<0.05),AC值降低(P<0.05).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评价下肢动脉早期硬化.
作者:王玉双;孙爱童;刘炯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8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消化道肿瘤.老年人胃溃疡及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而十二指肠溃疡及食道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有特殊性,腹痛不明显,明显低于中青年(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次为消化道肿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作者:格日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有效护患沟通在骨科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骨科门诊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骨科门诊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骨科门诊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服务态度的分值为(8.14±0.44),人员形象的分值为(8.23±0.53),心理干预的分值为(8.55±0.31),健康教育的分值为(8.81±0.43).而观察组服务态度的分值为(9.87±0.04),人员形象的分值为(9.73±0.02),心理干预的分值为(9.81±0.02),健康教育的分值为(9.91±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评分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科门诊患者采取有效护患沟通不仅仅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同时也将意外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对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率降低也有着一定有利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秀;杨丹;武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完善该手术配合流程.方法 对303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303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患者电极均顺利植入,术中检测电极完好,阻抗测试结果满意,耳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规范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配合流程,对该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状况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郝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96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影响图像质量的干扰因素,提高检查与诊断的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的成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全过程,细致、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高阿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组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祥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单药国产替吉奥(维康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观察39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口服替吉奥80 mg/m2,分两次饭后口服,第1~14日,21 d为1个周期.记录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共观察3个周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23.08%,其中CR 1例,PR 8例,SD 9例,PD 21例.ⅢB期与Ⅳ期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毒副反应主要为1-2级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反应是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0.77%和10.26%,有10.26%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但均为轻度骨髓抑制,不需要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单药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麻醉和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一种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认知功能下降,持续时间不一,临床表现多为精神状态出现异常、人格发生改变以及记忆力一定程度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吸入麻醉药作为现代应用为广泛的麻醉药之一,其被越来愈多的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证明与POCD的发生有关.本文旨在分析吸入麻醉药对老年患者POCD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从而减少POCD的发生率,利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莹;鲁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27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给予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解痉、平喘及营养支持,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强心益肺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6 9,分早、晚2次服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6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9例,在胎肩娩出后口服卡孕栓1 mg.对照组338例,不用卡孕栓.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静点缩宫素10 u.分析两组产后2h及24 h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240±120)ml和(350±120)ml;对照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322±125)ml和(480±150)m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好.
作者:王凤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骨科住院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包括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负性心理及疼痛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给予心理干预后,增加了患者信心,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两组患者在术后12 h的SAS、SDS评分干预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在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干预组下降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某种程度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代替的作用,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和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佟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改善并恢复关节功能,取得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09例患者.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09例,经科学全面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后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正规、有效的手术护理,正确、及时的康复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