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徐长荣

关键词:美罗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ITP患者16例,均接受过正规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达那唑,环孢素等治疗,效果差.遂给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完成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疗程,其中CR3例,PR5例,MR4例,NR2例.总反应率(12/14)85.7%,CR率(3/14)21.4%.2周内反应2例,2~6周反应9例,6周以上反应3例.结论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ITP有效,总体反应率高,毒副作用较小,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修复严重缺损后牙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严重缺损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口内经完善根管治疗且单个牙体缺损严重需做桩核冠修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纤维桩治疗组患者50例,金属铸造桩治疗组患者50例,纤维桩患者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金属铸造桩患者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于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后复诊,观察牙周组织、冠边缘密合度、冠松动度及X线片情况.结果 50例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患者3例出现冠边缘不密合、松动1度.50例钴铬合金桩核冠修复患者4例出现牙龈缘变色,牙龈炎症,1例患者冠松动2度,1例患者根折.结论 纤维桩核修复严重缺损后牙效果较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效果好,牙齿根折率低、龈缘无染色,冠密合度高,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马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为血透患者切除甲状旁腺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透并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观察,术后给予一般性护理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与睡眠护理,并发症护理.结果 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症状及创口出血,低钙血症7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血钙水平为(2.01±0.04)mmol/L.结论 术后护理对于血透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手术预后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作者:欧阳红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 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3‰~8‰[1].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与健康.由于胎儿心脏畸形的复杂性及超声技术的局限性,使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成为产前超声检查中的难点和重点[2],选择适宜孕周,应用有效筛查方法及联合多种超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银燕;刘国辉;刘志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脂联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尿脂联素浓度,并探讨脂联素与该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尿脂联素浓度.结果 平均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在SLE肾损害组为(8.22±3.78) mg/L、(36.19±25.07)μg/L,非肾损害组(3.39±1.72)mg/L、(7.61±4.72)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95±0.88) mg/L及(1.92±1.11)μg/L,且肾损害组脂联素浓度明显高于非肾损害组;平均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在SLE活动组为(7.75±4.13)mg/L、(29.36±25.17)μg/L,稳定组为(3.87±2.13)mg/L、(7.53±3.78)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95±0.88)mg/L、(1.92±1.11)μg/L,且血清脂联素在SLE活动组明显高于SLE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大量研究提示脂联素是一种保护性蛋白因子,该实验结果提示脂联素浓度在SLE肾损害组及活动组明显升高,可能起到延缓疾病的进展尤其延缓狼疮性肾炎的发生.

    作者:彭英兰;高锦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疾病,其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逐渐年轻化,目前因成为危害广大女性健康的大威胁而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近年来发现的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存活、迁移的基因,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特征、与乳腺癌的关系、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李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移植术疗效观察

    目的 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6例(68眼)翼状胬肉患者,全部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术后1个月对患眼视力、角膜散光度等指标进行复查并加强术后随访,评价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眼经手术治疗后,散光度不同程度下降,视力提升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组治愈率97.05%,经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共2例复发,复发率2.94%,无睑球粘连、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移植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74例中,显效者41例,有效者30例,无效者3例;对照组74例中,显效者26例,有效者33例,无效者15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文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六味安消胶囊较对照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晋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人群心理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体检人群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心理需求,根据需求改进体检服务.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 0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各项心理需求计算百分比,调查那一项需求更急需改进.结果 结果发现体检前体检人群希望事先了解体检价格(百分比:100.0%),希望有相关专家介绍体检套餐的介绍百份比也达到了81.9%.体检中体检人群希望医护人员对客户认真负责的比例达到83.6%,希望被充分尊重的需求也达到了80.0%.体检后心理需求中希望及时拿到体检报告的比例高达100%,希望对体检报告由专家做深度解读、需要相关科室就诊者提供绿色就诊通道的比例均超过90%以上.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心理需求调查,能准确掌握健康体检人群体检前、体检中、体检后的真正需要,进而为提高体检服务质量及采取对症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王秀艳;张怡;吴汝虹;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对脑梗死模式的影响

    目的 探索颈内动脉病变程度、部位、数量及斑块形态与脑梗死模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份收住伴有颈内动脉≥70%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狭窄组和闭塞组,颅外病变组和颅内病变组,单侧病变和双侧病变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比较各组间梗死模式构成比差异性.结果 共105名患者入组,颈内动脉狭窄重度狭窄患者75人(71.4%),闭塞患者30人(28.6%);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患者80人(76.2%),颅内病变25人(23.8%);单侧颈动脉病变患者65人(61.9%),双侧病变患者40人(38.1%),稳定斑块患者22人(29.3%),不稳定斑块55人(70.7%).颈内动脉闭塞与狭窄患者间、颅内病变与颅外病变患者间以及稳定斑块患者与不稳定斑块患者间梗死模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侧颈内动脉病变与单侧病变患者间梗死模式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部位、病变处斑块稳定性对于脑梗死模式有着明显影响,颈动脉病变数量对于梗死模式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张晶晶;刘丽;董志军;白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12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2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以及产前出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5年间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3.08% (112/3 636).完全性前置胎盘在早产、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围手术期输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及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于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组(P<0.05).边缘性前置胎盘组新生儿的1min Apgar评分高于完全性及部分性前置胎盘组(P<0.05).产前出血组的早产、胎盘植入及胎盘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产前出血组(P<0.05).结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妊娠结局与前置胎盘的类型密切相关.

    作者:吉向丽;陈淑荣;尚英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蓝色橡皮大疱痣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49岁.于2010年11月15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发现暗红色血便2月余,2~3次每日,1月前出现头晕、心慌、乏力,近1日病情加重,解暗红色血便10余次,含凝血块.患者发病以来精神差、无皮肤黏膜出血,排尿正常.否家族史.查体:重度贫血貌,左侧脚指有一大小约3 mm×3mm的蓝紫色血管瘤,全身皮肤黏膜苍白,睑结膜苍白,全腹无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血常规:血红蛋白56 g/L,红细胞压积0.21.凝血四项未见异常.胃镜示糜烂性胃炎,小肠造影示右中下腹部肠管充盈欠缺,黏膜增粗紊乱,局部按压肠管活动良好,余小肠段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志永;曹鸿飞;陈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腹彩超与经阴道彩超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彩超两种诊断方式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行清宫术并经证实宫内残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经诊断后,观察组诊断率为94.67%(71/75),对照组诊断率为80%(60/75),两组患者诊断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采用腹部彩超检查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诊断方式,但经阴道彩超检查能显著提升流产后宫内残留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差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利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差错率的效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方法 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品管圈,定期举行会议和活动.主动提出、讨论并尝试解决与改善影响工作成效的各种问题.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无菌包差错率由实施前的0.19%大幅度下降到实施后的0.017%,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包管理目标达成率高达92%.结论 品管圈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了管理与监控工作,提升了服务质量.

    作者:杜致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早期与延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或晚期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在治疗中的疗效的并发症.方法 分析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5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的新生儿,所有入组患儿随机分为28例早CPAP组和30例晚CPAP组.早CPAP组患儿在出生后1min给予CPAP;晚CPAP组患儿在出生后30min给予CPAP.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在胎龄、体重、性别、阿普伽新生儿评分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全组死亡率为15.5%,在早CPAP组为14.3%,而在晚CPAP组为16.6%,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并发症方面,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在治疗方面,在早CPAP组接受1、2、3次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儿分别为39.3%(11/28)、7.1%(2/28)和3.6%(1/28);而在晚CPAP组接受1、2、3次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儿分别为63.3%(19/30)、6.7%(2/30)和3.3%(1/30).在早CPAP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比晚CPAP组少,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 早期使用CPAP是治疗NRDS的安全、有效方法,可以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使用.

    作者:梅梅;孙华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ITP患者16例,均接受过正规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达那唑,环孢素等治疗,效果差.遂给予小剂量美罗华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完成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疗程,其中CR3例,PR5例,MR4例,NR2例.总反应率(12/14)85.7%,CR率(3/14)21.4%.2周内反应2例,2~6周反应9例,6周以上反应3例.结论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ITP有效,总体反应率高,毒副作用较小,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徐长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将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收治入院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给予更为系统、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领月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了解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具体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对患儿临床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腹型过敏性紫癜100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5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急腹症出现次数、紫癜复发次数、紫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腹症出现次数、紫癜复发次数、紫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属于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对患儿身体健康以及以后成长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在及时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更好保障治疗效果及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哈斯塔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52例的临床研究

    胆汁淤积性肝病以黄疸持续时间长、住院费用高、预后差为特征,少数患者因长期淤胆可转化为肝硬化或重型肝炎.加强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指导临床医师用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常规保肝治疗效果差,加用糖皮质激素而取得满意疗效的52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取实际年龄大于70岁的全凭静脉麻醉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组(BIS值范围:35~45)、B组(BIS值范围:45~55)、C组(BIS值范围:55~65),针对β-内啡肽、皮质醇等进行测定,并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POCD.结果 A组以及B组中β-内啡肽、皮质醇的血清浓度较低,MMSE评分较C组高.结论 对于非神经、非心血管手术的全凭静脉麻醉老年患者,术中BIS控制于55以下可以预防POCD的发生.

    作者:铁木尔;范惟;乌云格日勒;刘霄尧;丁海涛;赵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胆汁需氧菌感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肝胆外科送检的314例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采集的胆汁进行需氧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4例胆汁标本中,有135例(42.99%)检出需氧菌,共分离出139个菌株,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大61.87%,其他依次为屎肠球菌为17.99%、肺炎克雷伯菌为11.51%及肠杆菌属,结石性比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胆汁检出有氧菌比例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为敏感.结论 对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可以为防止滥用抗生素以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很有必要,临床应根据实验室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作者:武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