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频电磁场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胡涛;贾国良;王海昌;郭文怡;曹艳杰;王晓燕

关键词:磁场,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磁场强度及作用时间的低频电磁场(LFEMF)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 方法用含10 %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随机分为对照组、LFEMF不同磁场强度(20,40,60 mT)及时间(10,20,30 min)干预组,运用MMP-2活性酶图分析法结合光密度扫描分析,观察LFEMF对VSMC的MMP-2表达的影响. 结果不同磁场强度组均明显抑制MMP-2的活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但抑制作用不随时间延长而变化,不具有时间依赖性. 结论适当强度和作用时间的LFEMF抑制VSMC的MMP-2活性的表达,磁场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RS)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脑缺血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43(NCAM)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基因表达在神经功能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采用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价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 h、12 h、1 d、2 d、3 d、7 d和14 d等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CAM mRNA和GAP-43 mRNA的表达. 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于再灌注2 d开始降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在皮质区和纹状体区,脑缺血侧GAP-43 mRNA表达于再灌注12 h和2 d出现峰值,以后逐渐降低,至14 d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皮质区NCAM mRNA的表达于再灌注2 h后开始增强,12 h后达高峰;纹状体区NCAM mRNA的表达于再灌注后2 h时开始增强,1 d后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14 d降至基础水平. 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NCAM的表达可能参与了脑细胞的修复过程,GAP-43 mRNA的表达增强可能与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有关.

    作者:郑青立;李翔;张美增;孙成云;宫钦爽;郭云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外刊新文献题录(一)/外刊新文献题录(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磁场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影响

    磁场在许多方面对生物体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本实验试图探讨磁场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农光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HPM)辐射后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caspase-3表达的改变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平均功率密度为2,10,50 mW/cm2的S波段HPM辐射60只Wistar雄性大鼠,应用电镜、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图像分析技术,定量研究HPM辐射后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糖原颗粒的改变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规律. 结果均率密度为10,15 mW/cm2的HPM辐射可造成大鼠心肌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浓缩,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丝断裂、溶解,线粒体肿胀、空化,肌浆网扩张,糖原颗粒减少;HPM辐射后1 d心肌细胞PAS阳性颗粒明显减少,28 d恢复,且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HPM辐射后1 d,左心室心内膜下及肌层心肌细胞浆caspase-3表达增强(P<0.01),28 d恢复. 结论一定功率密度的HPM辐射可造成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心肌细胞caspase-3表达增强,与HPM辐射所致心脏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作者:潘敏鸿;彭瑞云;高亚兵;王水明;马俊杰;王德文;胡文华;张飒;苏镇涛;杨国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紫外线等方法治疗Ⅲ~Ⅳ度压疮的疗效观察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脑、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难治不愈的Ⅲ度以上压疮常导致患者全身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从而造成严重后果[1].我院于1993至2003年期间采用紫外线等综合治疗Ⅲ~Ⅳ度压疮患者4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强;肖风顺;王大明;王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低频电磁场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磁场强度及作用时间的低频电磁场(LFEMF)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 方法用含10 %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随机分为对照组、LFEMF不同磁场强度(20,40,60 mT)及时间(10,20,30 min)干预组,运用MMP-2活性酶图分析法结合光密度扫描分析,观察LFEMF对VSMC的MMP-2表达的影响. 结果不同磁场强度组均明显抑制MMP-2的活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但抑制作用不随时间延长而变化,不具有时间依赖性. 结论适当强度和作用时间的LFEMF抑制VSMC的MMP-2活性的表达,磁场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RS)可能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胡涛;贾国良;王海昌;郭文怡;曹艳杰;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用线栓法制备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大鼠模型,造成右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采用5级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来筛选病例.脑含水量用干重湿重法测定,用TTC染色-图像分析仪测定梗死灶体积,并分析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即刻治疗组除外)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脑组织中SOD含量增加,而MDA值下降(P<0.05). 结论双乳突法低频电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减轻脑水肿、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缩小梗死体积有关.

    作者:周继宏;张志强;苑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电热电化学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瘤

    目前国内外治疗脉管瘤仍以手术为主,也采用激光、冷冻及硬化剂局部注射等[1-4],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采用电热电化学治疗口腔颌面部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口腔粘膜淋巴血管瘤,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孙才均;韩永清;陈关福;钟来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不同的持续被动运动时间对软骨损伤后发生骨性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研究关节软骨损伤后早期给予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是否具有预防损伤后发生骨性关节炎(OA)的作用,以及不同的CPM治疗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方法将1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的30个膝关节均通过手术造成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模型,术后按不同的处理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 h CPM组(B组)和8 h CPM组(C组).术后12周处死所有兔子,肉眼观察膝关节软骨状况,并取软骨及滑膜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进行病理学评分和MMP-3阳性细胞数比较. 结果 C组软骨病理评分和MMP-3阳性细胞分数都显著低于A、B组(P<0.05);B组关节软骨除浅层病理评分和软骨细胞缺失方面的病理学评分低于A组外,其它与A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软骨缺损后早期给予CPM治疗可有效减缓OA的发生,且每天8 h CPM的效果优于每天2 h CPM.

    作者:兰纯娜;张长杰;伍钢;陈威雄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在同等用药条件下高压氧对视神经疾病的治疗效果,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应用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视神经疾病患者42例(45眼),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慕洁;黎春雷;梁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疗效分析

    脑卒中所致的肢体瘫痪患者在恢复过程所伴发的肌痉挛,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现报道60例有痉挛状态的脑卒中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效.

    作者:邢晓红;田泽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无创性阻抗法检测脑水肿的可行性研究

    对脑水肿的实时监测是临床所迫切需要的.目前临床上对脑水肿尚缺乏连续有效的监测手段,CT、MRI等均不能进行连续检查,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可实时监测脑水肿的新方法,以提高对脑水肿的监护水平.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具有快速、简捷、成本低廉、安全和可靠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检测人体器官的活动与功能状态[1,2].国外的研究已证实,脑组织水分的迁移与总量变化对脑的阻抗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电阻抗检测亦可反映这种改变[3],但国外的电阻抗研究迄今仍限于在有创开颅的条件下进行[4,5],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参考国内外相关成果,研制了一种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系统,并通过动物实验来证实其可行性.

    作者:王健;董为伟;张占龙;罗辞勇;何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微波辐射对血脑屏障的影响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 MHz~300 GHz、波长为1 m~10-3m的电磁波.微波中的厘米波和分米波能穿透到生物组织内部,使偶极分子和蛋白质的极性侧链以极高的频率振荡,增强分子的运动,并可导致热量的产生.微波还能对氢键、疏水键和范德华键产生作用,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与活性[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环境中微波辐射不断增加,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日益受到关注,而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关注的重点.本文就BBB的结构和功能、微波辐射对BBB通透性和结构的影响及微波辐射作用BBB的机制等进行综述.

    作者:王旭;胡向军;彭瑞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压氧配合调制中频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2004年,我们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高压氧配合调制中频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2例均为门诊病例,符合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4~78岁;病程10 d~20年.对照组52例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21~79岁;病程5 d~20年.经统计学处理,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月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中国人群疾病谱中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1],由于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多存在障碍,从而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目前针对脑卒中后肢体瘫痪的康复治疗中,电刺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2-5].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电刺激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本文仅就国内外关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作者:郭友华;燕铁斌;Christina WY Hui-Chan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频电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评价

    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男科门诊常见的疾病,Collins等[1]报道约占泌尿外科门诊患者总数的25%.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新的分类方法,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前列腺炎(Ⅰ类)、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Ⅲ类)和无症状性炎性前列腺炎(Ⅳ类)[2].不同类别的前列腺炎,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随机选取2000年9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类)患者564例,使用高频电热疗治疗3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黎;李一明;王先军;龚小新;杨二江;余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紫外线强红斑量照射治疗丹毒的临床观察

    在临床上,一般多采用抗生素来治疗丹毒,近年来我科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以紫外线强红斑量照射联合治疗丹毒,不仅提高了疗效,同时还缩短了疗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电磁因子在康复治疗中的进展

    物理疗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已有50年的历史,近20余年发展较快.电、磁、光、声、热、力等各种物理因子疗法不断增多,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治疗方法和仪器,不但对慢性病、老年病,而且对急性病、恶性肿瘤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仅从近几年本刊所刊登的有关论著来看,电磁因子的某些生物学效应、治疗方法、适用病症方面的研究有许多新探索和突破.

    作者:谭维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