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配合

郝淑华

关键词:耳聋, 耳蜗植入, 手术配合,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完善该手术配合流程.方法 对303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303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患者电极均顺利植入,术中检测电极完好,阻抗测试结果满意,耳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规范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配合流程,对该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状况有很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12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时间为6个月,于基线及护理4、8、12、16、20、24周末及第180日,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作为评定工具,终纳入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结果 干预组自第4周末、对照组自第8周末护理观察量表(NOSIE)7个因子分及总分以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总分均显著下降,与基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自第4周末开始干预组护理观察量表(NOSIE)7个因子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第8周末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版(N-BPRS)总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康复期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而且起效迅速,突出体现在生活能力的改善方面.

    作者:侯清秀;田常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性使用卡孕栓在阴道分娩中减少产后出血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产妇6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9例,在胎肩娩出后口服卡孕栓1 mg.对照组338例,不用卡孕栓.两组均在胎儿娩出后静点缩宫素10 u.分析两组产后2h及24 h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240±120)ml和(350±120)ml;对照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是(322±125)ml和(480±150)ml.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后2h和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中预防性使用卡孕栓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与缩宫素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好.

    作者:王凤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2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依据伤后昏迷的时间,回顾性总结我科2010年4月至2012年月8月收治的24例DAI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影像特点,将病人分为轻、中、重3组,分析3组病人的临床特点、CT、MRI资料及治疗后的结果,分析原发昏迷和入院时GC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度组10例(42%),伤后24 h内CT扫描6例(60%)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片状高密度影,10例中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预后良好者2例;中度组8例(33%),MRI扫描仅1例发现脑内点状高密度影,中残2例,其余恢复良好;轻度组6例(25%),CT扫描无明显异常发现,全部恢复良好.中-重度组入院时GCS明显低于轻度组,昏迷持续时间亦显著长于轻度组.结论 脑外伤后持续昏迷超过6h而CT扫描无明显占位病灶者,即可诊断DAI.DAI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可早期诊断,尤其以MRI诊断价值大,GCS和原发性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王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头痛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28例).根据简易疼痛评估汇总表(BP)分别于术后当天(干预前)、术后第1日、术后第2日、术后第3日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2d时,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干预3日后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提高护理团体的合作精神和护士判断问题的准确性.

    作者:刘海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加强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的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的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缩短,分别为(18.5±3.1)d、(22.5±4.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为Ⅰ期),压疮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其中Ⅰ期4例,Ⅱ期3例),压疮发生率为14.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加强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对于预防压疮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96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影响图像质量的干扰因素,提高检查与诊断的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的成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全过程,细致、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高阿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颈病变筛查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TCT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 588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98例,同时行宫颈TCT检查及高危HPV16/18检测进行宫颈疾病的筛查;对照组790例,仅行宫颈TCT检查,两组对结果异常(阳性诊断)的患者均行经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组与组织学诊断的符合率,终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为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无论在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还是后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x2=4.47,P<0.05).结论 宫颈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更能有效的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可作为目前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佳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进展期胃癌腹腔化疗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检索文献评价腹腔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纳入进展期胃癌术后加用腹腔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0个研究共2 1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加用腹腔化疗组1~3年的死亡率更低(OR 0.31,95%CI 0.27,0.29),结果有统计学意义;2年和3年伴发局部淋巴转移的死亡率低(OR 0.28,95%CI 0.16,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和2年的腹膜转移的死亡率(OR 0.33,95% CI 0.27,0.52).与对照组比较,腹腔化疗组的总复发率和腹膜复发率更低(OR 0.46,95% CI 0.35,0.62)和(OR 0.47,95% CI 0.35,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96,95% CI 0.55,1.67).腹腔化疗可以改善血行转移(OR 0.63,95%CI 0.40,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化疗可以降低1~3年的病死率.腹腔化疗可以改善具有淋巴转移胃癌患者2年、3年的死亡率和局部腹膜浸润的胃癌患者的1年、2年死亡率.同时,腹腔化疗可以降低腹膜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作者:孙雅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7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2、24、72 h疼痛评分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t=14.6093、13.6493、14.3320、10.0482,术后24 h需镇痛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x2=8.5968、6.7818;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刘莹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精子症患者取精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术后护理体会并进行总结.结果 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无出血、感染及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或睾丸精子抽提术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有效的、安全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患者的损伤、疼痛及并发症少,而且预后好.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福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CT灌注和CT血管成像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CT灌注(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联合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对50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CTP、CTA检查,测定脑干、小脑局部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mit time,MTT)、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灌注参数,获得相应参数图,进行兴趣区与对侧镜像区域参数的比较.结果(1)39例患者CT灌注成像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阳性率为78%;(2)比较灌注异常区与对侧正常对照区平均MTT、平均CBF及平均CBV,患侧MTT较健侧明显延长,患侧CBF明显低于健侧,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0例患者中有40例(80%)CTA显示椎基底动脉异常,其相应供血区CTP异常者34例(85%);10例CTA未发现血管异常患者中,CTP异常者5例(5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P能够反映后循环TIA患者的脑灌注状态,CTA可以直观准确地评价相应供血血管的病变情况,后循环的低灌注是后循环TIA的主要发病机制,椎基底动脉狭窄是后循环TIA的主要病因.二者联合应用为后循环TIA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提供了直接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乔燕;陶定波;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静脉麻醉药手术期间对肿瘤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药在全麻手术期间对肿瘤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研究相关事宜、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ASA分级Ⅰ级,择期拟行乳癌根治术患者30例.患者入室建立静脉通路,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肌注阿托品0.5 mg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患者入室后泵入右美托咪定1 μg/kg约10 min后,静脉诱导麻醉,同时右美托咪定改为维持量0.4μg/(kg·h)持续泵入到手术停止即刻,B组(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输注量与诱导量同右美托咪定组.两组患者诱导均为丙泊酚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舒芬太尼0.3μg/kg诱导,静脉诱导3 min后置入喉罩,连接Drager麻醉机建立机械通气,潮气量(VT)8 ml/kg,频率(RR) 12~ 14次/min,麻醉维持以BIS值40~60为标准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剂量.术中观察记录入室(T1)、诱导前即泵入右美托咪定10 min后的时间(T2)、诱导后(T3)、术毕(T4)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BIS值),分别在入室、诱导前、诱导后、术毕抽取静脉血各1 ml,采用美国BD公司的流式细胞仪监测NK、CD3、CD4、CD8.术后统计各时段的生命体征、麻醉用药剂量、免疫细胞的数值.结果 A组NK细胞T3(13.05±4.68)与T2(20.70±6.27)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NK细胞T3(12.73±4.19)与T2(17.03±2.85)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20.70±6.27)、B组(17.03±2.85)(P<0.05).A组CD4T2(36.82±7.85)与T1(32.61±6.40)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4T2 (39.16±5.40)与T1(35.32±6.27)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46.59±8.49)与T3(42.28±6.91)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4T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37.38±6.93)与B组(46.59±8.49)(P<0.05).A组CD4/CD8T2(1.43±0.46)与T1(1.27±0.43)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1.71±0.50)与T2(1.52±0.44)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1.54±0.48)、B组(1.86±0.52)(P<0.05).结论 丙泊酚1.5mg/Kg、舒芬太尼0.3 ug/Kg静脉诱导时可减少NK细胞的数量,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舒芬太尼麻醉诱导时并不能减少NK细胞下降的数量,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用药在麻醉维持阶段对NK细胞的抑制较少.

    作者:郝伟;周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原位带蒂血管保留及即刻自体移植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及即刻自体移植术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赤峰市医院肿瘤外一科在对27例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全甲状腺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同时,行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13例,即刻自体移植术9例,1~2枚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同时其余甲状旁腺即刻自体移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述方法行全甲状腺切除患者中,分别有2例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及1~2枚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同时其余甲状旁腺即刻自体移植,患者术后6~48 h内出现一过性低血钙,静脉补钙后3d左右恢复正常.3例即刻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患者术后出现低血钙,静脉补钙及口服钙尔奇D、罗盖全药物4~8周后停药,低血钙症状消失,复查血钙恢复至正常.术后未发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例.结论 甲状旁腺带蒂血管原位保留及即刻自体移植术可大大降低全甲状腺切除手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作者:王学智;闫文强;洪智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 通过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改善并恢复关节功能,取得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及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09例患者.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09例,经科学全面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后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正规、有效的手术护理,正确、及时的康复指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述情障碍大学生表情识别能力的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讨述情障碍大学生与非述情障碍大学生对不同情绪表情识别感受性.方法 运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对内蒙古某高校244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述情障碍程度进行评定,按TAS的得分高低,选取述情障碍组大学生51名,非述情障碍组大学生53名,两组被试均进行信号检测论任务.结果 述情障碍大学生与非述情障碍大学生对基本面部情绪表情的感受性没有差异.结论 不是述情障碍者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与非述情障碍者在情绪情感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乌日娜;杜夏华;陈文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肝灵软胶囊防治抗结核药对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肝灵软胶囊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 初治肺结核140例,给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70例,全程加服益肝灵软胶囊;对照组70例,全程加服护肝片.结果 治疗组出现肝损害7例(10.0%);对照组出现肝损害32例(45.7%),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益肝灵软胶囊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

    作者:王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骨科患者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骨科住院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包括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负性心理及疼痛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给予心理干预后,增加了患者信心,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两组患者在术后12 h的SAS、SDS评分干预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在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干预组下降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某种程度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代替的作用,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和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佟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8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消化道肿瘤.老年人胃溃疡及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而十二指肠溃疡及食道静脉曲张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有特殊性,腹痛不明显,明显低于中青年(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次为消化道肿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作者:格日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体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体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护理效果,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科44例恶性胸腹水的患者进行体腔热灌注治疗并给予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每隔4~5d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 本组除1例只完成1次治疗外其余均完成3次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给予体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体腔热灌注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丁瑞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5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前、后的评定.结果 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Beck抑郁问卷各类别分(除活动抑制、痛哭、社会退缩、睡眠障碍)及总分心理干预护理前均高于心理干预护理后,心理干预护理前、后Beck抑郁问卷总分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得以改善,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的减轻和恢复及自杀意念的消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曲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