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影响的研究进展

贾文丽

关键词:妊娠妇女, 甲状腺功能异常, 妊娠
摘要:随着近几年医学研究不断深入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发现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并非少见,且其对妊娠妇女及胎儿发育均有不良影响,受到内分泌及妇产科等领域的广泛关注,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且达到一定共识,但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本文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自然妊娠结局的影响综述如下.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线排龈和双线排龈方法对固定修复效果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固定义齿修复中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的效果.方法:对92例患者166颗基牙行冠桥修复,分别采用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排龈后取印模,灌注模型,观察基牙肩台与游离龈之间是否有肉眼可分辨的界限;是否出血;印模边缘是否清晰.结果:双线排龈组A级成功率88.88% ~ 92.22%;单线排龈组A级成功率72.37%~78.95%.结论:双线排龈法操作简便,出血少,易于暴露清晰的牙体边缘线,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排龈方法.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临床诊治探讨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这一病症极少见,偶尔在内科ICU中见到,妇科还未见提及.2011年6~8月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有2例临床表现极为相似,1例因治疗无效患者家属放弃治疗,1例病情缓解后出院.2例均为妇科恶性肿瘤,住院号11 - 81692,52岁;11 - 87706,54岁.第1例为卵巢癌患者,2次手术后化疗期间静点白介素后第5d患者主诉全身湿冷、尿少,随后出现腹水;第2例为子宫肉瘤患者,术后因骨髓抑制未能化疗,白介素免疫治疗第3个疗程,患者首发症状为腹水,随后临床表现与第1例极为相似.

    作者:毛建英;王少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K5/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CK5/6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病理取材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5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CK5/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75例乳腺癌组织中CK5/6(+)表达为17.7%,CK5/6(-)表达为82.3%.②CK5/6的表达与患者是否绝经、肿瘤的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CK5/6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K5/6的表达与ER、PR结果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ER( -)、PR(-)的患者中,CK5/6的表达阳性率高;患者的HER2(-)与HER2(+)、HER2(++)以及HER2(+)与HER2(++)、HER2(+++)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K5/6在26例ER、PR和HER2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65.2%,在13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11.2%,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CK5/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累及情况均无明确关联性.②CK5/6在ER、PR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CK5/6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③CK5/6的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累及情况无关,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④CK5/6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可以较准确地进行分子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贾素芬;廉皓;杨春勇;王洪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乳癌保乳根治术后Ⅰ期背阔肌瓣乳房重建术一例

    患者,女,60岁.因右乳肿物半月于2011年9月19日入院.患者诉半月前与女儿打闹玩耍时触及右乳略有疼痛,因其女学过医,触摸右乳发现一肿物,椭圆,直径约1 cm,质硬,无触痛,引起注意.2011年9月15日来我院门诊查乳腺B超:右乳内上2点钟位探及一大小1.1 cm×1.1 cm低回声,界限清楚,边缘规整.CDFI: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提示右乳实性占位.

    作者:李化忠;刘俊梅;张悦栋;曹星火;张玉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近年来干细胞治疗是一个热门话题,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获取简便,体外扩增简单,低免疫源性,组织修复能力强等特点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之一,本文主要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恩和吉日嘎拉;徐伟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儿SSSS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诊疗经过.结果:本病一经确诊,即给予足量有效抗生素,积极有效的皮肤护理,在14 d内完全愈合出院.结论:SSSS好发于出生后1~5周的婴儿,偶见于成年人,早期诊断,合理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及积极的局部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赵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60例回顾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方法:分析1997~2009年老年组102例及非老年组98例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结果:老年组乳头肌功能失调(PMD)占22.5%,高于非老年组的16.3% (P<0.01),室壁瘤(VA)8.8%,高于非老年组的3.1%(P<0.01);老年组发生心脏破裂(CR)占5.9%;非老年组CR占3.1%,两组C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老年组MIMC的影响因素:无Q波心肌梗死PMD 15例,占65.2%,大于有Q波心肌梗死中所占34.8%(P<0.01).在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脏破裂.结论: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与年龄和梗死部位密切相关.

    作者:高晓慧;吴玲祥;贺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通过探讨乙肝的临床症状、传播途径、传染强度、病程及病情转归情况,从而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401例乙肝患者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本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得出临床护理经验.结果:大部分乙肝患者好转,部分治愈,少数转变为肝硬化及肝癌.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治疗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实施护理对策,有效地控制乙肝的传播,减弱乙肝的传染性,降低传染率,提高乙肝治愈率及抢救率,维护人类的身体健康,有利社会的发展.

    作者:王清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3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临床护理

    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学习,提高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患者就诊明确诊断后,首先彻底清除毒物,给予催吐、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等治疗;同时建立静脉通路,根据病情给予阿托品及胆碱脂酶复能剂;监测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在日常护理基础上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结果:37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收住院治疗,患者自入院后0.5~1 h均达到阿托品化,其中33例痊愈出院,1例出现迟发型脑病,3例放弃治疗.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救治,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赵颖;王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HLA-G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HLA -G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LA -G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较低,而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黏膜组与外周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TNM分期的增高及出现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HLA-G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LA -G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局部的免疫逃逸,有利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王亮;范立侨;李勇;宋振川;赵群;王力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耳蜗电图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耳蜗电图(Electroctocohleogram,EcochG)等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83耳梅尼埃病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及用鼓膜外法检测的耳蜗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2耳- sp/Ap比值异常增高,阳性率63%.纯音测听高频下降63耳,阳性率76%.耳蜗电图与纯音测听高频下降改变一致的43例,阳性率82%.结论:我们认为耳蜗电图诊断梅尼埃病的敏感性不如文献报道高,但在目前仍无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手段的情况下,在梅尼埃病的诊断中它起着与临床及其他诊断依据相互印证和补充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虹;袁冬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 109例符合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的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者78例,检出率为12.76‰.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者55例,占总例数的9.00‰;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者18例,占总例数的2.95‰.结论:冠状动脉CTA是显示和诊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贾承晔;张飞飞;张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巨大会厌囊肿手术麻醉气管插管困难的处理

    会厌囊肿为一良性肿瘤,常好发于会厌舌面,呈半球形,肿瘤较小时,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病人常出现声嘶、咳嗽、咽部异物感,并引起打鼾.2008年12月~2010年1月,我科在会厌囊肿手术麻醉中遇到了3例会厌巨大囊肿,气管插管困难和常规插管失败后的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中小学生沙眼流行病学的调查

    目的:探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中小学生沙眼的发病与年龄、性别、民族、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患病率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参照MacCallan分期法作为标准,抽取赤峰市克什克腾旗8所中小学共2 864名,其中男性1 575名,女性1 289名.汉族学生2 406名,蒙古族学生458名.农牧区学生1 855名,城镇学生1 009名.对被抽取的中小学生须详细填写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与沙眼患病有关的生活习惯等,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眼部检查由眼科医师按照MacCallan分期法检查每位学生的视力、眼球、眼睑、结膜、角膜、巩膜、瞳孔、对光反应、晶体、玻璃体、眼底后当即填写.结果:被调查的2 864名中小学生中,临床诊断为沙眼的有1 379名,患病率为48.15%.男性1 575名中,沙眼患者761名,患病率48.32%;女性1 289名中,沙眼患者618名,患病率47.94%.男女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汉族学生2 406名,沙眼患者1 128例,患病率46.88%;蒙古族学生458名,沙眼患者251名,患病率54.80%.不同民族学生沙眼的发病有显著性差异.农牧区学生1 855名,沙眼患者996名,患病率53.69%;城镇学生1 009名,沙眼患者383名,患病率37.96%.农牧区学生与城镇学生沙眼的发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沙眼的发病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名族、生活环境有关,对沙眼的防治应做到广泛宣传教育,从学校到家庭注意讲究个人卫生,注意水源清洁,控制各种传播途径.

    作者:于桂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Survivin基因与Bcl-2/bax在不同肝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Bcl- 2/bax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 - 7721、Hep - G2及正常肝细胞,采用RT - 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urvivin及Bcl-2/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癌细胞中有Survivin基因表达,且在SMMC - 7721比在Hep - G2表达更明显,而在正常肝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不明显;Survivin高表达的细胞,Bcl -2也增高.RT - PCR法显示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肝癌细胞中增加.结论:Survivin基因与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及Hep - G2有关,与肝癌细胞的分型相关,由此推断,Survivin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宝金才;刘俊彪;刘彦恒;李军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及体会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总结留置针的使用体会.方法: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评估,规范操作方法、封管技术,观察、处理留置后的护理并发症.结果:通过对静脉留置针应用的评估、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封管技术,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降低了留置后的护理并发症.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小血管损伤,保护血管.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悦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肺类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类癌是神经内分泌癌中分化较好、低度恶性的肿瘤,发生率低,约占肺原发肿瘤1%~2%.结合我科2010年就诊肺典型类癌1例,经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女,56岁,主因阵发性昏迷1年收入院,患者自诉无诱因出现昏迷,在凌晨时出现,唤之不醒,服糖水后渐清醒,上述症状间断出现,近期发作频繁,来我院急诊后出现昏迷,当时血糖2.47mmol/L,静点葡萄糖后患者清醒,为了进一步系统诊治住院.

    作者:戴志坚;贺慧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7例(9.4%),13例经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另4例再次手术行转流手术、腹腔冲洗引流均获治愈.结论:年龄、患者情况、吻合口位置、吻合技术及肠道准备等是影响吻合口愈合的重要因素.提高吻合技术、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和治愈吻合口瘿的关键.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主动脉夹层3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35例确诊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剧烈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并且超声、螺旋CT两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结论:提高对AD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体格检查,及时行有效辅助检查,对A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牛君义;武慧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赤峰市医院近5年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赤峰市医院2005~2009年入院及门诊患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提供重要的信息.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美国NCCLS标准化临床实验室2005版本判定标准.用WHO NT5.3软件分析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存在逐年增高的趋势,且ICU病房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结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在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同时应考虑该菌的耐药机制,密切监测耐药谱变化.

    作者:王秀珍;王东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